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氯甲苯与镁反应会发出白色带点黄绿色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且伴有大量的白烟。反应式为:Mg+Cl2=MgCl2,生成白色的氯化镁固体.可溶于水。氯苯和无水乙醚或者无水THF常温下和Mg混合就发生反应了,生成格式试剂.注意一定是无水状态下,否则格式试剂容易分解。
2、一氯甲苯和镁和乙醚的反应生成格式试剂。格氏试剂是一种金属有机化合物,通式RMgX(R代表烃基,X代表卤素)。1901年由F.-A.V.格利雅首次使用卤代烃RX与镁在醚类溶液中反应制得。又称格利雅试剂。
3、Mg+Cl2=MgCl2。点燃的镁条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发出Mg+Cl2=MgCl2。燃烧的镁条,放入氯气中,会继续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氯化镁小颗粒。
4、在氯化铝的催化下,与卤代烃作用,生成甲苯。甲苯在光照下,和氯气得一氯甲苯。在氯化铝的催化下,一氯甲苯和苯反应,生成苄基苯。用溴水取代,再用镁,无水乙醇反应,再在水溶液中通二氧化碳,即可生成对苄基苯甲酸。
5、用溴苯做格氏反应则非常容易,用THF回流,引发剂都不用加,还需要防止反应过快而冲料。如果原料活性太强,则可控制反应温度在0~20℃之间。但是,氯苯用同样的方法就实现不了。用氯代烃做底物时,因其活性较低,所以比较难引发,需回流了半个小时以上才能引发成功。
1、由于氯苯的氯原子参与苯环的共轭,不同于普通卤代烃的水解,氯苯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水解很难,需要在高压(28MPa)、高温(300℃)、以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制得苯酚。
2、 、 、 (2) (1)①氯苯发生硝化反应即生成A,由于最终的生成物中苯环上的取代基是对位的,所以反应式为 。②根据后面的反应条件可判断,A生成B是氯原子被羟基代替,引入酚羟基,所以反应式为 。③根据已知信息可知B生成C属于氨基的还原反应,反应式为 。
3、取代反应主条目:取代反应、亲电芳香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卤素、硝基、磺酸基、烃基等取代,生成相应的衍生物。由于取代基的不同以及氢原子位置的不同、数量不同,可以生成不同数量和结构的同分异构体。 苯环的电子云密度较大,所以发生在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大都是亲电取代反应。
4、取代反应 /B主条目:取代反应、亲电芳香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卤素、硝基、磺酸基、烃基等取代,生成相应的衍生物。由于取代基的不同以及氢原子位置的不同、数量不同,可以生成不同数量和结构的同分异构体。
5、根据取代卤素的不同,分别称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也可根据分子中卤素原子的多少分为一卤代烃、二卤代烃和多卤代烃;也可根据烃基的不同分为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等。
6、如果苯环上的H被取代,所连接的取代基是一个碳链的或者单一官能团的也是在同一平面上。(双键取代基共平面-由双键的的几何性决定)。长侧链则由侧链的立体化学决定。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由六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六元环,每个碳原子接一个基团,苯的6个基团都是氢原子。
镁最好稍微过量一点以求溴乙烷得到完全的反应。 过量个0.1个当量就足够了。 先把镁加入无水乙醚(溶剂), 冰镇后加溴乙烷以防反应剧烈,然后氮气保护,加热回流半个小时估计就好了。
卤代烃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在碱的作用下脱去卤化氢生成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比如,溴乙烷与强碱氢氧化钾在乙醇共热的条件下,生成乙烯、溴化钾和水。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遵循查依采夫规则。邻二卤化合物除可以进行脱卤化氢的反应外,在锌粉(或镍粉)作用下还可发生脱卤反应生成烯烃。
由于碘代烷价格较高,一般用溴代烷合成。溴代烷是最常用于制备格氏试剂的卤代烃,但由于氯、溴甲烷均为气体,使用不便,一般使用碘甲烷合成碘化甲基镁(CH3MgI)。氯苯在制备格氏试剂时还须控制温度与压力。烯丙型及苯甲基型格氏试剂,合成后会与尚未反应的卤代烃发生偶合,因而需要严格控制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