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河虾高密度养殖技术

虾种放养:每亩放养每公斤3000-4000尾的虾种20-25公斤。

河虾养殖技术 池塘:养殖河虾的时候需选择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养殖之前需将虾塘用生石灰消毒。虾苗:选择健康、无病害的虾苗,虾苗放养前一周,需将其经过淡化处理。

种苗放养:河虾种苗放养密度15~20万尾/亩,种苗放养后15~20天再适量搭配鲢鱼夏花,一年可以放两季,一是2~3月放养2~3厘米的越冬幼虾,二是6~7月放养1~2厘米的仔虾苗。

场地:养殖河虾需要建造深度在2米左右的虾池,养殖前需用生石灰将虾池消毒,并且还需要在底部加上少量的淤泥。虾苗:选择健康的虾苗,投放前需将虾苗消毒,然后选择晴天的时候将虾苗放在水池中。

建造池塘 河虾对养殖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最好选择水位深度为5-2米左右,面积大小3-5亩之间,水资源丰富、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围建池塘,并且在放养前一周施入基肥,用来培养基础饵料。

怎样掌握虾苗放养密度?

虾苗暂养密度应根据池子结构、换水条件、饲料供应和暂养时间长短等情况来决定。

不同的养殖方式放养的合理密度有所差异,具体如下:土池精养虾面积20亩以下,水深5米。密度普通苗4~6万/亩;品牌苗3~4万/亩。土池粗养虾面积50亩以上,密度普通苗喂料4万以上/亩,不喂料2万/亩。

放苗密度 为了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减轻养成期的管理压力,首先确定放养的密度,放养密度大小取决于塘大小、水深、换水条件、增氧设施、养殖方式、种苗大小、饵料供应、产量与规格、其他设备与管理技术水平和经验等方面。

放苗时间推迟到7月中下旬,甚至到8月上旬。此批虾苗因水温关系一般不会抱卵繁殖,从而控制虾苗密度。

河虾能长多大,怎么把河虾养大

月下旬左右,温度稳定在18-20℃左右时进行放养。(2)虾苗在放养前需要经过7天的淡化处理,当比重在003以下时方能放养。

河虾养殖时要建造合适大小的虾塘,深度大概在两米左右就行。底部的基质可用沙质和淤泥土混合的,但淤泥要少。放入虾苗之前虾塘要先消毒处理,保证无菌。放的时候要把控好密度,不可过密。

尾肢与腹部最后一节合为尾扇,能控制虾的游泳方向。

虾苗暂养的适宜密度为多少?需控制多少水温为宜?

1、水体透明度应在30~40厘米。pH值0~5。放养5~5厘米的虾苗,放养密度为4000~7000尾/亩。放苗时将盛虾苗塑料袋放置塘内30分钟后再打开,使虾苗逐渐适应塘内水温,有利于提高虾苗成活率。

2、一般5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8~20℃时可放养虾苗。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003以下方可放养。一般亩放0.7~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虾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3、虾苗放养。石灰水消毒待7~10天水质正常后即可放苗,对水温要求比较高,适宜的生长水温20℃~30℃,低于15℃时很少摄食。水体应保持高溶氧,溶解氧应在50毫克以上。水体透明度应在30~40厘米。PH值0~5。

4、虾池水温与育苗池原水温尽量一致,温差一般不超过8℃,且水温应保持在虾苗生活适温范围以内,如中国对虾以14℃以上、日本对虾以16℃以上、斑节对虾以20℃以上为宜。

5、一般5月下旬水温会稳定在18-20°C,这时可以放养虾苗。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003以下才可放养。

6、分钟,以防止病原体带入暂养池。暂养密度每平方米控制在1公斤以内。虾入池后,水温应保持在18—22摄氏度,溶氧要求在3毫克/升以上,并适当投喂颗粒饲料,使虾保持不掉膘,以提高暂养成活率。

河虾怎么养才能养活

水质 (1)如果想要养活河里抓的小虾,首先一定要保证水质稳定,可以使用原来的河水饲养,这样能使它更快的适应。

环境:温度控制在25℃左右,并且注意不要让太阳直射到,最好是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进行饲养。

提供水盆。养殖抓回来的河虾时,需要准备一个不漏水的水盆或者鱼缸,再往其中喷洒稀释后的消毒药剂,消灭容器中的病菌或者害虫,然后往容器中装有三分之二的清水,并将其放置在太阳下暴晒三天,最后即可把河虾放入容器里。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