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出石块的密度,最好带过程

1、最后,我们计算石块的密度,即ρ石 = m石 / V石。由于之前计算中S被约掉,因此ρ石 = 水的密度 (H4-H3) / (H2-H1)。这个公式简洁明了,即使在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也能准确计算出石块的密度。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如何利用现有工具进行物理测量。

2、则石块的质量为M石=m0*L1/L2。再求体积,将石块浸入烧杯至水全部淹没石块,由于烧杯是有刻度的,根据石块浸入前后水位的不同可以算出石块的体积V石=V后-V前。至此,可以得出p石=M石/V石=m0*L1/L2*(V后-V前)即可求出石块的密度。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头的重力G 在玻璃杯中装满水,放进石头。

石块的密度大约是多少

石块的密度因其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石块的密度范围:花岗石:密度大约在63-3克/立方厘米之间,算是比较重的石头了。正长岩:密度在3-3克/立方厘米左右,和花岗石比起来,有的正长岩会稍微轻一点。斑岩:它的密度比较稳定,大约是8克/立方厘米。

小石块的密度大约在33之间。不同种类的小石块密度有所不同,具体如下:砂岩:其密度约为3。辉绿岩:其密度约为7或9。花岗石:其密度范围较广,约为633。小石块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和天然玻璃组成的具有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

花岗石的密度范围大约在63至3克/立方厘米之间。 正长岩的密度大约在3至3克/立方厘米之间。 斑岩的密度大约在8克/立方厘米。 辉绿岩的密度范围大约在7至9克/立方厘米之间。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只随物态、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石头的密度在2克每立方厘米至3克每立方厘米之间。这一范围揭示了石头内部物质结构的紧密程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特性,在物理学中,它定义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这种特性并不依赖于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单独变化,而是随物态(包括温度和压强)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小石块的密度范围通常在3至3克/立方厘米之间。 小石块的种类繁多,因此它们的密度也有所不同。例如,砂岩的密度约为3克/立方厘米,而段雀辉绿岩的密度可能在7克/立方厘米到9克/立方厘米之间。花岗石的密度则大约在63至3克/立方厘米之间。

小石块的密度范围因种类而异,不同类型的石头具有不同的密度值。

根据给出的器材,测量一块小石块的密度,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原理(公式...

【实验原理】ρ=m/V;——排液法 【实验材料和器材】:石块、水、天平、小水杯、大烧杯。

计算石块的密度,公式为:密度 = A(重量)/ C(体积)。 记录实验结果,石块的密度以克/毫升表示。

探究课题: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原理:ρ=m/v 实验器材:天平,烧杯(装水),量筒,小石块,砝码盒 实验步骤:①将天平游码移至0刻度,调节天平平衡。②用天平测出小石子的质量m(g),记录数据。③把烧杯中的水适当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V1(cm^3),记录数据。

测定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石头的密度:①为了测石头的密度,除了小石块、玻璃...

为了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头的密度,我们需要采用排水法来测量其体积。实验中除了必备的小石块、玻璃杯、量筒、细线和天平(附砝码盒)之外,还必须准备足够的水。在开始实验前,应确保天平放置在水平台上且保持平衡。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分度盘上的指针指向中央或左侧零刻度线。

玻璃筒中装一定体积的水,把小碗放在水中,使其漂浮,用刻度尺测量水深ho;将石头放在小碗上,一起漂浮,用刻度尺量下水深h1;将石头放入玻璃筒内的水中,用刻度尺量下水深h2。

规则外形的固体密度的测量 方法1:天平和刻度尺法。用天平测m;用刻度尺量出长方体的长a ,宽b,高c,可得体积 V=abc。最后利用公式计算出密度ρ=m/abc。方法2:弹簧称和刻度尺法。用弹簧秤测出物体的重力G,可得质量m=G/g,测体积同上法,则密度可得ρ=m/abcg。

取量杯一个,水若干,细线一根,天平一台 用天平称量好石块重量,记为M 2在量杯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其体积的刻度为V1 3细线将石头栓好,放入装好水的量杯中淹没,记下此时的体积刻度为V2 用V2-V1,得出石块体积V 用V除以M,得出密度。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