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机物氧化没有反应方程式,只有反应关系式,烯烃的氧化就是双键被氧化成羧基或是羰基,所以2-甲基-2-丁烯的关系式是CH3C(CH3)=CHCH3→CH3COOH+CH3COCH3,条件是高锰酸钾。
-甲基-2-丁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CH-CH2CH3—KMnO4/H+→CH3COOH+CH3CH2COOH。反应方程式:5C6H5CH3(甲苯)+6KMnO4+9H2SO4→ 5C6H5COOH(苯甲酸)+3K2SO4+6MnSO4+14H2O 高锰酸钾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作为氧化剂受pH影响很大,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最强。
溴化碘是卤素互化物,与烯烃的反应类似于烯烃与卤素和卤化氢的加成反应,反应机理是亲电加成反应机理,因为溴的电负性大于碘,所以溴化碘中碘带少许正电荷,溴带少许负电荷。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2,2-二甲基-2丁烯”(2,2-dimethyl-2-butene)会被氧化成“2,2-二甲基-3-丁烯-2-醇”(2,2-dimethyl-3-butene-2-ol)的产物。
关于有机物氧化没有反应方程式,只有反应关系式,烯烃的氧化就是双键被氧化成羧基或是羰基,所以2-甲基-2-丁烯的关系式是CH3C(CH3)=CHCH3→CH3COOH+CH3COCH3,条件是高锰酸钾。
酸性高锰酸钾分别氧化2-甲基-2-丁烯和丙烯时产物,前者生成丙酮和乙酸,后者生成乙酸和水,二氧化碳。HOCOOH(读醛碳酸)。
烯烃和高锰酸钾在强烈条件下(酸性或加热),双键完全断裂,同时双键碳原子上的C-H也被氧化而断裂生成含氧化合物。

-甲基-4-氯-1-丁烯在核磁共振氢谱上显示不同氢的峰的数目是5组,图中用红色数码标记。
CH3OCH3中,只有一种H,则有1个峰。
峰的强度(也称为面积)之比代表不同环境H的数目比。 例:CH3CH2OH中,有3种H,则有3个峰,强度比为:3:2:1。 CH3OCH3中,只有一种H,则有1个峰。
再以丙烷为例CH3CH2CH3,结构式可看出第一个碳原子和第三个碳原子是对称的,则前面三个氢原子和后面三个氢原子是同一环境,而第二个碳原子上氢原子环境和它们不同,故为两种氢环境,则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两组吸收峰。
都是出2组峰,峰面积是3:(就是甲基氢和双键上的氢)顺反异构在核磁上一般是看不出来的。甚至顺反异构的混合物打的核磁也看不出是混合物。基本上,一般条件下的核磁是分辨不了顺反异构的。
自旋偶合使核磁共振谱中信号分裂成多重峰,峰的数目等于n+1,n是指邻近H的数目,例如CH3-CHCl2中CH3的共振峰是1+1=2,因为他邻近基团CHCl2上只有一个H;-CHCl2的共振峰是3+1=4,因为他邻近基团-甲基上有三个H。注意,只有当自旋偶合的邻近H原子都相同时才适用n+1规则。
用化学方法鉴别丁醇,2-丁酮,2-氯丁烷:室温条件下,2-氯乙烷是气体,其他都是液体,而且一般都不写2-氯乙烷,直接氯乙烷,疑为2-氯丁烷。
-甲基-2-丁烯,就是丁烯双键在第3个碳原子上,同时第2个碳原子上还有一个甲基 2,2,3,3-四甲基丁烷,就是丁烷的第3个碳原子上各有2个甲基。
-甲基-4-氯-2-丁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有2种,一种是3-甲基2-丁烯1-醇;一种是2-甲基3-丁烯2-醇。消去氯离子后,碳原子所带的正电荷与π键共轭,OH-可以进攻1-碳原子,也可以进攻3-碳原子,所以2种产物。
可以使用硝酸银的醇溶液鉴别。1-氯丁烷加热后才能产生白色氯化银沉淀,2-氯丁烷片刻后即可产生白色沉淀,而2-甲基2-氯丙烷在室温下立刻会产生白色沉淀。根据沉淀产生的快慢即可鉴别。这里利用的是卤代烃与硝酸银醇溶液进行亲核取代反应的活性进行鉴别的。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水。前两者是不容易水的,后者是溶于水的。第一种物质密度比水小,在上层。第二种物质密度比水大,在下层。
检查液态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浮沉情况,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是小还是大。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1—氯丁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