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戊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H2CH2CH3。
2、楼上说的规则是正确的,但是最后的命名有误。
3、戊烷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正戊烷:CHCHCHCHCH;异戊烷:CHCHCH(CH);新戊烷:C(CH)。戊烷,化学式CH,是烷烃中的第五个成员。
4、所以“挥发物经干燥后用铜做催化剂使其氧化,氧化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醇羟基不在一端,是2-戊醇或3-戊醇,因此A的结构简式可能是:CH3-CHOOC2H5,或CH3CH2COOC2H5 │ │ CH3CH2CH2 CH3CH2 前者是乙酸(2-)戊醇酯,后者是乙酸(3-)戊醇酯。
5、取五份样品,分别加金属钠,有气体生成则为醇,无气体生成为醛或酮。之后再次取样,向两份醇中加入卢卡斯试剂,很快出现浑浊为2-甲基-2-戊醇,反应不明显则为正戊醇。向另外3份样品中加入土伦试剂,出现银镜的为正戊醛,另外两份为酮。
6、戊烷,分子式C5H12,其同分异构体有三种:CH3-CH2-CH2-CH2-CH3 正戊烷。CH3-CH(CH3)-CH2-CH3 异戊烷(2-甲基丁烷)。C(CH3)4 新戊烷(2,2-二甲基丙烷)。

1、-甲基-2-戊醇 没有“1,4-二甲基-2-戊醇”,这个违反了命名规则。按这个名字画出来是:5-甲基-3-己醇 它正确名字是 5-甲基-3-己醇。
2、和甲基相连的那个碳是手性碳,如果是纯品那就有旋光性。但是2-甲基戊醇这种表示方法,因为没有标明绝对构型,所以也可以代表外消旋体,如果是外消旋体就没有旋光性。
3、丁基甲醇(MIBC)。4-甲基-2-戊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14O。是优良的中沸点溶剂。主要用作染料、石油、橡胶、树脂、石蜡、硝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等的溶剂,用作硝化纤维素漆的惰性溶剂,可增加涂料的光泽和平整性。
1、CH3)2CHCH2CH3:2-甲基丁烷;C(CH3)4:2,2-二甲基丙烷。(2)CH3CH=CHCH2CH3:2-戊烯;CH2=CH(CH3)CH2CH3:2-甲基-1-丁烯;CH2=CH2CH(CH3)2:3-甲基-1-丁烯;(CH3)2C=CHCH3:2-甲基-2-丁烯;还有:环戊烷、甲基环丁烷、1,1-二甲基环丙烷,1,2-二甲基环丙烷。
2、按系统命名法命名①有机物CH3CH(C2H5)CH(CH3)2的名称是___。②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一个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则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C7H.. 1) 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①有机物CH3CH(C2H5)CH(CH3)2的名称是___。
1、CH3-CH2-CH2-C(CH3)2CH2OH CH3-CH-CH2-CH2-CH3 3-甲基-2-戊醇 | | OH CH3 CH2=C - CH - CH3 2,3-二甲基-1-丁烯 | | CH3 CH3 用途:常代替正丁醇作为涂料和医药的溶剂。测定分子量用的溶剂及色谱分析参比物质。用作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用于香料合成。
2、-戊醇,2-戊醇,3-戊醇;2-甲基-1-戊醇,2-甲基-2-戊醇;3-甲基-2-戊醇,3-甲基-1-戊醇;2,2-二甲基-1-丙醇。
3、戊醇分子式为c5h12o,根据碳架异构有三种。主链五个碳的有3种:1-戊醇、2-戊醇、3-戊醇。主链四个碳的有4种:2-甲基-1-丁醇,2-甲基-2-丁醇,3-甲基-2-丁醇,3-甲基-1-丁醇。主链三个碳的有1种:2,2-二甲基-1-丙醇。
4、-甲基戊醇,又称仲己醇或2-己醇,它的中文名称准确地表述为2-己醇,国际上则广泛采用英文名称2-hexanol。在化学界,它有一个专门的国标编号,即33554,方便行业内的识别和管理。
1、方法见图,不需要操作难度很大的格氏试剂。其中的CH3CH2Cl由乙醇和SOCl2反应获得。制取丙酮的衍生物常常使用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Et)。
2、苯为原料合成间硝基苯甲酸:苯硝化生成硝基苯,在无水氯化铝催化下与氯甲烷发生傅克反应,生成间硝基甲苯,氧化即得。
3、是6032-29-7,这有助于识别和追踪该化学品的独特身份。2-戊醇的分子式为C5H12O,这个简洁的化学式揭示了它的基本构成——由5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其分子量为815克/摩尔,这是衡量物质密度和反应活性的重要参数。这个信息对于化学反应的设计、储存和安全处理都至关重要。
第一步,将异丙醇氧化成丙酮(酸性重铬酸钾)。第二步,正丙醇卤代变成1-卤丙烷。第三步,1-卤丙烷在乙醚中与镁作用变成正丙基格式试剂CHCHCHMgX。第四步,格式试剂与丙酮作用,之后再水解得到2-甲基-2-戊醇。
将丙烯和水在催化剂存在下,加温,加压进行水合反应而得。
氯代,做成格氏试剂,再加二氧化碳。天然原料正丁酸的合成方法,是以粮食发酵产物的正丁醇为原料,以醋酸锰为催化剂,使正丁醇蒸汽与空气按体积1∶(1.5~2.5)的比例混合后,先在100~110℃和常压条件下通过醋酸锰催化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