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测小木块密度不用天平用刻度尺、烧杯水小木块细针进行测量写...

1、上述步骤中,错误在于未正确表示小木块的体积V木,应使用小木块的实际体积代替V排。因此,正确的密度表达式应为:ρ木 = ρ水V排 / (V2 - V1)。 纠正后的步骤及密度表达式:- 用刻度尺测量烧杯内部的水面高度,记录为V1。

2、克每立方厘米.不好打公式就用文字说了: 木块的密度等于木块的质量除以体积。其中木块的体积和溢出水的总体积相同,木块的质量和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溢出的水的质量相同(质量相同可以用力学分析得到),溢出水的质量可以用溢出水的体积V1乘以水的密度(1克每立方厘米)得到。

3、实验用具:木块,托盘天平1架,烧杯1只,量筒1只,细铁丝1根,记号笔1支,白纸1张,加水口杯1只,水。操作过程: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准;将木块放在天平左托盘,右托盘放砝码,称量出木块质量m(克),记录在白纸上。

4、弹簧测力计,细线,木块,溢水杯,小烧杯,注射器,细针。天平,量筒,水,木块,细针。天平,刻度尺,木块。量筒,水,细针,木块。圆柱形容器,水,刻度尺,木块,细针。天平,溢水杯,水,小烧杯,细针,注射器,木块。1天平,木块,量筒,淀粉。

5、如5毫升就是5克(水的密度为1)。烧杯重新放满水,把小瓷碗沉入水中,用量筒收集溢出的水,测得小瓷碗的体积V所以小瓷碗的密度=v1/v2。提示:平放烧杯不好收集溢出的水,可以稍微倾斜烧杯,让水刚好不溢出,然后再进行下步操作。小木块就好像没用到,就用来垫烧杯吧。

...你会测量不规则形状的石蜡或松木块的密度吗?请写出实验步骤和密度...

质量可以通过称重得出。测量木块体积的方法:选择已经装好一定量水的合适量筒,把木块放入量筒中,用细铁丝使木块沉没水中最后观察读数的变化。

测定一正方体木块(补吸水)的密度。现给你量筒,水和大头针,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把量筒装满水,将木块轻轻放入,可得V(排开的水)=V(总)-V(剩下的水),则m(排开的水)=p(水的密度)X v(排开的水)。

弹簧测力计,细线,木块,细针,溢水杯,水,小桶。弹簧测力计,细线,木块,溢水杯,小烧杯,注射器,细针。天平,量筒,水,木块,细针。天平,刻度尺,木块。量筒,水,细针,木块。圆柱形容器,水,刻度尺,木块,细针。

密度是0.6×103克/米3的木块,体积是2米3,当它漂浮在水面上时,求:(g=10牛/千克)(1)木块的重力; (2)木块受到的浮力; (3)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如何测量一块木头的密度

测量木头的密度,可以通过计算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实现。要测量木头的密度,首先需要了解密度的定义,即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因此,测量木头的密度基本上涉及两个步骤:测量其质量,然后测量其体积。质量可以通过使用天平或秤来测量。将木头放置在天平上,记录其质量,确保单位是克。

由密度公式ρ=m /V可知,要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需要测量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提示:由于木块吸水,因此测量时应先称出其质量。然后放入杯中用重物压入水中浸泡几分钟,待木块吸满水后在杯壁上标志出水面的位置。捞出木块(若用铁块压木头应将铁块仍放入水中),用量筒量水加到杯中,直到水面升至原来所做标志处。量杯所加的水的体积等于木块的体积。

为什么说冰或冰块中含有木块,蜡烛等密度小于水的物

一般结论:ρ水=0×10^3kg/m^3或0g/cm^3但这个结论是在4℃时测得的,也是水密度最大的时候.冰的密度是;0.8克/立方厘米 石蜡密度比冰略轻(冰:920kg/立米),为900kg/立米.木块的密度通常取0.6*10^3kg/m 一般木块的密度是这个 但是特殊的木块有可能更轻或者个重。

