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杯子倒扣在水中时,由于水中压强大于空气中压强,杯子里的空气被压缩,所以排开水的体积=杯子的体积+杯内空气的体积(压缩后的体积)。压缩后的体积=杯子的容积(空气原体积)-倒扣在水中进入杯内水的体积。不考虑杯子壁厚,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杯子沉没水中的体积,因为水会进入杯子里面一部分。
不完全浸没的体积公式:体积除以(容器底面积—物体底面积)+原来水面高度=现在高度。物体是实心的,完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本身的体积;物体是空心的,那么其完全浸没在水中,它排开水的体积减去空心部分的体积才等于物体本身的体积。
排开水的体积=水杯底面积×水面高-铁块体积。也就是说,算铁块排开的体积应该把铁块当做水来算。比方说,一个队伍,你要插队,但是又不能改变其他人的现有序号。那么你只有找你的朋友,把他挤出去,你来占据他的位置。这样,自然的你也是队伍的一部分了。

排开水的质量就是(560-500)g啊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收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再根据二力平衡,浮力等于漂浮物的重力,于是漂浮物的重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等质量问题甲、乙两矿石质量相等,甲体积是乙体积的2倍,则ρ甲=ρ乙。密闭容器中有100mL气体,把它的体积压缩到50mL,则气体的质量,气体的密度是原来的倍。在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放入质量相同的酒精、水、盐水三种液体,问容器中液面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1、eg:一个体积为100立方厘米立方的物体,放入水中静止时。露出水面体积是40立方厘米。(g=10N/kg)求:(1)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密度。
2、在水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依据阿基米德定律计算。公式为F浮=ρ水gV排,其中ρ水代表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10N/kg。V排是指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这意味着,当物体部分或全部浸入水中时,它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以及水的密度。
3、对于一个质量为10千克的木块,我们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它所受的重力。重力的计算公式为G=mg,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已知m=10千克,g=10N每千克,因此可以计算得出G=10*10=100N。当这个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它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会与它自身的重力相等。
排开水的体积,就是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这个理解是正确的。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物体的密度:ρ物 液体的密度:ρ液 物体的体积:v物 浮力:F浮 第二个:F浮=ρ液gv排=G排 这个表达式就是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原式为:F浮=G排,即浮力与排开的液体重相等。
具体而言,如果物体是密闭的,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外表面围的体积,这个体积包含了空心体积与物体的实际体积。但实际情况下,物体不可能是绝对密闭的,所以这个外表面围的体积包含了空心体积与实际体积之间的空隙,因此排开液体的体积会大于实际体积。
物体是实心的,完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本身的体积;物体是空心的,那么其完全浸没在水中,它排开水的体积减去空心部分的体积才等于物体本身的体积。浮力依据阿基米德原理考虑: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排开水的重量;物体排开水的重量=物体浸没水中的体积×水的密度。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v排=f浮/ρ水g=g物/ρ水g。在物体不发生的变形的情况下,一个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本身的体积。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物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整个过程中没有产生任何体积的变化,那么排开水的体积一定是等于物体的体积。
排开液体的体积就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占的体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液体被排出溢出(有时候液体是上升),溢出(上升的液体)的体积就等于物体浸没液体中的体积。
物体的密度只有0.9公斤/立方米,是水的万分之九,所以它的密度是很小的,它是很轻的,绝大部分是浮在水上的,只有万分之九是在水下的,水的密度按1000公斤/立方米 (2)它浸在水中所受的重力是它排开水的体积的重量(阿基米德浮力定律),所以是它体积的万分之九的水的体积的重量,因为它的密度是水的万分之九。
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因为水的密度是1)。
首先,需要确定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这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根据物体的重量和液体的密度等参数进行估算。然后,需要知道液体的密度ρ液。这个值通常可以在液体的相关说明或数据表中找到。最后,将已知的F浮和ρ液代入公式V排=F浮/ρ液·g中,即可求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根据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力平衡G=F浮;而G=物体质量*g=物体的密度*V物*g,F浮=液体密度*g*V排,所以:物体的密度*V物*g=液体密度*g*V排,即:物体的密度*V物*=液体密度*V排,那么这个比例式就出来了(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V排/V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