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氯代物2种二氯代物4种的烃

丙烷:一氯代物2种,二氯代物4种 2,3-二甲基丁烷:一氯代物2种,二氯代物5种 甲苯:一氯代物4种,二氯代物14种 对二甲苯:一氯代物2种,二氯代物6种 用画图法排除做出,上面二氯代物的数字可能会有误,但答案一定是第一个,一般苯环的二氯代物比较多(对称性的原因)。

A 丙烷的一氯代物有CH 3 CH 2 CH 2 Cl和 两种;二氯代物有CH 3 CH 2 CHCl 2 、CH 3 C(Cl) 2 CH 3 、 、CH 2 ClCH 2 CH 2 Cl4种。

一氯代物 二氯代物 甲烷 1 1 乙烷 1 2 丙烷 2 4 正丁烷 2 6 异丁烷 2 3 对于有机化学,我个人认为,要记忆方法还不如掌握原理和规律,化学学的太死就完了。上面提供一些简单烷烃的氯代物。

爆炸极限的限度表

1、最小爆炸限度 (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3 - 3 最大爆炸限度 (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19 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各种可燃气体和燃性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可用专门仪器测定出来,或用经验公式估算。

2、以下是关于爆炸极限限度表的详细信息,主要列出了常见物质的爆炸浓度范围及其相关分类和特性。Class IA 液体,如闪点低于 73°F (28°C) 且沸点低于 100°F (38°C),其NFPA 704 燃烧速度为4,例如乙醛,其最小爆炸限度为0%空气体积,最大爆炸限度为50%。

3、可燃物质与空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例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5%~74%。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称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

4、-二氟乙烷的爆炸极限浓度为7%至18%,属于NFPA 704的IA类。氰气的爆炸极限浓度为0%至6%,属于NFPA 704的IA类。环氧乙烯的爆炸极限浓度为3%至36%,属于NFPA 704的IA类。甲苯的爆炸极限浓度为2%至1%,属于NFPA 704的IB类。

5、爆炸下限公式:(体积)爆炸上限公式:(体积)式中 L下――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下限;L上――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上限;n――1mol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

6、酒精的爆炸下限(LEL):5%;酒精的爆炸上限(UEL):10%。只有在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个浓度之间才可能引爆。高于爆炸上限时,空气不足,火焰能燃烧,但不能蔓延不会爆炸;低于爆炸下限时,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所以不爆炸也不着火。

2甲基2氯丁烷与氢氧化钾醇溶液反应方程式

1、CH3-CHCL-CH2--CH3 + NaOH == CH2=CH-CH2-CH3 + NaCL + H2O 1-溴丙烷和2-溴丙烷分别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丙烯。

2、醇溶液:CH3CHClCH2CH3+NaOH→CH3CH=CHCH3+H2O+NaCl 主 CH3CHClCH2CH3+NaOH→CH2=CHCH2CH3+H2O+NaCl 次 醇的极性较小,有利于消去反应,中学可以认为在水溶液中取代,在醇溶液中消去,但实际情况很复杂,这几个反应总是同时存在,还会有碳链的重排。

3、-甲基-3-氯丁烷先与氢氧化钠或乙醇钠共热发生消除反应生成2-甲基-2-丁烯,然后在酸(硫酸、对甲基苯磺酸等)催化下与水发生水合就可得到。

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物怎么判断

这种题目的关键就是找不同种类的氢原子。连在同一个碳上面的氢原子是等价的,若分子存在对称轴,则处在对称位置的氢原子也是等价的。比如单独一个苯环,其结构高度对称,上面的六个氢全部是等价的,只有一种一氯代物。甲苯,其一氯代物可以取代甲基上面的氢,也可与取代苯环上面的氢。

苯的同系物不能使溴水褪色(不发生反应),但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使溴水层褪色(物理性质)。(2)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由于苯环对甲基的影响。

找等效氢,找对称,自己画对称轴,非常好找的。

苯的同系物的苯环上的同分异构体的的种类,与等效氢的种类有关,一个侧链的有邻间对三种,两个侧链的若侧链相同且相相邻则有2种,若侧链不相同且相邻则有4种,若侧链为间位则侧链相同是有三种,侧链不同有4种,对位的则是侧链相同有一种,侧链不同有2种。

对二取代和均三取代的苯环一氯代物都只有一种。比如对二甲苯,均三甲苯的苯环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邻二取代的苯环一氯代物只有两种。比如邻二甲苯。对位不同基团二取代的苯环一氯代物只有两种。比如对甲基乙苯。更复杂的情况也有,就不讨论了。

如何判断二氯取代物

1、两个氯原子都连接在甲基上,只有一种可能。 一个氯原子连接在甲基上,另一个氯原子连接在苯环上。由于结构对称,存在三种不同的取代位置。

2、二氯取代物口诀:有机化学并不难,记准通式是关键。只含C、H称为烃,结构成链或成环。双键为烯叁键炔,单键相连便是烷。脂肪族的排成链,芳香族的带苯环。异构共用分子式,通式通用同系间。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

3、一:判断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个数:一氯代物的数量取决于等效氢的数目。对于位置上对称的碳原子,它们所连接的氢原子是等效的。例如,在CH3CH3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对于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的相同基团的氢原子,它们也是等效的。

4、十五种如图所示的二氯代物:能够发生取代的位置共有十个,其中9位置是等效的;8位置是等效的;5和10位置也是等效的。由于这些位置是等效的,我们只需考虑其中一个位置的取代情况。 首先,我们选定一个氯原子的取代位置。

苯与2-甲基-1-氯丁烷在氯化铝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

1、苯与一氯丁烷反应方程式为CH3CH2CH2Cl+NaOH水△CH3CH2CH2OH+NaCl+H2O。苯与一氯丁烷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由1-氯丙烷制丙醇,发生水解反应,-Cl被-OH取代,反应方程式为CH3CH2CH2Cl+NaOH水△CH3CH2CH2OH+NaCl+H2O。

2、卤代烃和醇之间的相互转化;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卤代烃(醇与氢卤酸共热),反之,卤代烃在一定条件在也可以转化醇(卤代烃与碱溶液共热)。所以在有机物合成反应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醇和卤代烃互相转化。

3、如: 在烃分子中引入羟基。例如由苯制苯酚。先用苯与氯气在有铁屑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制取氯苯,在用氯苯在氢氧化钠存在的条件下与高温水蒸气发生水解反应便得到苯酚;再例如由乙烯制乙二醇。

4、检查液态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浮沉情况,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是小还是大。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1—氯丁烷。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