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苯环上已有的取代基叫做定位取代基。 邻对位定位取代基 ①概念:当苯环上已带有这类定位取代基时,再引入的其它基团主要进入它的邻位或对位,而且第二个取代基的进入一般比没有这个取代基(即苯)时容易,或者说这个取代基使苯环活化。
2、苯环上已有的取代基叫做定位取代基。当苯环带有邻对位定位取代基时,引入的其它基团主要进入它的邻位或对位,而且这个取代基使苯环活化。这类取代基中直接连于苯环上的原子多数具有未共用电子对,并不含有双键或三键。
3、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是指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化学反应。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苯环取代反应类型: 卤代反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苯环与卤素(如氯、溴、碘)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苯。 硝化反应:苯环在浓硝酸和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硝基苯。
1、-双(三氟甲基)氯苯是合成2-氯-1-硝基-3,5-双三氟甲苯的前体物质。在合成过程中,2,4-双(三氟甲基)氯苯与硫酸和硝酸反应,生成2-氯-1-硝基-3,5-双三氟甲苯。
2、对于3-氯三氟甲苯的合成,首先通过上述步骤得到三氟甲苯,然后与浓硝酸和浓硫酸在高温下反应,形成对硝基三氟甲苯。接着,对硝基三氟甲苯与铜在高温下反应,得到对氨基三氟甲苯。随后,对氨基三氟甲苯与氯气在铁(III)氯化物的催化下反应,生成3-氯对氨基三氟甲苯。
3、在实验条件下,2,4-二氯-3,5-二硝基三氟甲苯在熔融状态下的产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冷却方式得到不同的晶体形态。迅速冷却至室温,通常会形成透明的玻璃态固体,该形态的物质在结构上与液态时相同,保持了原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制备方法二氟担菌宁也可通过3-(2-三氟甲基苯甲酰氨基)苯酚与2-氯代丙烷反应制得。
2、在冰浴冷却条件下,将邻三氟甲基苯甲酰氯加入四氢呋喃溶液中,在三乙胺催化下,于室温环境中与间异丙氧基苯胺反应2小时,从而得到氟酰胺。 另一种合成氟酰胺的方法涉及3-(2-三氟甲基苯甲酰氨基)苯酚与2-氯代丙烷的反应,该反应最终可得到二氟担菌宁。
3、唑醚氟酰胺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它对多种真菌都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包括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等。治疗的具体疾病 皮肤真菌感染:唑醚氟酰胺常用于治疗由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如皮肤癣菌症、念珠菌性皮肤感染等。
4、其次,3-氨基苯酚在染料制造中也有显著应用,特别体现在偶氮染料的生产中,为纺织和印刷行业提供了丰富的色彩选择。此外,它在毛皮染料方面也有应用,例如毛皮棕EG和毛皮黄EG,为皮草加工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5、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性功能。如氟哌啶醇可增加中枢5-羟色胺含量,降低性功能。长期使用安眠剂、镇静剂、巴比妥类、氯氮、地西泮等均能发生阳痿。(4)通过影响周围血管及神经功能引起性功能障碍。
1、氨氧化法只需将烯烃、芳烃及其衍生物与氨、氧(或空气)混合通过相应的催化剂即可很容易将N原子引入有机分子中形成-CN基,所得的腈化物如氢氰酸、丙烯腈、苯甲腈、苯二甲腈等是有机合成、塑料、纤维、农药和染料等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2、在工业化生产中,邻氯三氟甲基苯是通过邻氯甲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先进行侧链光氯化,得到邻氯三氯甲苯,随后使用氟化氢进行氟化反应来制备的。在此过程中,五氯化锑和三氯化磷是常用的催化剂。
3、一般采用乙醇为溶剂,在加热回流下进行,也可以用水为介质,加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温度80~100℃,反应结束后与溶剂分离,再经精馏得成品。
4、首先,通过烷基化反应,将氯氰苄与苯磺酸异丙酯、氢氧化钠按照1:1:3的比例在石油醚中混合,在70℃下反应12小时,得到α-异丙基对氯苯基乙腈,收率为92%。烷基化过程中,苯磺酸异丙酯转化为苯磺酰胺,可回收苯酚。烷基化剂也可选择溴代异丙烷或氯代异丙烷,反应在强碱环境下进行。
5、环己酮、甲苯环己酮等;④卤化烃类: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等;⑤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⑥醚类:乙醚、环氧丙烷等;⑦酯类: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等;⑧酮类:丙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等;⑨二醇衍生物: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等;⑩其他:乙腈、吡啶、苯酚等。
6、对于醇的氧烃化溶剂的选择标准:常用溶剂: DMF、氯苯、二甲苯、甲苯、乙腈、乙醇、THF、氯仿、乙酸乙酯、环己烷、丁酮、丙酮、石油醚。

在20摄氏度的水中,其溶解度仅为0.1毫克每升。值得注意的是,它在苯和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在急性毒性测试中,大鼠经口摄入5000毫克每公斤的该物质可能导致急性中毒,而经皮接触2000毫克每公斤则引起中等程度的皮肤刺激,对眼睛的刺激更为强烈。
酸碱性 酒精不是酸(一般意义上的酸,它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具有酸的通性),酒精溶液中含有极化的氧氢键,电离时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氢离子)。还原性 酒精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催化氧化)成为乙醛甚至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酸。
这种菌对pH的敏感性较低,仅在特定情况下有轻微变化,且在这些培养基中可能产生红色或黄色的可溶色素,同样对pH变化不太敏感。在营养琼脂上,酒红链霉菌的气丝变为微白色,基丝反面呈现为蓝红色,且无可见的可溶色素。在葡萄糖琼脂上,气丝保持微白色,基丝反面的颜色在长时间后变为红蓝色。
1、草灭平性质描述如下:草灭平为黄色结晶,熔点介于101至103℃之间。在20℃下,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0.1mg/L,但其在苯和二氯甲烷中的溶解度较高。动物实验显示,草灭平对大鼠的急性经口LD50为5000mg/kg,而急性经皮LD50为2000mg/kg。其对皮肤的刺激性中等,但对眼睛的刺激性强烈。
2、草灭平是一种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其分子式、CAS号和性质如下。草灭平为白色结晶体,熔点在200-201℃之间。在100℃时,其蒸气压为3Pa。25℃时,草灭平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00mg/L,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23g/100g。其碱金属盐在水中可溶。
3、埋入活性炭,降低磺乐灵或伏草隆在土壤中的活性。(2)接种某些微生物,促进草乃敌、麦草畏和草灭平等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分解。(3)施用农药降解菌,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4)施入大量有机肥、植物残茬、垃圾堆肥和绿肥,减轻残留农药的毒性。
4、其他名称:去草胺、灭草特、马歇特。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浅黄色油状液体,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难溶于水。该药属选择性输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幼芽和幼小的次生根吸收,并输导到全植株。作用机制是抑制和破坏蛋白酶,影响蛋白质合成。 毒性 低毒。对鱼类和水生生物毒性大。 剂型 50%、60%乳油。
5、这类除草剂对杂草和作物无选择性,既能杀死杂草又能伤害作物,无机除草剂多数属于灭生性除草剂。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化。如增加用药量或改变使用方法,选择性可变成灭生性。(4)根据除草剂来源分类。无机除草剂 主要来源于天然矿物,如亚砷酸钠、矿油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