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配制洗涤液时,应使用新鲜蒸馏水或无离子水;每次洗板后,尽量不使孔中有残余液体,以免影响结果。 第三,底物溶液临用前配置,待邻苯二胺完全溶解于底物缓冲液后再加双氧水,混匀后立即加入孔中。 第四,终止反应后,应立即读数。
2、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A13 Kovacs氏靛基质试剂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0g 戊醇70mL 盐酸(浓) 20mL 将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于戊醇中,然后慢慢加入浓盐酸即可。A14 甲基红指示剂 甲基红 0.1g 95%乙醇 300mL 将甲基红溶解于300mL乙醇中,加水稀释至500mL。
3、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内,接种量在l m J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lm1及1mI以下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一稀释度接种3管,置36±l℃温箱内,培养24±2小时,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2.分离培养。
4、硫酸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硫酸6mL,缓缓注入适量的水中,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有关系,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是PH4--2 由红变黄的。由于指示剂具有一定的变色范围,因此只有当溶液中PH值的改变超过一定数值,也就是说只有在酸碱滴定的理论终点附近具有一定PH突跃时,指示剂才从一种颜色突变为另一种颜色。
酸性。甲基红是一种指示剂,常用于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在不同的溶液中会变换不同的颜色,因此可以用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是pH2~4(红→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甲基红是一种酸性指示剂。
答案:甲基红作为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其变色范围是pH值在4至2之间。在这一范围内,溶液的颜色会随着pH值的变化而改变。具体来说,当溶液的pH值低于4时,甲基红会呈现红色,当溶液的pH值在2与酸性条件之间的过渡区时,颜色也会呈现红色。而当溶液的pH值高于2时,甲基红会呈现黄色。
因此,当纯化水的酸性较强时,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后,如果颜色变为红色,则说明纯化水的酸性较强。溴麝香酚蓝指示剂:溴麝香酚蓝是一种广谱指示剂,可以检测出多种酸碱度。在酸性环境中,它呈黄色,而在碱性环境中,它呈蓝色。
溶液偏酸性时与甲基红指示液反应显红色,偏碱性时与溴麝香草酚蓝(BTB)指示液反应显蓝色。在纯化水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中可知,该检测的原理的是溶液偏酸性时与甲基红指示液反应显红色,偏碱性时与溴麝香草酚蓝(BTB)指示液反应显蓝色。酸碱度是指体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用PH值来表示。
纯化水设备的药典标准要求其性状为无色、无味且澄清。检查其酸碱度时,取10毫升样品,加入甲基红指示液,应呈现无色;同样取10毫升,加入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不应显蓝色。对于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分别在三支试管中处理50毫升样品。
甲基红指示剂有两种配制方法。因为甲基红本身难溶于水,因此常规方法是以无水乙醇直接溶解。这种方法不建议加热,因为乙醇挥发性很强,加热会消耗乙醇,如果乙醇气体遇明火还有燃烧的危险,因此常规方法不建议加热。另一种方法是稀碱溶解甲基红后,再以纯水稀释。
用电子天平称取0.1000g甲基红,用无水乙醇溶解,不需要加热,溶解后定容至100毫升,摇匀。
解离常数是一个仅仅与温度有关的常数,温度不变则Ka不变。不过当pH改变时,甲基红在水中的不同型体(酸式型体、碱式型体)所占的份额不同。比如当pH由小变大时,酸式型体的份额逐渐变小。
用甲基红为指示剂,滴定法测定硫酸溶液 会变色。
甲基红有光泽的紫色结晶或红棕色粉末,溶于乙醇和乙酸,几乎不溶于水;乙醇溶液经长时间保存后,可因羧基起酯化作用而使灵敏度显著降低;zui大吸收波长410nm。通常由由邻氨基苯甲酸重氮化后,与N,N-二甲基苯胺反应而得。
用氢氧化钠滴定醋酸的化学计量点PH约为7,突跃范围约为7—7。
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是PH4~2,酚酞的变色范围pH值在1-10,氢氧化钠滴定盐酸。滴定终点略显碱性。用甲基红比酚酞要好一些。
甲基红指示剂的在4-2这个区间,当用氢氧化钠滴定硫酸溶液时,开始时溶液是酸性的,随离氢氧化钠的不断加入,酸性会逐步的减小,所以溶液的PH由4(红)变化到PH2(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