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梅醛,又称草莓醛、甲基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3-甲基-3-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以及2,3-环氧-3-苯基丁酸乙酯和十六醛,化学名为3-Methyl-3-phenylglycidic acid ethyl ester和ethyl 3-methyl-3-phenyl glycidate。
2、综上所述,甲基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是一个化学结构复杂、具有多种名称的化合物,其特性通过分子式和CAS号得以明确。在各种应用中,它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起着关键作用。
3、甲基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的理化特性如下:外观:这是一种无色至浅黄色的液体,清澈透明,展现出其独特的物理形态。溶解性: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不溶于水,却能在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溶解,这在许多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4、草莓醛也叫杨梅醛,系统命名为:甲基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3-甲基-3-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2,3-环氧-3-苯基丁酸乙酯。分子式:C12H24O3 结构式:草莓醛 草莓醛外观为无色至浅黄色液体,有清甜似草莓、杨梅样果香。主要用以配制草莓、樱桃、苹果等食用或化妆品用香精。
5、配制草莓香精常以清香韵、甜香韵和酸香韵组成。草莓香精一般都以草霉醛(3-甲基-3-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和3-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为主香。清香常用庚炔羧酸甲酯、辛炔羧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乙酸苄酯、茉莉净油、橙花油、紫罗兰叶净油等。
6、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和3-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为主香。
1、解:首先要分子式写出来。对甲基苯甲酸乙酯的分子式:C10H12O2 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计算时,可以这样来看,去掉两个H和一个O或者去掉一个C和两个O,剩下就是C和H了。一个C消耗两个O,两个H消耗一个O。以此来计算消耗O2的物质的量。
2、分)(5) (3分)咖啡酸A分子式为C 9 H 8 O 4 ,1molA燃烧耗氧9mol,生成水4mol,苯甲酸乙酯分子式为C 9 H 10 O 2 ,1mol该物质燃烧耗氧5mol,生成水5mol,假设混合物中A a mol,苯甲酸乙酯b mol,有9a+5b=x/24;4a+5b=y/18,a= 。
3、因为该物质含有一个酚羟基和一个酯基,所以1mol能消耗氢氧化钠2mol。(2)根据反应②所得产物中苯环上的甲基没有发生变化,而在苯环对位处生成了-OH,可以看出反应①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且发生取代的位置应该在苯环对位上,所以化合物A的官能团名称应该是氯原子。
1、鉴别羟苯乙酯的方法如下:取约0.1g本品,加2ml乙醇使其溶解,煮沸后,加入0.5ml硝酸汞试液。放置后,上清液会显示红色沉淀。配制1ml中含有5μg本品的乙醇溶液,根据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在259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大约为0.48。其红外光谱应与对照图谱(光谱集850图)一致。
2、取本品约0.1g,加乙醇2ml 使溶解,煮沸,加硝酸汞试液0.5ml ,放置后逐渐生成沉淀,上清液显红色。取本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中含 5μg 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测定,在259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吸收度约为0.48。
3、羟苯乙酯,4-羟基苯甲酸乙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在甲醇、乙醇或乙醚中易溶,在三氯甲烷中略溶,在甘油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时,本品防腐作用降低。不同烷基的酯之间存在着交叉敏感。遇铁变色,遇强酸、强碱易水解。
4、检测羟苯乙酯含量的标准方法是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255纳米。通过该方法得到的羟苯乙酯含量结果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实验表明,在2至6毫克每升的浓度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采用该方法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显示该方法简便、快速且准确,适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5、测定羟苯乙酯溶液中羟苯乙酯的含量 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羟苯乙酯的测定波长为255nm。结果:羟苯乙酯含量为C(mg·L^-1)=6340A+0.337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06%,RSD为0.50%(n=5)。表明浓度2~6mg·L^-1的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甲基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的理化特性如下:外观:这是一种无色至浅黄色的液体,清澈透明,展现出其独特的物理形态。溶解性: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不溶于水,却能在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溶解,这在许多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杨梅醛,又称草莓醛、甲基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3-甲基-3-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以及2,3-环氧-3-苯基丁酸乙酯和十六醛,化学名为3-Methyl-3-phenylglycidic acid ethyl ester和ethyl 3-methyl-3-phenyl glycidate。
分子组成:甲基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12H24O3,这揭示了其分子中原子间的化学键合结构。分子量:它的分子量为2024克/摩尔,这是衡量其分子质量的重要参数。国际通用识别号:CAS号为77-83-8,这是化学工业界用来唯一标识该化合物的编码。
草莓醛是有机物。只要名字中有“醛”字的化学物质,就都是有机物。草莓醛也叫杨梅醛,系统命名为:甲基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3-甲基-3-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2,3-环氧-3-苯基丁酸乙酯。分子式:C12H24O3 结构式:草莓醛 草莓醛外观为无色至浅黄色液体,有清甜似草莓、杨梅样果香。
羧酸衍生物 乙酰氯:是一种在空气中发烟的无色液体,有窒息性的刺鼻气味。能与乙醚、氯仿、冰醋酸、苯和汽油混溶。 乙酸酐:又名醋酸酐,无色有极强醋酸气味的液体,溶于乙醚,苯和氯仿。 顺丁烯二酸酐:又名马来酸酐和失水苹果酸酐。
苯甲酸在红外光谱图中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吸收峰,最显著的为1700cm^-1的羧酸C=O键伸缩振动峰。另一个重要的特征重合波是1500cm^-1的芳香性C=C键伸缩振动,同时表现出1450cm^-1的结构弯曲。在1300cm^-1至1000cm^-1间,可观察到的多条吸收带位于苯环和酸基中羧基C-O键的振动频率范围内。
在金属羰基配合物的结构研究中,红外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工具。其中,一氧化碳(CO)分子中的C-O键振动频率,通常标记为νCO,它在红外光谱中显示出2143 cm的特征。这个频率与金属与碳之间的键合强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即键合越强,νCO的频率越低。
物理性质:具有强红外吸收。化学性质:由于氧的强吸电子性,碳原子上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其它常见化学反应包括:亲核还原反应,羟醛缩合反应。羰基 由于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电负性差别,羰基化合物容易与亲核试剂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羰基的性质很活泼,容易起加成反应,如与氢生成醇。
酰基: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等几乎都有酰基。酰基中的M原子都为碳,但硫、磷、氙等原子也可以形成类似的酰基化合物,如四氟一氧化氙、硫酰氯、氯化亚砜。此类酰卤一般称为卤氧化物。酰基是一端已经连上了一个烃基,只空余另一端的原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