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实验的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选择恰当的实验仪器,检查确认所有器材及材料状态正常,并确保量取沙子的量足够。第二步:向沙桶中装填沙子至距离桶顶15毫米左右的位置,并称量此时桶内沙子的总质量,精确到克。第三步:将装有沙子的灌砂筒放置于挖好的试验坑洞上方,然后开启筒底的开关,让沙子自然流入坑洞中。

第一步:选定合适的仪器,确定各仪器材料使用状态正常,确定量沙数量够用。第二步:向灌沙桶装沙至桶顶15mm左右,称取桶内沙的质量(M1),准确至1g。第三步:把称号重量的灌砂筒放到挖好的试验坑洞上,然后打开底下的开关,让标准砂自然的流到洞里。

⑦ 整理实验器材。 测定正方体木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把量筒装满水,轻轻放入木块,当木块稳定后取出,可得排开水的体积V排=V总-V剩,因此排开水的质量m排=ρ水V排。- 测量木块的质量m木=m排,因为排开水的质量等于木块的质量。

九年级物理,求密度实验写过程在线等追加,二的1.2

1、这是用了阿基米德原理,浸在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流体作用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力。这个合力称为浮力。

2、测定一正方体木块(补吸水)的密度。现给你量筒,水和大头针,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把量筒装满水,将木块轻轻放入,可得V(排开的水)=V(总)-V(剩下的水),则m(排开的水)=p(水的密度)X v(排开的水)。

3、由于塑料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塑料块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直接用排水法求塑料块的体积。但只要想办法让它浸没在水中即可测出其体积,通常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针压法”,即用一根细针压住物体使其浸没在水中,一种是“悬垂法”即在物体下方系一重物(如铁块),使物体浸没在水中。

4、物体放入水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等于排开水的体积V排乘以水的密度ρ水乘以重力加速度g,即F浮 = ρ水gV排。 物体的质量m可以通过所受的重力G除以重力加速度g来计算,即m = G/g。 物体的密度ρ物可以通过物体的质量m除以体积V来计算,即ρ物 = m/V。

5、用量筒装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将木块放到水里,由于木块密度比水小会浮起,记下此时水面的刻度:V2 用细铁丝轻轻按住大木块,让水刚好淹没木块。

如何测蜡块密度?(要有过程)

1、先用调好的天平测质量。再用小细棒将其压在装有适量水,能没过蜡块的水的量筒里。测体积,用现在刻度值减去之前水的刻度值,再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密度。

2、使用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进行计算。将之前测量的蜡块质量和体积代入公式中,得出蜡块的密度。重点注意事项: 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天平和量筒的精度和准确性。 使用小细棒压入蜡块时,要避免对蜡块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变形。 记录数据时,要确保准确无误,以避免计算错误。

3、具体的测量步骤如下:首先,我们需要确保天平已经经过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然后,将待测物体放置于天平上,直接读取其质量数值。接下来,我们利用小细棒将物体轻轻压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确保水能够完全浸没物体。

4、在把腊块放入水面处,读出这时水面对应刻度数值 V2 。分析: 由步骤2和3可得 腊块的体积是 V0=V2-V1 所以腊块的密度是 ρ腊=m / V=m /(V2-V1)如果感觉做一次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量筒里倒入不同适量的水进行操作,做的次数多了,结数有几位接近的则就是腊块的密度。

5、第一,先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出蜡烛的质量;第二,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用胶头滴管滴至整刻度线记录为初始体积;第三,把蜡烛块放入量筒中,用细长针使蜡块完全进入水中,读出此时水面的凹液面对应刻度即为总体积。则蜡烛的体积为总体积减初始体积,蜡烛的密度即为质量除以总体积减去初始体积的差。

6、为了测量石蜡的密度,首先需要准确测量其质量。使用天平,我们可以得到石蜡的质量m。接下来,将石蜡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杯中,用针轻轻将石蜡按入水中。由于针的体积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出石蜡的体积v。根据密度公式ρ=m/v,我们可以计算出石蜡的密度。

如何测量密度大于水的石块的密度,至少设计三个实验并说明方法和过程

把左盘烧杯中的石块轻轻放入量筒中,并全部浸没在水面以下。水面上长升到V1。

密度 是大于水的,所以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测量。首先用 托盘天平 测出小石头 质量 m,然后向 量筒 注水,1/3即可。记下此时 容积 V1,然后将小石头放入量筒,完全浸没,记下此时容积V2。所以小石头体积V=V2-V1,所以密度p=m/V。

试管中加适量水,即放入石块时能没过石块的水量,测量水面的高度h1。

密度的研究过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