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有3分之1侵入水中,求物体密度?

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所以它的质量也是X。。所以它的密度就是质量÷体积=X÷3X=0.333333333333333333333333...........话说漂浮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就是它的密度。骚年你要多记着点。

根据题目,物体在水中的重量是在空气中的1/3,所以有1/3G = G F浮。浮力计算:由1/3G = G F浮,可以解出浮力F浮 = 2/3G。浮力公式应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F浮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即F浮 = ρ水gV,其中ρ水是水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V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浮力公式F=ρV排g,V排为物体浸在水里的体积,本题中V排=(2/3)V。

关于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的疑问

首先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和浸入的液体的密度、V排有关,而已物体本身的密度,体积什么的无关。也就是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V排就是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当于物体占据液体的体积,不是物体自身的体积。

而悬浮是因为:刚开始时,物体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物体上浮,当物体冒出水面,排开水的体积减小,使得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漂浮。

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V物=V排,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 = ρ液gV排 = ρ液gV物 ρ液 ,g 相等,F浮之比就等于它们体积之比。

阿基米德定律(Archimedes law)是物理学中力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其公式可记为F浮=G排=ρ液·g·V排液。浸在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流体作用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力。这个合力称为浮力。

水中含有固体物质其流体密度如何计算。

1、密度公式:物体的密度等于其质量除以体积。在排水法中,我们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其排开水的体积(即物体浸入水中后水位上升所增加的体积),来间接计算物体的密度。排水法测未知物体密度的步骤 测量物体质量:使用天平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

2、初二物理中的密度,可以用公式ρ=m/V来表示,其中ρ代表密度,m代表质量,V则代表体积。这个公式说明了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就是其密度。质量,用字母m表示,基本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国际单位是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

3、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可通过实重m1与视重m2之差来求出,视重是指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所测得的重力。由此,我们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体积,公式为V=(m1-m2)/ρg。进一步地,物体的密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ρ物=m1ρ液/(m1-m2)。

4、密度与比重的关系: 在液体和固体中,比重被定义为物质在完全密实状态下的密度与标准条件下水的密度之比。具体来说,比重 = 密度 / 1000。 对于气体,比重是其密度与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的比值。计算方式为比重 = 24 * 密度 / 29。

密度vg什么意思

密度vg的意思是液体内部压力公式,密度指液体的密度,h是指深度。F浮=密度vg 是浮力公式,密度也是液体的密度,v是物体侵入液体的体积。gh的量是势能单位,一般在计算重力做功时用w=gh,g是常数一般为8N/kg,h是举高的高度用米做单位。

P=ρgh,ρ是液体的密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F浮=ρgV,ρ是液体的密度,V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液体下文的体积。不明追问。

真密度(true density) ρt: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t = w/Vt;是指粉体质量(w)除以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真体积Vt)求得的密度。颗粒密度(granule density) ρg或 ρp,是指粉体质量除以颗粒体积Vg所求得密度,计算公式ρg = w/Vg。

式中mg为气体总质量,Vg为气体总体积,M为气体摩尔质量,N为气体所含分子数,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为单位体积内所含气体分子数.因为ρ=mg/Vg,所以n=ρ*NA/M = ρ=n*M/NA。

怎么辨别初中物理中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1、漂浮状态指的是物体仅部分侵入液体中,此时浮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且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 悬浮状态是指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但未沉至底部。在这种情况下,浮力依然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 沉底状态是指物体完全进入液体中,并且与容器底部产生作用力。此时,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2、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通过比较物体的重力和所受浮力的大小,可以判断物体是漂浮、悬浮还是沉底。计算物体的密度:已知物体的质量和所受浮力,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设计浮力装置:如潜水艇、热气球等,都是利用浮力原理进行设计和工作的。

3、物体是否漂浮、悬浮或沉底,取决于其密度与所处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会漂浮;若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则物体悬浮;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沉入液体底部。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行为。

4、称重法:$F_{浮} = G - F$(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拉力)。平衡法:$F_{浮} = G$(漂浮或悬浮时)。阿基米德原理法:$F_{浮} = rho_{液}gV_{排}$(最常用)。

5、你的结论是对的。同一个物体,悬浮和漂浮时所受浮力一样大,等于重力。沉底浮力小。原因是这三种情况是不同的液体,只能用力的平衡分析,不能用排水量比较浮力,液体密度不一样。能使物体漂浮的液体密度最大。

6、二,当我们向水中加盐,鸡蛋开始悬浮。在悬浮状态下,鸡蛋排开的液体体积不变,但由于盐水的密度增加,浮力也随之增大。根据二力平衡原理,此时 F浮=G。三,继续加盐后,鸡蛋开始漂浮。尽管盐水的密度继续上升,但鸡蛋排开的液体体积减小。根据二力平衡原理,鸡蛋的浮力仍然等于其重力,即 F浮=G。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