1、萃取的注意事项:使用前先检查是否漏液。振荡时,双手托住分液漏斗,右手按住瓶塞,平放,上下振荡。放液前,要先打开瓶塞。放液时,记住下层的为密度大的液体,从下面放出.上层的为密度相对小的液体,从上面倒出。用完后应马上清洗干净。
2、注意:①不可使用有泄漏的分液斗,以保证操作安全 ②盖子不能涂油 2加料 将被萃取溶液和萃取剂分别由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盖好盖子 萃取剂的选择要根据被萃取物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而定,同时要易于和溶质分离开,最好用低沸点溶剂。
3、检漏 使用漏斗前要检验漏斗是否漏水。加液,加萃取剂,振荡 取10ml 饱和碘水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mLCCl,盖好玻璃塞,注意玻璃塞上的小槽不能对准漏斗颈部的圆孔,振荡。刚开始时勤时勤放气,后面放气频率可降低,之后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4、蒸馏和萃取的实验是高中阶段两个比较重要的实验,有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需要遵守如果不遵守,将会影响实验,结果导致实验失败,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注意事项。
5、将分液漏斗放在铁环中,静置。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就可进行分离。分离液层时,下层液体应经旋塞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注意事项:不可使用有泄漏的分液漏斗,盖子不能涂油。振荡时用力要大,同时防止液体泄漏。放气时分液漏斗要倾斜朝下,下口处不要有液体。不要较长时间静置。
6、在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苯酚时,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注意事项: 萃取溶剂的选择:选择对苯酚具有适宜溶解度且不会对后续分析产生干扰的萃取溶剂至关重要。合适的溶剂有助于提高萃取效率。

现将常见的实验中先后顺序总结归纳如下:1.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插入水中,后用手掌紧贴容器的外壁。2.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排净空气,后收集气体;集满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火焰。
你要看是谁稀释谁了,这就有个先后顺序了。如果是很多试剂,那要看要谁和谁先反映生成想要的物质,再和下个试剂反应。不过多数试验是混合就可以了,没有先后顺序。
一般的操作就是这样的呀。后加入固体,液体会飞溅。容器中没有东西,直接加热,容器会破裂。你做实验就知道了。
先加入乙醇和乙酸,最后加入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密度大,如果先加入它,再加入另两种物质,放出的热量会使体系爆沸,伤人。
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3)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进行实验 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如KMnO4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Cl2;实验室制H2,CO2等气体的气密性检查。 (2)先检查,再加药品或先加药品,再检查均可 对加热才能制取的气体实验装置,检查气密性与加药品顺序可调换。如实验室制取Cl2,O2等气体的气密性的检查。
1、环氧丙烷泄漏后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容易停留在下水道中。如果环氧丙烷泄露,流入下水道中,因为环氧丙烷密度比空气重,而且溶于水的,会和水形成水溶液长期停留在下水道中,造成危险。遇到明火会导致环氧丙烷沿着下水道一直燃烧爆炸。
2、丙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3H6,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丙烯是做为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之一用的,其用量最大的是生产聚丙烯。另外。丙烯可制备丙烯腈、环氧丙烷、异丙醇、苯酚、丙酮、丁醇、辛醇、丙烯酸及其酯类、丙二醇、环氧氯丙烷和合成甘油等。
3、密度 相对密度(水1)0.5;相对密度(空气1)48 16 稳定性 稳定 17 危险性 丙烯为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为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有燃烧爆炸危险。
4、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8 饱和蒸气压(kPa): 6088(0℃) 燃烧热(kJ/mol): 2049 临界温度(K): 3675 临界压力(MPa): 55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108 引燃温度(℃): 455 爆炸上限%(V/V): 17 爆炸下限%(V/V): 0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