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CH3CHOHCH(CH3)2 C:CH3CH=C(CH3)2 D:CH3C=OCH3 注:C=O为酮基,数字都为下标 打字打的不好还望见谅。
2、A为3-甲基-2-丁醇,B为(CH3)2CHOCH3。化合物为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元素所组成的纯净物。组成此化合物的不同原子间必以一定比例存在,换言之,化合物不论来源如何,其均有一定组成。在日常生活里,氯化钠、及蒸馏水(水),均为常见的化合物。
3、因为:所有的醛酮与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橙色沉淀;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甲基酮可以发生碘仿反应。A: CH3CH2CH2CH2CHO B CH3CH2CH2-C(O) CH3 C: CH3CH2-C(O)-CH2CH3 括号内的 O与C一双键链接。
4、A分子式为C5H10O,能与羟胺反应,说明A是一元饱和醛或酮,也能发生碘仿反应,说明是含有甲基酮的结构,A催化氢化后得话化合B(C5H12O),B是醇,B与浓硫酸共热得主要产物C(C5H10),C是烯烃,化合物C没有顺反异构现象,说明C是2-甲基-2-丁烯,则B是3-甲基-2-丁醇,A就是3-甲基-2-丁酮。
5、解析如下:之所以a的双键位置不能够在2位,是因为加HBr以后,经历水解、消去后,依然是a。你不妨在草稿纸上自己验证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6、ABC都可以产生苯腙,都含有羰基。AB可以和亚硫酸氢钠加成,说明含有醛基或者甲基酮基(乙酰基),因为只有这两个片段可以和亚硫酸氢钠加成。B可以和I2/NaOH发生碘仿反应,说明含有甲基酮,因此B是2-戊酮。A可以发生银镜反应,是醛,因此A是正戊醛。
1、机理是质子亲电进攻双键,得到碳正离子,此时区域选择得到稳定碳正离子(马氏加成),然后发生碳正离子重排,邻位3号碳上的H迁移,得到稳定的三级碳正离子,然后水与碳正结合再脱去质子得到外消旋(碳正离子上下进攻等可能)产物。产物是2-甲基-2-丁醇。
2、没有指明其他条件的话炔烃催化加氢是产物可以是烯烃也可以是烷烃。3-甲基-1-丁炔+ 氢气→3-甲基-1-丁烯 3-甲基-1-丁炔+ 2氢气→2-甲基丁烷 需要手写的方程式可以发照片。
3、-甲基-1-丁炔的结构简式为:CH三CCH(CH3)2,被高锰酸钾氧化时,生成:(CH3)CHCOOH和CO2。这是炔烃的化学性质。炔烃经高锰酸钾氧化,可发生碳碳三键的断裂,生成两个羧酸。
4、用硫酸钡作载体的钯催化剂在吡啶中也可以使碳碳三键化合物只加 1 mol H2,生成顺型的烯烃衍生物。这表明,催化剂的活性对催化加氢的产物有决定性的影响。炔烃的催化加氢是制备Z型烯烃的重要方法,在合成中有广泛的用途。硼氢化—炔烃与乙硼烷反应生成烯基硼烷,烯基硼烷与醋酸反应,生成Z型烯烃。
5、-丁炔在硫酸汞催化下与水反应,得到2-丁酮。
1、【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分子中含有-OH,则该物质为戊醇,书写戊基-C5H11异构体,戊基异构数目等于戊醇的异构体数目,且要注意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必须是羟基邻位碳上有氢原子,据此判断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考点:考查醇的结构与性质。
2、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有机化合物是醇 (2)被酸性高锰钾溶液氧化生成酮。有机化合物是仲醇 (3)与浓硫酸共热只生成一种烯烃,若将生成的烯烃催化氢化得2-甲基丙烷。2-甲基丙烷,C原子数不够5个。条件有问题。
3、分子式是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是戊醇(一元饱和醇),有8种同分异构体。
4、A为3-甲基-2-丁醇,B为(CH3)2CHOCH3。化合物为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元素所组成的纯净物。组成此化合物的不同原子间必以一定比例存在,换言之,化合物不论来源如何,其均有一定组成。在日常生活里,氯化钠、及蒸馏水(水),均为常见的化合物。
5、烯醇 (发生分子重排)(4 )其他能被次卤酸盐氧化为这种结构的化合物。现B有碘仿反应 说明结构中含=CO官能团。B应是CH3CH2COCH2CHCH3COCH2CH2CH3或CH3COCH(CH3)CH3,A应是:CH3CH2CHOHCH2CHCH3CHOHCH2CH2CH3或CH3CH(OH)CH(CH3)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