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最近做过一个将羟基氧化成醛基的反应,用的氧化剂就是过硫酸钾,催化剂是硝酸银,机理好像是银离子催化过硫酸钾,使其放出有效氧,从而将原料氧化,我感觉硝酸银在其中只是作为催化剂,二者应该不反应。
2、制备环氧树脂时,过硫酸钾作为催化剂反应完最好是要分离。过硫酸钾分解后形成硫酸钾。硫酸钾,首先和环氧树脂相容性不好,在固化后,会在环氧树脂表面析出,形成喷霜,导致环氧树脂表面出现白色的盐,很难看。
3、过硫酸钾需要催化剂才能引发分解反应,生成活性自由基,从而参与反应。同时,苯胺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缩合反应,而不是和过硫酸钾反应。因此,这两种物质在给定的条件下不会发生反应。
4、过硫酸钾具有超强氧化性,理论上将氯离子氧化成任何价态都没问题。但是由于动力学原因,没有催化剂时往往不能充分展现出来。
5、还原剂是MnSO4,氧化产物是KMnO4,还原产物是硫酸钾和硫酸。还会产生氯气,因为氯离子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为氯气,而过硫酸钾氧化性比高锰酸钾强,可以将氯离子氧化为氯气。

1、可以把水加热,溶解的速度就加快了,或者用少量的水先彻底溶解,再加水。
2、实际上,过硫酸钾的溶解速度非常慢,若要加快溶解,最好采用水浴加热法,且水浴温度一定要低于50℃,否则过硫酸钾会分解失效。配制该溶液时,可分别称取过硫酸钾和氢氧化钠,两者分开配制,再混合定容。
3、熔点:1067℃;沸点:1689℃;密度:47g/cm3;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logP:0.01660;折射率:461;溶解性:溶于水,溶解速度比过硫酸铵慢,水溶液呈酸性,不溶于乙醇。
4、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过硫酸钾的分子式为K2S2O8,是一种无色、无味、结晶性较好的固体物质,在常温下很难溶解于水或其他溶剂中。在水中,过硫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它仍然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
5、当水温为90°C时,硫酸钾的溶解度为29;当水温为100°C时,硫酸钾的溶解度为21。硫酸钾溶于水。
6、硫酸钾是由硫酸根离子和钾离子组成的盐,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或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无气味,味苦。质硬。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中稳定。密度66g/cm3。熔点1069℃。水溶液呈中性,常温下pH约为7。
1、收集率高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方法可以高效地将各种形式的氮转化为硝酸盐(NO3-),从而实现总氮的测定。
2、微波消解法:此方法利用微波的能量对水样进行加热消解。其原理是在高温高压下用过硫酸钾氧化水样中的含磷化合物,使其转变为正磷酸盐。
3、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