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漂浮和条件:F浮=G物,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得:G物=G排。所以ρ物gV木=ρ水gV排,V排=0.6V木=0.6m木/ρ木=3/1000立方米。放在木块上的物体使木块刚好浸在水中,而铝块还在水面上,所以木块与铝块的组合体还是漂浮在水面上,仍然有G物=G排。
2、解:由题目得:木块漂浮于水面,则所受重力=浮力。
3、①绳子的拉力等于木块的重力等于那一刻所受的浮力(平衡力)。m=ρv=0.6*10kg/10m*0.002m=2kg。
m钢=38kg,m切=m钢x1/4=38kgx1/4=285kg。m钢‘=285kg。V钢’=m钢‘/ρ钢=4m。ρ=7900kg/m。ρ铜=8900kg/m,ρ铁=7900kg/m,m铜=89g=0.089kg。(1)m铁=ρ铁V铁=7900kg/mx10m=79000kg。
铜球的平均密度为63g/10cm3=23g/cm3铜的密度(9g/cm3),所以这是一个空心铜球。
密度题:有一只空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2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8kg。用此空玻璃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6kg;往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8kg。求:(1)金属颗粒的质量;(2)金属颗粒的密度。
在初二物理的学习中,密度是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具体的例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比如,题目11中,要装下100克的酒精,我们需要一个容积至少为125毫升的容器,因为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
关于对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选项A忽略了体积可能的变化,选项B忽略了质量可能的变化,而选项D错误地将密度与体积的关系颠倒了。在一次急救中,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为8千克/米3。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头的重力G 在玻璃杯中装满水,放进石头。
有一满瓶油,油和瓶的总质量是46kg,瓶的质量是500g,瓶的容积是2立方dm.求油的密度? 分析:瓶的容积是2立方分米就是油的体积,(这是一个隐含条件,题目中说一满瓶油, 表示油的体积就是瓶的容积 );油的质量m油=m总-m瓶=46kg-0.5kg=0.96kg;再用 ρ=m/v 就可以求出油的密度。
油的密度是 26克/30立方厘米=0.82克/立方厘米 所以这节车油的质量是 0.82克/立方厘米*50立方米=0.82克/立方厘米*50000000立方厘米=41000000克=41吨,3,小朋友,看你问的问题,就知道你成绩是什么档次了。自己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