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度和密实度的区别

概念不同 (1)压实度:又称夯实度,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2)密实度:指材料的固体物质部分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即密实度=(ρ0 /ρ)×100%。

概念不同。压实度是指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密实度是指材料的固体物质部分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测定的方式不同。压实度是用环刀法、核子仪法、钻芯法等,而密实度则是用看断茬方法进行测量。影响不同。

密实度(DenseDegree)密实度是指材料的固体物质部分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说明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程度,即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按下式计算:D=V/V0×100%=(ρ0/ρ)×100%(ρ0:堆积密度;ρ:体积密度)。

如何区分土的好坏啊?

1、通过观察颗粒粗细、干燥时的状态、湿润时拍击状态和粘着程度来判别土的好坏: 卵(碎)石:一半以上的粒径超过20毫米,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 砾砂:约有1/4以上的粒径超过2毫米(小高粱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

2、二粘土:灰黄,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二十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3、质量好的营养土的颜色不是越黑越好的,相反,如果颜色很黑,往往质量有问题,记住了,好的营养土的颜色是棕色或者黑棕色。颜色特别黑的营养土,而且粉末较多,这种营养土就是低质的了。而如果使用的时候,还有异味,使用后,在浇水时,花盆底部出来的水有颜色或者发黑,这绝对就是低质营养土了。

什么是天然孔隙比

1、天然孔隙比,这一物理性质指标,衡量的是材料中孔隙体积与颗粒体积之间的比例,用字母e表示,数值越大,意味着材料的空隙越多,结构越疏松;反之,数值越小,材料则更为密实。孔隙比通常以小数形式呈现,它在评价天然土层的密实状态上起着关键作用。

2、天然孔隙比是土体中的天然孔隙体积与其固体颗粒体积之比,一般以e表示孔隙比,是说明土体结构特征的指标。一般来说,e值越小,土越密实,压缩性越低;e值越大,土越疏松,压缩性越高。土的压缩性高,表明土体的结构强度差,则土体的压缩量大。

3、天然孔隙比计算公式:e=r(s)*(1+w)/(r)-1。孔隙比是土体中的孔隙体积与其固体颗粒体积之比,一般以e表示孔隙比,是说明土体结构特征的指标。一般来说,e值越小,土越密实,压缩性越低;e值越大,土越疏松,压缩性越高。土的压缩性高,表明土体的结构强度差,则土体的压缩量大。

4、孔隙比是土体中的孔隙体积与其固体颗粒体积之比。孔隙比和孔隙率都属于土的物理状态指标,均可以利用三相草图换算。只需要用试验测得天然密度、含水量和比重这三个基本指标就能算出其他所有指标。

砂土密实状态指标有哪些?采用它们判断砂土的松密度状态各有何优缺点...

1、当砂土处于最密实状态时,其孔隙比称为最小孔隙比;而砂土处于最疏松状态时的孔隙比则称为最大孔隙比。

2、堆密度。对于同种砂土,它们的真密度虽相同,因为粒度及粒度组成不同,使其中所含有空气量不一样,所以堆密度会产生不同。特点是平均粒度越大,堆密度越大。

3、土的物理状态指标有:颗粒组成、比重(Gs)、湿密度(ρ)、干密度(ρd)、含水率(ω)、界限含水率(塑限含水率ωP、液限含水率ωL)、孔隙率n、有效孔隙率ne、饱和度Sr、不均匀系数。指标在工程中的意义:砂土的密实度对其工程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4、用级配不良砂土已密实时的孔隙比值去衡量级配良好砂土的密实程度是不合适的。所以又引进了相对密度的概念,用砂土的相对密度值来确定砂土的密实情况,就不会出现以上用孔隙比所出现的情况,如:当现场砂土的孔隙比e=emin时,不论对那一种砂土,它们的相对密度Dr都等于1。砂土处于最密实状态。

5、用孔隙比e的大小作为判断砂土密实状态的指标是最简便的方法,但是它没有考虑到级配的影响,即同样密实的砂,在颗粒均匀时e值越大,而当颗粒大小混杂(级配良好)时,e值就小。为此,引入相对密度的概念。

6、砂土的密实状态是决定砂土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用相对密度表示:=(-)/(-)。为天然状态时孔隙比,为砂土最松状态时的孔隙比,则为最密状态时的孔隙比。≈1时,最密实;≈0时,最松散。 土的压缩和固结性质 土在荷载作用下其体积将发生压缩,测定土的压缩特性可分析工程建筑物的地基沉降和土体变形。

土的密度稍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