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水星陨石。无球粒陨石(Achondrite)是由岩浆结晶的不含球粒(宇宙源的球状体)的石陨石,约占已知陨石的4%,外观上与玄武岩、橄榄岩和辉岩等含硅量低的地球火成岩相似。
碳质无球粒陨石的密度是非常低的,通常在5-5克/立方厘米之间。与普通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相比,碳质无球粒陨石的密度要低得多。碳质无球粒陨石是一种陨石,属于原始的太阳系物质,不仅仅含有元素、化合物、矿物质和有机物质,而且还保持着太阳系形成时的结构和组成。
密度6的无球粒陨石是由岩浆结晶的不含球粒(宇宙源的球状体)的石陨石。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无球粒陨石是由于天体经历热变质和熔融分异作用,记录了太阳系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岩浆演化特征。无球粒陨石占已知陨石的4%,外观上与玄武岩、橄榄岩和辉岩等含硅量低的地球火成岩相似。
石陨石上硅酸盐矿物如橄榄石、辉石和少量斜长石组成,也含少量金属铁微粒,有时可达20以上。密度3至5。石陨石占陨石总量的95%。1976年3月8日15时,石陨石根据起内部是否含有球粒结构又可分为两类:球粒陨石、不含球粒陨石。球粒陨石根据化学-岩石学分类被分为:E、H、L、LL、C 五个化学群类。
陨石的平均密度在3~5间,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陨铁密度为5~0,主要由铁、镍组成;陨铁石成分介于两者之间,密度在5~0间。陨石也称陨星,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
陨石的密度一般在3~5之间。陨石是指从太空坠落到地球表面的天体碎片,其密度主要在3~5之间。这一数值反映了陨石主要由硅酸盐等成分构成,与其他陨石类别如陨铁和陨铁石相比,其密度较为较低。硅酸盐是一种轻质矿物,因此陨石整体上呈现相对较低的密度范围。
不正常。因为截止到2023年6月,发现的陨石密度大多在7~5克/每立方厘米区间,而2克低于发现的最低数值,因此是不正常的。陨石也称“陨星”,是星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
是的。根据网易,大部分陨石是普通球粒陨石,密度范围0-7g/cm,因此28是陨石。陨石是一块或一部分岩石,大部分由石头或铁组成,在离开一个较大的天体后穿过大气层掉部分但大部分由石头或者铁组成落到地球上。
陨石的平均密度在3~5间,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陨铁密度为 5~0,主要由铁、镍组成;陨铁石成分介于两者之间,密度在5~0间。

比一般石头轻的陨石是碳质球粒陨石。这是因为碳质球粒陨石的密度比一般石头低,通常只有0.3-0.8克/立方厘米,而一般石头的密度通常在5-3克/立方厘米之间。
这是黑曜石,是一种酸性玻璃质火山岩,属于一种低端宝石,成分与花岗岩相当。除含少量斑晶、雏晶外,几乎全由玻璃质组成。通常呈黑色,但也可见棕色、灰色和少量的红色、蓝色和绿色材料。颜色可能是单色的、或带条纹、或有斑点。致密块状,有时见石泡构造。玻璃光泽明显,具贝壳状断口。
密度差异:陨石的密度显著高于普通石头。陨石源自小行星带,由石质、铁质或石铁混合物构成。石陨石的密度大约在3至5之间,铁陨石的密度可达5至8之间,而石铁陨石则介于5至6之间。例如,全球收藏的最大陨石重约1770千克,现为中国所有。
松脂岩,是一种酸性的玻璃质火山岩。通常含少许斑晶,含水分4%~10%。具松脂光泽(类似沥青光泽)和贝壳状断口,颜色可能是单色的、或带条纹、或有斑点。致密块状,有时见石泡构造。松脂岩可用作制造膨胀珍珠岩的原料。常见于酸性火山岩地区。与黑曜岩、珍珠岩、浮岩一起统称酸性火山玻璃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