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动理论知识点

物体的体积越大,分子势能不一定就越大,如0 ℃的水结成0 ℃的冰后体积变大,但分子势能却减小了。(2)理想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为零,故分子势能忽略不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3)内能都是对宏观物体而言的,不存在某个分子的内能的说法,由物体内部状态决定。

分子势能 (1)一般规定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 (2)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3)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r 0关系(类比弹性势能) ①当r r 0时,r 增大,分子力为引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②当r r 0时,r 减小,分子力为斥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

高中物理3-3选修重点围绕分子动理论、气体实验定律、固体与液体、热力学定律四大模块。解答题聚焦气体实验定律,体现知识综合性和涉及受力分析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相比较于3-4选修,3-3难度略高,主要体现在综合性更强,特别是当气缸加速运动时,涉及对力的分析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分子动理论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每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带有偶然性,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受统计规律的支配。

食盐和白糖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么?

1、可以与硝酸银反应得到氯化银沉淀;固体食盐可以与浓硫酸共热得到氯化氢气体;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得到单质钠和氯气。白糖:物理性质:蔗糖属结晶性物质。纯蔗糖晶体的比重为5879,蔗糖溶液的比重依浓度和温度的不同而异。

2、物理性质主要从密度 熔点 沸点 状态 溶解性 味 光泽等方面描述。化学性质主要从稳定性 与酸碱的反应 与氧化剂 还原剂的反应等方面考虑。

3、白糖和食盐 :味道,前者甜后者碱,物理性质 冰和玻璃 :加热,冰熔化,玻璃不熔。物理性质 水和澄清石灰水:通往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不变浑浊;化学性质 蒸馏水和酒精 :气味,蒸馏水无气味,酒精有特殊香味;物理性质 水和白醋:气味,前者无味,后者酸味;物理性质。

4、没什么相似的化学性质吧!物理性质中相似的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常用区别方法:日常生活中,尝一下或用手拈一下(发粘的白糖)或加热(变黑的是白糖)实验室中,可以用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食盐),滴浓硫酸(变黑的是白糖)等。

初中物理(初二下)

初二下学期主要学习的就是力学。力学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不仅涉及到力、压力和压强以及运动。

初二物理下册主要涉及力学。第七章“力”首先定义力的概念,讨论力的种类,如弹力、重力,教学生用示意图表示力,并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本章为力学基础,是后续章节如力与运动、压强、浮力、功和功率、简单机械等的前置知识。考试题型主要为选择、填空和作图题,以及实验探究题。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共包括四章,他们分别是: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信息的传递,他们都是功勋卓著的电与磁内容。

※初二下学期,究竟多重要。先说结论: 初二下学期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转折点,和一个分水岭。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一旦这个阶段能顺利度过,孩子整个初中的物理学习乃至高中的物理学习都将如鱼得水。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力的单位是:N(简称:牛),符合是N。

初三酸碱盐溶液这一章有什么知识点比较重要?全一点!!!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将书上的方程式记住,并且要搞明白为什么这样中考必过。

初中化学:巧用口诀记忆酸碱盐知识点 篇1 《酸碱盐》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种类及反应也多,且反应规律较复杂,同学们学习有一定困难。如果把”。说明:“该章的一些重要内容编成口诀,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

初中化学总结:酸碱盐知识点 固体NaCl、KNONaOH、Mg(NO3)2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物溶液不导电。

初三化学中,酸碱盐是核心知识点。总结如下: 酸碱性溶液识别:- 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变红,不使酚酞变色;碱性溶液使石蕊变蓝,使酚酞变红。- 中性溶液对两者均无明显影响,常用酸碱指示剂如石蕊或酚酞来判断。- 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可辅助检测,酸性溶液使蓝变红,碱性溶液使红变蓝。

盐水密度是多少初二课本

1、在常温常压下,饱和食盐水的密度是33克/毫升。课本上记载为2×10^3千克/立方米。

2、盐水的密度是2*10的三次方kg/m的三次方,初中物理一般做题时盐水密度:常温常压下,饱和食盐水的密度是33g/cm的三次方。盐水,常指海水或普通盐(NaCl)溶液。

3、解:首先,将盐水的体积转换为立方米,即5升等于5立方分米,也就是0.0025立方米。然后,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ρ等于物体的质量m除以体积V,所以盐水的密度ρ等于0.6千克除以0.0025立方米,计算结果为240千克/立方米。这个值小于1000千克/立方米,这是合理的,因为盐水的密度确实比水的密度大。

4、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通常会遇到饱和食盐水的密度约为33g/cm。这一值是在常温常压下的平均数据。 盐水通常指的是海水或含有食盐(NaCl)的溶液。在自然环境中,海水中溶解的盐分含量大约为35,000毫克/升(5%),其中大约20,000毫克/升是氯化物,即普通食盐。

氯化钠俗称什么

1、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氯化钠是一种无机离子化合物,化学式NaCl,无色立方结晶或细小结晶粉末,味咸。外观是白色晶体状,其来源主要是海水,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易溶于水、甘油,微溶于乙醇(酒精)、液氨;不溶于浓盐酸。不纯的氯化钠在空气中有潮解性。氯化钠相对分子质量:544。

2、NaCl俗称是食盐。氯化钠属于离子型化合物.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是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由于杂质的存在使一般情况下的氯化钠为白色立方晶体或细小的晶体粉末。

3、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氯化钠(Sodium chloride),是一种无机离子化合物,化学式NaCl,无色立方结晶或细小结晶粉末,味咸。外观是白色晶体状,其来源主要是海水,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易溶于水、甘油,微溶于乙醇(酒精)、液氨;不溶于浓盐酸。不纯的氯化钠在空气中有潮解性。

4、NaCl,食盐。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俗称是食盐。氯化钠是无色立方结晶或细小结晶粉末,味咸,其主要来源是海水,易溶于水。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