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探究盐水的密度的实验方案,并设计了实验...

1、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2、C.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液体的体积V D.用天平测出倒掉盐水后空烧杯的质量 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28分)18.(6分)如下图所示,测力计受到手的拉力是___;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

3、D.用天平测出倒掉盐水后空烧杯的质量 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28分)18.(6分)如下图所示,测力计受到手的拉力是___;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

4、解:如图 实验探究题 (2011.河池)小刚同学在河里拾到一块精美的小石头,他想知道这块石头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石头的密度,于是他设计以下的实验方案。

物理实验报告:测量盐水的密度

- 盐水质量m = ... g - 盐水的密度 = ... g/ml 实验分析: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实验数据应符合理论预期,石块的密度应大于水的密度,而盐水的密度应大于纯水的密度。 实验归纳:本实验成功地测量了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验证了密度的相关理论。通过精确测量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准确的密度值。

最终,盐水的密度计算公式为:密度=实际质量÷实际体积,即(m2-m1)/(v1-v2)。实验中,精确的操作步骤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确保每次操作时的环境温度和气压恒定,有助于减少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时,使用精度较高的测量工具,如电子天平和量筒,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盐水、石块、蜡烛的密度。(加强理解等)2实验原理:密度=质量/体积。3实验步骤设计:量筒测盐水体积,天平测盐水质量;排水法测石块体积,天平测石块质量;石块和蜡烛捆绑一起用排水法测总体积,计算蜡烛体积,天平测蜡烛质量。4实验记录:V1,V2,V总,m1,m2,m3等。

试题分析: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实验过程有: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等等。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原理是:ρ=m / V我们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由ρ=m / V算出密度。在测盐水的体积时将烧杯中的盐水部分倒入量筒中防止盐水挂杯带来的误差。

固体颗粒密度的测定,需称量待测细小固体的质量,以及比重瓶、水及固体的总质量,通过公式计算。实验所需工具包括TW—05型物理天平、纯水、吸水纸、细绳、塑料杯、比重瓶。待测物体有铜环、盐水、石蜡,测量过程中需调整天平水平,调空载平衡,测量铜环和盐水的密度。

方法:⑴ 讲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 的总质量m1 ⑵ 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 中,体积为v ⑶ 用天平侧出 的质量m2 盐水的密度为 。

第一个求盐水密度,初二物理,求大概实验步骤。

1、实验仪器:A组选用测力计、B组选用细线、水、盐水、小石块。 实验步骤:- 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量时的读数为G。- 将小石块完全浸入水中,测力计的读数变为G1。- 将小石块完全浸入盐水中,测力计的读数变为G2。 计算盐水的密度ρ盐水=ρ水(G-G2)/(G-G1)。

2、实验仪器:A组选择 测力计 、B组选择细线、水、盐水 、小石块。

3、- 盐水 - 小石块 实验步骤:- 使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记录为m。- 选择一个合适的容器(量杯),倒入适量的水,记录初始体积V1。- 将小石块浸入水中,记录总体积V2。- 石块的体积V = V2 - V1。- 计算石块的密度:密度 = m / V。

4、盐水配制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实验,目的是调整盐水的密度以满足特定的要求。在此例中,我们需要配制密度为1克/厘米的盐水。一位农户已经配制了50升的盐水,并取出了500毫升进行检测,发现其质量为600克。我们需要判断这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并决定是否需要加水以及如何加水。

5、实验步骤:用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为150g。用天平测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从图中可以看出另一个烧杯里面的盐水质量为60g。

6、这里以测量盐水的密度为例,其他的液体方法一样,测量盐水的密度所需要的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盐水。实验步骤:用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为150g。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甲同学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测烧杯和盐...

a.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b.直接用手拿砝码。

正确的质量是56克。左边托盘放得是55克砝码,按照你现在的做法是物品加游标卡尺的重量是砝码的重量55克。而你读出来的数据54是砝码加游标卡尺上的读数,分成55克砝码+游标卡尺上的4克。实际上是游标卡尺上的1。

【示范题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 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2)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62克,盐水的质量是32克。由图乙,盐水的体积为30毫升,即30立方厘米,盐水的密度为06克/立方厘米。

急急急!!!《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具体的器材,步骤and表格,给高分...

1、盐水密度ρ=m/V=(m2-m1)/V 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器材:天平,量瓶,盐,水,烧杯,玻璃棒,干纱布步骤: 烧杯中加盐加水,搅拌均匀。 测量空量瓶三次,并记录。

2、步骤:(1)先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2)倒适量盐水至量筒中,并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再用天平称出余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4)最后用密度公式P=(m1-m2)/V即可求出盐水的密度。

3、实验题目 :测氯化钠的密度 实验器材 :量筒,无水乙醇,天平,滤纸。实验步骤 :将天平至于水平桌面上,在天平两盘分别放上滤纸,调节天平平衡。将待测氯化钠放在天平左盘,测出其质量M。在量筒中放入矢量乙醇,几下体积V1,然后把氯化钠放入量筒中,再记下此时的体积V2。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实验器材的清洁,避免污染。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不仅可以掌握测量盐水密度的方法,还能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实验结果表明,盐水的密度与实验步骤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在后续的实验中,我们还可以尝试改变盐水的浓度,观察密度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盐水密度与盐分含量之间的关系。

5、已知:ρ水=1×10^3kg/m^3,则烧杯中水的体积为:m2-m1/ρ水,将烧杯中水换为盐水,水位在所做标记处(即水的体积就是盐水的体积)。

八年级物理密度配盐水,加盐还是加水那种,随便编一个数就行,主要是公式...

1、由于所需的密度是1克/毫升,而实际测得的密度为2克/毫升,因此盐水密度偏大,不符合要求。为了达到所需的密度,我们需要加水。

2、这样的盐水不符合要求,要符合要求,可往盐水中加入10千克水。

3、⒈ 欲配密度为:1×10Kg/m=1g/cm。已有盐水密度:0.6Kg/500cm=2g/cm;故尚不合要求,应加水。⒉ 设加水v(g),则(600+v)/(500+v)=1, 600+v=550+1v,∴v=500g。

4、加水。实际盐水的密度小于准确盐水的密度,要加水才一样,是为了增大密度,证明水的密度比盐大。如果盐的密度比水大,而实际盐水的密度小于准确盐水,要增大密度,就要加盐。

5、ρ=m/V =600g/500cm3=2g/cm31g/cm3 ∴此盐水不合格 设加水的质量为m1,体积为V1 ∵ρ水=m1/V1 ∴m1/V1=1 ∴m1=V1 ∵ρ合格=(m+m1)/(V+V1)∴m1=500g,V1=500g/cm3 原盐水不合格,要加水500g或500cm3。此题最好用公式中的字母,不推荐用x等未知数。

6、清水的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小,因此加入清水密度会降低。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