所以F前浮=F后浮,即熔化前后所受浮力不变,所以液面将不变。

首先,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冰块中有木块,这个整体所受浮力等于冰的重力加木块重力,冰化后液面不会有变化。而如果冰块中含铁块,该整体会沉入水中,冰化后,铁块还在水底,所以液面也不会有变化。

液态水在凝固成冰的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形成冰晶体。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被四个水分子包围,形成结晶四面体结构。这种排列较为松散,导致冰晶体中的分子间平均距离大于液态水中的分子间平均距离,从而造成冰的密度小于水。

水和冰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氢键的组成和分子间的结构。这些差异是导致密度不同的关键因素。有关这一现象的详细解释,可以参考《结构化学》等书籍中关于氢键和分子结构的内容。 综上所述,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原因在于水分子在结冰时形成的晶体结构及其分子间氢键的特性。

这种膨胀的结果就是冰的密度小于液态水。这种现象在许多物质中都是常见的,比如金属在冷却时通常会收缩,而水却表现出特殊的膨胀性。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是水分子间相互作用和晶体结构的综合效应。综上所述,由于冰的晶体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状态变化的影响,导致了冰的密度小于液态水的密度。

如何测量木块的密度

1、在初中物理实验室可以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木块密度。步骤如下: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出小木块的质量m。在量筒中放一定量的水,记下水面所对刻度Ⅴ1。将小木块放入量筒中的水里,用细铁丝将小木块压入水中,使小木块上表面刚刚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刻度Ⅴ2。

2、测量木块密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简单的方法是使用量筒和刻度尺。首先,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此时水面的高度H1或量筒的读数V1。接着,轻轻将木块放入量筒,确保它漂浮在水面上,待其稳定后,再次测量水面的高度H2或记录新的量筒读数V2。

3、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测量密度需要知道木块的质量和体积,体积和质量以下方法测出:质量可以通过称重得出。测量木块体积的方法:选择已经装好一定量水的合适量筒,把木块放入量筒中,用细铁丝使木块沉没水中最后观察读数的变化。

4、第一步,测量该木块的质量:把量筒装满水,将木块轻轻放入,当木块稳定后取出,可得V(排开的水)=V(总)-V(剩下的水),则m(排开的水)=p(水的密度)X v(排开的水)。

测石蜡密度的方法

1、为了测量石蜡的密度,首先需要准确测量其质量。使用天平,我们可以得到石蜡的质量m。接下来,将石蜡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杯中,用针轻轻将石蜡按入水中。由于针的体积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出石蜡的体积v。根据密度公式ρ=m/v,我们可以计算出石蜡的密度。

2、石蜡密度一般在0.88克每立方厘米至0.915克每立方厘米之间,小于纯净水的密度1克每立方厘米,大于煤油的密度0.8克每立方厘米。 先将石蜡块放入盛满煤油的容器,石蜡块会完全沉入煤油中,溢出的煤油体积就是石蜡块的体积。 设溢出煤油的重量为M克, 石蜡块体积=溢出煤油的体积=M/0.8立方厘米。

3、P=m/[(m1—m2)/Pwt-(m1—m)/Pn]。蜡封法以测沥青路面面层的实测密度为例,公式为P=m/[(m1—m2)/Pwt-(m1—m)/Pn],其中m为试件质量,m1为封蜡试件质量,m2为封蜡试件在水中质量,Pwt为水密度,Pn为石蜡密度,P为所求密度。

4、接着,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石蜡的密度步骤为: 调整天平平衡,用天平测量石蜡的质量m。 将适量的水注入量筒,将石蜡和助沉物小铁块用细线系住,确保只有助沉物完全浸入水中,记录量筒内此时的体积V1。 将石蜡和助沉物一起完全浸入水中,记录量筒内此时的体积V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