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个方程式是对的,但是不能说是1mol苯甲醛和1mol氢氧化钠就可以反应。氢氧化钠一方面是反应试剂,更重要的是它是提供碱性环境,做这个反应必须是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过量的。至于说对苯二甲醛和氢氧化钠的产物,应该是混合物,可能是对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醇以及对羟甲基苯甲酸的混合物。
2、苯甲醛与氢氧化钠反应称为坎尼扎罗反应(Cannizzaro反应),是无α活泼氢的醛在强碱作用下发生分子间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分子羧酸和一分子醇的有机歧化反应。苯甲醛生成苯甲酸和苯甲醇。
3、反应。苯甲醛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C6H5-CHO+NaOHC6H5-COONa+C6H5-CH2OH。氢氧化钠,也称苛性钠、烧碱、固碱、火碱、苛性苏打。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腐蚀性极强,可作酸中和剂、配合掩蔽剂、沉淀剂、沉淀掩蔽剂、显色剂、皂化剂、去皮剂、洗涤剂等,用途非常广泛。
4、如图 Cannizzaro 反应 :没有a-活泼氢的醛在强碱作用下,发生分子间的氧化还原而生成相应醇和相应酸的反应。
1、乙醛和氢氰酸反应的产物是乳腈。其化学反应式为:乙醛有毒,氢氰酸有剧毒。二者反应生成的乳腈,也有剧毒,接触皮肤就能导致死亡,因此实验室一定要注意安全。
2、下列化合物与HCN反应,活性最大的是:对甲氧基苯甲醛。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6%~18%时,具有爆炸性。氢氰酸属于剧毒类。急性氰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呼出气中有明显的苦杏仁味,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心率加快、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3、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在体内能被肠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产生微量的氢氰酸与苯甲醛,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达到镇咳、平喘作用。《本草求真》记载“杏仁,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
4、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在体内能被肠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产生微量的氢氰酸与苯甲醛,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达到镇咳、平喘作用。《本草求真》记载杏仁,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
5、格氏试剂RMgX、吡咯钾盐与甲醛、CO2反应分别生成伯醇、羧酸; 格氏试剂CH3MgI 与醛( 环氧化合物) 或者酮反应生成仲醇或者叔醇; 1 醛、酮与HCN 作用,生成氰醇; 如α,β 不饱和酮与HCN反应,主要生成1,4- 加成产物; α,β 不饱和醛与HCN 反应,则主要生成1,2- 加成产物。
6、醛与醇之间发生羟醛缩合反应。该反应中,羰基碳正电性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甲基是苯环上的邻对位致活基团。在甲基作用下,位于对位的醛基电荷密度增加,羰基碳正电性下降,使羟醛缩合反应活性下降。
苯甲醛用tollens试剂鉴别;对甲苯酚用溴水鉴别(白色沉淀);都没反应的就是苯甲醇。
先用Fe3+鉴别出对2113甲苯酚,显紫色。剩下三个。再用Na鉴定出苯甲醇,放出5261气泡。剩下两个。用酸性4102KMnO4鉴别出苯甲醛,溶液褪色。最后那个就是苯甲1653醚或者先用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就是对甲苯酚。在余下的两种物质中,加入金属钠,产生气泡的就是苯甲醇,另一种是苯甲醚。
从熔点区别。对甲基苯甲醛的熔点是-6度,苯乙醛是33-34度。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溴水和金属钠。首先,用溴水鉴别,产生白色沉淀的为对甲苯酚。然后,将剩余的两种物质加入金属钠,如果有气泡产生,那么这就是苯甲醇,无气泡的则是苯甲醚。苯甲醇在工业中有多种用途,如定香剂,用于香精调配,也可用于涂料溶剂、医药制剂等。
鉴别苯甲酸和苯甲醛的方法如下:第一种:取样,分别加入酸碱指示剂,石蕊。变红色的是苯甲酸,不变色的即为苯甲醛。原因是苯甲酸具有酸性,其余物质均不能使石蕊变红。第二张:取样,分别加入溴水。混合后互溶不反应,且溴水不褪色的是苯甲醇;互溶,溴水褪色的是苯甲醛,即醛基被氧化了。
化学方法鉴别乙醛、苯甲醛、丙酮,有如下三步骤:加水 : 会分层,则是苯甲醛。碘仿反应: 有黄色固体—乙醛、丙酮 ;无黄色固体—甲醛、异丙醇。斐林试剂: 砖红色固体—甲醛、乙醛 ;无明显现象—丙酮、异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