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密度对照表如下:翡翠:密度为2~34。玛瑙玉髓和碧玉:密度在60~65。和田玉:密度为8~10。南阳独山玉:密度在7~09,常规的为90。孔雀石:密度在60~0。绿松石:密度在4~9。汉白玉:密度在3~5。墨玉:密度在95~1。东陵玉:密度在61~71。青白玉:密度在792~793。木纹石头:密度在64~71。
翡翠(硬玉):折射率约为65-67,通常测得为66;密度约为32克/立方厘米;硬度在5-5之间。 和田玉(软玉):折射率大约在60—63之间,通常测得为60—61;密度约为95克/立方厘米;硬度在5—6之间。
韩国玉(韩玉、韩白料)的密度大约为95克/立方厘米。这种玉石在20世纪90年代被引进中国,通常呈青灰色,优质的白玉较为罕见。俄玉(俄罗斯白玉)的密度范围在5至5之间。它与和田玉同属于软玉系统,产于中国昆仑山脉延伸至俄罗斯境内的支脉中。
翡翠(硬玉):折射率约65至67,密度约为32克/立方厘米,硬度在5至5之间。 和田玉(软玉):折射率约60至63,密度约为95克/立方厘米,硬度在5至6之间。 东陵玉(绿松石):折射率约50至60,密度约为60克/立方厘米,硬度在5至6之间。
黄龙玉,一种石英岩玉,折射率在53到54之间,密度为56,硬度范围为5至7。这些玉石在光学和物理特性上各有特色,折射率和密度是评估它们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硬度则反映了它们抵抗刮痕的能力。这些特性不仅有助于玉石鉴定,还能影响其加工和使用方式。

密度接近5的石头主要有孔雀石和某些特定品质的美酒玉。以下是关于这两种石头的简要介绍:孔雀石:密度范围:60~0孔雀石是一种含铜的碳酸盐矿物,因其颜色鲜艳、纹理独特而备受人们喜爱。其密度略高于5,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或由于测量误差,其密度可能接近5。
汉白玉:硬度为3-密度65-7主要成份碳酸钙。蓝田玉:特征和汉白玉一样。玉质为蛇纹石化大理石 菊花石:硬度为3-密度6-9属于大理石但因含铁质而发黄色。抛光后呈密蜡壮柔和滋润的蜡状光泽。木纹石:是大理石的一种,石身布满木纹。
孔雀石:密度在60~0。绿松石:密度在4~9。汉白玉:密度在3~5。墨玉:密度在95~1。东陵玉:密度在61~71。青白玉:密度在792~793。木纹石头:密度在64~71。欧珀:密度在60~70。
孔雀石:密度在60~0。绿松石:密度在4~9。汉白玉:密度在3~5(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墨玉:密度在95~1。东陵玉:密度在61~71。青白玉:密度在792~793。木纹石头:密度在64~71。欧珀:密度在60~70。水晶:密度在22~65。
硬度4度:如萤石,又称氟石,氢氟酸的生产原料。俄料和田玉硬度多在5-4度。硬度5度:如磷灰石,是提炼磷的重要材料,常见于各种火山岩中。普通铁板的硬度5-5度。硬度6度:如正长石,是陶瓷业和玻璃业的主要原料。白钢板的硬度为6-5度,和田玉硬度多为6-5度。硬度7度:如石英石。
俄料的密度通常高于青海料,这是两者在物理特性上最直观的区别。俄料(俄罗斯软玉)的平均密度在95-0克/立方厘米区间,而青海料的密度普遍为9-95克/立方厘米。密度差异源于两者形成时矿物质的纯净度与结晶压力不同,俄料透闪石含量更高且结构更致密。
天然形成环境导致的差异 俄产玉料多在超高压变质带形成,矿物颗粒的嵌合更紧密,像被千斤顶压实的面粉团,实测密度集中在95-00g/cm之间。青海料产自接触变质岩带,生长环境压力较小,典型数据在85-92g/cm波动,就像蓬松的砂糖晶粒结构。
青海料碧玉和俄料在密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俄料的密度通常在90 - 10克/立方厘米之间,整体密度相对较高。这是因为俄料的矿物颗粒结构相对紧密,排列有序,使得其在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较多,从而密度较大。拿在手中,会有一定的沉甸甸的质感。
俄料与青海料的细微差距俄料(产自俄罗斯)和青海料(产自青海格尔木)由于地质形成差异,密度略低于新疆料。俄料约93-95g/cm,结构较细但油性弱;青海料约90-93g/cm,常含水线或絮状结构,透明度偏高。两者均属广义和田玉,但因密度稍低,触感略轻飘。
俄料密度稍低于新疆料,手感上相对新疆料略显轻一些,结构上不如新疆料那么紧实,有些俄料会有明显的石性表现。
青海料:硬度为6以下,比重9以下,都低于新疆和田玉。青海白料的细密度和滋润感都明显不如新疆和田玉,经把玩后还会呈现出略微偏灰暗的缺点。但青白玉、青玉品种丰富,质地细腻均匀。俄罗斯玉:玉质较为纯正,但略显松、粗,滋润感略差于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