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克的水变成冰还是一千克的。因为质量守恒。
一般情况下,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导致体积变大,而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减小。但也有例外,如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高于或低于4℃时密度都减小。
初中有个公式密度ρ=m/V。M就是质量,单位KG,V就是体积,单位立方米。用水举例,水的密度在4℃时为10^3千克/米^3或1克/立方厘米(0×10^3kg/m^3,)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00千克 知道了某物体的体积和密度,就可以算出物体的质量。

冰化成水体积减少1/10水变成冰体积增加十分之一。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1/10,是把水的体积看做单位1,所以冰的体积是1+1/10=11/10。水变成冰体积变大。液态水中水分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作用力,它比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得多。当水处于液态时,在氢键力的作用下,水分子靠近,在宏观上就表现为体积小。
冰化成水体积减少1/10 水变成冰体积增加1/9。冰化成水时,体积减少1/10,即水的体积是冰的9/10。那么,水变成冰时,体积增加的部分就是冰的体积的1/10。设冰的体积为V,则水的体积为9/10V。当水变成冰时,体积从9/10V增加到V。所以,体积增加了(V-9/10V)/9/10V = 1/9。
水在结冰过程中,体积会增加约1/9。这意味着,如果有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当水结成冰时,冰的体积将占满这个容器的1/9更多。换句话说,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其体积的比例大约是9:10。结冰后,水中的气泡和杂质变得明显可见。
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加了十分之一。具体来说:体积变化比例:当水结成冰时,其体积会增加到原来的1倍,即增加了原体积的10%。
一斤水冰冻后重量还是一斤,没有变化。质量守恒原理:水结成冰是物理状态变化,物质本身未发生增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封闭系统中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因此一斤水结冰后质量仍为一斤。密度与体积的关系:水的密度为1g/cm,冰的密度为0.9g/cm。
一斤水在冰冻后,其重量保持不变,依旧是一斤。根据物理学中的密度公式 ρ=m/V(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我们可以得知:质量(m)等于密度(ρ)乘以体积(V)。已知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而冰的密度为0.9克/立方厘米。
一斤水冰冻后重量还是一斤,没有变化。根据密度计算公式:ρ=m/V 可得:m=pv 已知:水的密度p=1g/cm,冰的密度p=0.9g/cm。
1、综上所述,水变成冰时密度减小、体积增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氢键和缔合水分子的影响、水的反常膨胀现象以及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2、综上所述,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大是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以及水分子在结冰过程中排列方式发生变化所导致的。
3、综上所述,水变成冰时密度减小、体积增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的反常膨胀现象、缔合水分子的影响、热运动与缔合作用的综合效应以及氢键的作用。
m的水结成冰体积是11m;体积改变了0.11m。密度:水的密度在98℃时最大,为1×10^3kg/m^3,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根据质量等于密度乘以体积,可得1m的水变成冰的体积=1000kg÷0.9167×10^3 kg/m^3。约等于11m。
因此,水结成冰的体积变化量为0.11立方米。密度方面,水在0摄氏度时的密度为0.99987×10 kg/m,而冰在0摄氏度时的密度为0.9167×10 kg/m。
具体来说,1立方米的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加到约1立方米,即体积增加了11%。冰化成水:相反地,当冰融化成水时,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在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水的体积会比原来冰的体积小。例如,1立方米的冰融化后,体积会减少到0.9立方米,即体积减少了10%。
质量不随体积变化而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水的密度是1000kg/m3,所以质量是1000kg。体积增加了1/10,所以体积变成1m3。
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的比例是1/9,因为冰的密度是0.9克每立方厘米,而水的密度是1克每立方厘米。所以,1克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1/0.9 ≈ 11单位,即增加了111%。 如果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十分之一,那么冰化成水后体积将减少相同比例,即1/11。
水在结冰时体积增大的原因在于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在液态时,水分子通过较强的氢键相互吸引,这使得它们紧密排列,从而在宏观上显示出较小的体积。 当水冷却并转变为冰时,其分子排列成规则的晶体结构。这种有序排列导致分子间的距离增加,同时氢键的作用力减弱,因此在宏观上表现为体积的增大。
水在结冰时体积增大的原因在于其内部氢键的特性。随着温度的降低,水中的氢键数量增多,这导致其体积随温度下降而增大。 当水分子冷却至结冰点,它们的运动不足以破坏氢键,因此氢键在结构中起主导作用。这些氢键将水分子组织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形成冰晶体。
通常在解释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的问题时,我们会分析冰和水的密度。冰的体积比水小,因此同等质量的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然而,如果要更深入、更准确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影响水分子变化的因素,如温度。在零下4度到零度之间,水分子的热胀冷缩现象是正常的。
水变成冰后体积会增大,主要是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以下是具体原因:密度变化:在摄氏四度时,水的密度是1;而在零度时,冰的密度是0.9。这意味着等质量的水和冰,冰的体积会更大,因为其密度较小。分子排列:当水变成冰时,其分子排列方式发生变化,形成晶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