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4H8共5种同分异构体,即1-丁烯,2-丁烯,2-甲基丙烯,甲基环丙烷,环丁烷。表达式如图所示:C4H8从其分子式可看出,它不可能是烷烃,可能是烯烃。但从成环的角度考虑(每成一个环相当于多一个双键),也可以形成三元环和四元环。所以有可能是环丁烷或甲基环丙烷。
2、C4H8一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和系统命名如下:CH2=CH-CH2-CH3,1-丁烯。CH3-CH=CH-CH3,2-丁烯。CH2=C(CH3)2,2-甲基丙烯。环丁烷,就是一个正方形。甲基环丙烷,就是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顶点连有一个甲基。
3、c4h8的同分异构体主要有:CH2=CH-CH2CHCH2=C(CH3)2。分析C4H8的特点,它(烯烃)具有顺反异构,C=C双键不饱和的同一C原子上连接2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据此书写判断出它的同分异构体和相应的化学式。同分异构体的特点: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4、环丁烷 甲基环丙烷 书写规则:“价键数守恒”原理: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价键数为4,氧原子的价键数为2,氢原子的价键数为1,不足或超过这些价键数的结构都是不存在的,都是错误的。识别与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关键在于找出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在观察分子结构时还要注意分子的空间构型。
物理性质:当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烷烃在常温下呈气态,其他的烷烃常温下呈固态或液态(新戊烷常温下为气态)。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升高。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密度逐渐增大。烷烃的密度一般小于水的密度。
溶解性:烷烃_难_溶于水,_易_溶(填“易”、“难”)于有机溶剂。(3) 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_升高_。(4) 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_增大_。 烷烃的化学性质 (1)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锰酸钾等都_不反应_。
物质状态:在室温和一个大气压下,C1-C4是气体,C5-C16是液体,C17以上是固体。沸点:正烷烃的沸点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有规律升高。液体沸点的高低决定了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分子间引力愈大,使之沸腾就必须提供更多的能量,所以沸点就愈高。而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取决了分子结构。

戊烷共有有9种二氯代物。如下图所示。正戊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异戊烷(沸点28°C)和新戊烷(沸点10°C),“戊烷”一词通常指正戊烷,即其直链异构体。戊烷为脂肪族饱和烃,化学性质稳定,常温常压下与酸、碱不作用。
正戊烷的二氯代物有9种。异戊烷的二氯代物11种。新戊烷的二氯代物2种。所以二氯代物有22种。C5H12的一氯代物有8种,二氯代物有16种C6H14的一氯代物有17种,二氯代物有34种C5 H12的一氯代物:正戊烷有3种,异戊烷4种,新戊烷1种。
种。戊烷的二氯取代物是指戊烷中的两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得到的化合物。戊烷的二氯取代物有9种,具体如下:1,1-二氯戊烷、1,2-二氯戊烷、1,3-二氯戊烷、1,4-二氯戊烷、1,5-二氯戊烷、1,6-二氯戊烷、2,2-二氯龙烷、2,3-二氯戊烷、2,4-二氯戊烷。
1、其实环丁烷的沸点比剩下两种低得多,是个气体(其他两种都是液体),因而在实际中根本不用鉴别。
2、沸点决定于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化学键),不同晶体类型化学键不一样,离子晶体和离子键强弱有关,金属晶体金属键,原子晶体共价键,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环丁烷和甲基环丙烷都属于分子间的作用力,谁的沸点高,就看谁的分子间作用力更强。
3、正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的增多的而升高,这是因为分子运动所需的能量增大,分子间的接触面增大,范德华力随之增强。低级烷烃每增加一个CH,相对分子质量变化较大,沸点也相差较大;高级烷烃沸点差距逐渐减小。故低级烷烃比较容易分离,高级烷烃分离困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