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为什么用水银而不用水

1、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选择使用水银而非水的主要原因如下:密度差异:水银的密度远大于水。水银的密度为16克每立方厘米,而水的密度约为0克每立方厘米。由于密度差异,水银在较短的玻璃管中就能达到与大气压相平衡的高度。实验便捷性:在标准大气压下,使用水银进行实验,仅需一米长的玻璃管即可。

2、选择水银的原因在于其密度远大于水,这使得水银柱在较短的玻璃管中即可达到与大气压相平衡的效果,简化了实验操作,同时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与效率。综上,水银因其密度高、操作便捷且实验效果稳定的特点,在测定大气压实验中被广泛采用。

3、如果使用水来进行类似的测量,由于水的密度远小于水银,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柱高度将达到十几米,这不仅增加了实验的难度,还会影响实验的精确度。水的密度小,导致水柱高度过长,增加了实验操作的复杂性和测量误差的可能性。

4、这么长的管子肯定不方便做实验,所以通常是用水银而不用水来做该实验。汞是密度最大的液体,汞在常温下呈液态,色泽如银,故俗称“水银”。汞是在正常大气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汞的熔点是零下387T,沸点是356T,密度是159克/立方厘米。

5、因为水银的密度大而水的密度小,一个大气压大约可以支撑76cm高的水银柱,却可以支撑大约10m高的水柱,所以用水做实验,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选择用水银做实验。水银(化学元素)一般指汞(化学元素),汞是化学元素,元素周期表第80位。俗称水银。

6、托里拆利实验用水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水银的密度大:水银的密度远大于水,使得在相同的压强下,水银柱的高度远低于水柱。具体来说,1个大气压等于76厘米汞柱,而若用水来做实验,则水柱的高度需要达到约1036厘米,这显然不便于实验操作和观察。

水银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水银的密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果它的温度不变,则密度同压力成正比; 如果它的压力不变,则密度同温度成反比。一般来说,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联系温度T、压力p和密度ρ(或体积)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

水银,又称汞,是一种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在加热过程中,其体积会因热胀冷缩原理而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密度。具体来说,在20度时,16g的水银占据1cm3的空间,而当温度升至250度时,由于温度升高,水银体积膨胀,导致16g水银占据了0414cm3的空间。

水银的密度是16×10 3 kg/m 3。 温度计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 理,当温度升高时,水银的质量不变, 体积增大,密度是变小。

水银的密度是16×10 3 kg/m 3。温度计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 理,当温度升高时,水银的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密度是变小。

取16g的水银,20度时它的体积就是1cm^3;250度时,其体积变为1cm^3*[(250-20)*180*10^-6+1]=0414cm^3;密度变为16/0414=1059g/cm^3,所以,密度减少了16-1059=0.54g/cm^3。

因为质量是一种特性它不随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物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化只是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根据物体密度公式( 密度 = 质量÷体积),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越大,其密度越小,也就是说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水银和水的密度各是多少?

水银(汞):16*10^3。植物油:0.9*10^3。酒精、煤油:0.8*10^3。水(4℃):0*10^3。乙醇:0.79*10^3。汽油:0.75*10^3。液氦:0.1252。溴:0.00714。

水银(汞)16;水(4℃)0。(在常温常压下,单位g/cm3)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密度,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只发生很小的变化。例如在0℃附近,各种金属的温度系数(温度升高1℃时,物体体积的变化率)大多在10-9左右。

水银与水的密度对比:水银,化学元素符号Hg,是一种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其密度远大于水。在常温常压下,水银的密度约为159克/立方厘米,而水的密度约为1克/立方厘米。因此,水银的密度明显大于水的密度。

首先,水银的化学名称是汞,其密度为159 g/cm ,而水的密度是0 g/cm,水银密度远大于水。当二者接触,由于密度差异,水银会迅速下沉至水底,形成明显的分层现象。其次,水银是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相对稳定,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二者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水银的密度是16克每立方厘米,水的密度是1克每立方厘米。水银,化学名为汞,元素周期表第80位,元素符号Hg,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水的密度比水银的密度小的多。水的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温度和状态都会影响密度的大小。

水银加热后的密度

1、在20度的环境下,16g的水银占据1cm3的空间。当温度升至250度时,水银的体积扩大至1cm3*(250-20)*180*10^-6+1=0414cm3。由此,水银的密度从16g/cm3下降到16/0414=1059g/cm3。因此,水银的密度减少了0.54g/cm3。水银,又称汞,是一种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

2、取16g的水银,20度时它的体积就是1cm^3;250度时,其体积变为1cm^3*[(250-20)*180*10^-6+1]=0414cm^3;密度变为16/0414=1059g/cm^3,所以,密度减少了16-1059=0.54g/cm^3。

3、水银的密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果它的温度不变,则密度同压力成正比; 如果它的压力不变,则密度同温度成反比。一般来说,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联系温度T、压力p和密度ρ(或体积)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

4、水银的沸点是3572摄氏度。水银的基本物理性质如下: 沸点:3572℃,即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加热到这一温度时会开始沸腾,由液态转变为气态。 熔点:387℃,即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冷却到这一温度时会开始凝固,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密度:159克/立方厘米,是密度较大的金属之一。

5、沸点356℃,密度159克/立方厘米。内聚力很强,在空气中稳定,常温下蒸发出汞蒸气,蒸气有剧毒。天然的汞是汞的七种同位素的混合物。汞微溶于水,在有空气存在时溶解度增大。汞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一般动物植物中都含有微量的汞,因此食物中,都有微量的汞存在,可以通过排泄、毛发等代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