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 与水、乙醇、乙醚、甘油、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混溶。用作涂料溶剂、渗透剂、匀染剂及有机合成中间体,也用作喷气燃料的添加剂。
2、加入一些含N、P、S原子的电子给体化合物,如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能抑制这些交联、降解等副反应。 熔融接枝可以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或Brabender流变仪中进行。
3、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料,可制甲酸、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氯甲酸三氯甲酯、乙二酸酯、醋酐、醋酸等。 用于杀虫剂、军用毒气及溶剂等产品的生产;用作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溶剂、熏蒸杀虫剂、杀菌剂。 有机合成中的甲酰化剂。其他还可用于香料及干燥果品、处理谷类等方面。
4、甲酸甲酯主要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料,制造甲酸、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氯甲酸三氯甲酯、乙二酸酯、醋酐、醋酸等。它也用于生产杀虫剂、军用毒气及溶剂等产品。在医药上,它是甲酰化剂,用于制造多种药物。
1、丙酮:也称作二甲基酮,分子式为CH3COCH3,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
2、丙酮(acetone,CH3COCH3),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
3、丙酮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为C3H6O,分子量为508,是最简单的饱和酮,又叫做二甲基酮。丙酮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熔点为-99 ℃,沸点为55 ℃。
4、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例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异丙醇与频哪酮。
5、丙酮 [bǐng tóng]基本释义 coch 无色易着火有微香的液体。化学性质活泼,能发生卤化、加成、缩合等反应。一般由淀粉经发酵法制得,也可由醋酸、丙烯等合成。为重要化工原料,可制药物、树脂、橡胶等,还可作溶剂、粘合剂、清洁剂等。
6、丙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4H8O,分子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丙酮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为0.671 g/cm3,熔点为-126°C,沸点为45°C,易挥发,有易燃性。
小面积粘上三秒胶胶水,只要用热水浸泡一下就可以,如果大面积沾上三秒胶胶水,涂上丙酮,大约等5~10分钟就可以除去。在原处滴上三秒胶使原来的三秒胶融化,然后迅速用水洗掉,很灵的。放到冰箱中冷冻,胶也会掉下来,可以先试一下。
使用绝缘油,将一些绝缘油倒在桌面上是有效的,因为绝缘油能够软化502胶水,使其容易清除。 使用丙酮溶液清洗,502胶水是一种树脂胶,可以被溶解树脂的有机溶剂如丙酮所清除。使用丙酮时请注意其有毒性,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可以将粘有胶水的部分浸入丙酮中,或者将丙酮涂在胶水上。
用热水浸泡一下就可以去除三秒胶。三秒胶属于快干胶水,快干胶水又叫无影胶/UV胶/水晶胶水/UV无影胶水,单组份,光固化,是做水晶影像必不可少的耗材。外观:无色,低气味、低防腐,透明粘稠液体,无机械杂质。
要去除塑料上的三秒胶,可以尝试使用风油精。将风油精涂抹在胶渍上,等待至少一个小时。 等待时间过后,使用布料轻轻擦拭,胶渍应该能够轻松脱落。 这个方法简单有效,而且风油精容易获取。药店和超市通常都有售,价格大约为5元一瓶。
告诉你一个最好用最简单的办法:用风油精涂在上面,过一个小时以上再去用布轻轻一擦就掉了,我一直用这个办法,非常好用,风油精药店和超市都有卖5元一瓶。
熔点:-94℃,沸点:548℃,饱和蒸气压(kPa): 532(35℃) ,折光率3588,闪点:-178℃(闭杯),又名二甲基甲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
丙三醇,国家标准称为甘油,无色、无臭、味甜,外观呈澄明黏稠液态,是一种有机物。俗称甘油。 丙三醇,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难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 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相对密度26362。熔点18℃。沸点290.0℃(分解)。折光率4746。
丙三醇,又称甘油,是一种无色、无臭、味甜的有机物,外观呈澄明黏稠液态。它可以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丙三醇难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CO等。 甘油、丙三醇 :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CH乙烯、CO等。
DPY比PY只是亲脂性更好一些大致和PY物性差不多的。
物性数据 性状:红色立方晶体。吸湿。加热时分解。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吡啶。不溶于氯仿、甲苯 [1] 。结构性质 硫氰化铁的形成遵循了“dsp杂化”,铁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性状:白色粉末 熔点(℃):63-69℃ 溶解性:5 g/L (20℃),溶于乙醇、氯仿和二氧六环,微溶于水,苯,石油醚和丙酮,乙酸乙酯。用途 用于制药、表面活性剂、杀菌剂、乳化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在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用作杀菌剂、缓蚀剂。与柠檬醛复配能抑制若干致病真菌的生长。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挥发性带有刺激性气味。
物性数据 性状:无色无臭的黏稠状液体,有甜味。
卢剔啶,也称为二甲基吡啶,其英文名是Dimethylpyridine。它的分子结构尚未明确,但相对分子量为1016。
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有胡椒气味,有吸湿性。
接触后可引起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胃肠功能紊乱。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中等毒性。急性毒性:LD50:400~800mg/kg(大鼠经口)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l二氢吡啶的结构二氢吡啶的化学名称为2,6一二甲基一3,5一二乙酯基一l,4一二氢吡啶,是-种能溶于热乙醇,微溶于水,易氧化,无毒、无味的淡黄色粉末结晶,熔点l76~l83摄氏度。最早由苏联合成并应用,英文名“diludine”,音译“多犊锭”、“吉卢金”。
主要由煤炼焦副产物中回收。吡啶及其同系物在粗制炼焦化学品中的分布较广,二甲基吡啶大约有23%存在于焦炉煤气中,22%存在于粗苯中,55%存在于焦油中。精制方法:将煤焦油中的二甲基吡啶馏分用邻甲酚加热溶解后冷却,收集析出的晶体。
-甲基吡啶,又称α-甲基吡啶,是一种具有强烈不愉快吡啶气味的无色油状液体,用作合成医药、染料、树脂的原料,可制取化肥增效剂、除草剂、牲畜驱虫剂、橡胶促进剂、染料中间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