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密度的测定豆类

【实验原理】水的密度大约为1000kg/m3,而物体相对于水的密度定义为:物体的相对密度=物体的质量/同体积水的质量【实验器材】一个瓶子;一架天平;几种豆子;水;布或者吸水纸。【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干燥的空瓶子的质量,并将其记为m1(克)。

最后,计算物体的相对密度利用以下公式:ρ相对 = [(m2 - m1) / (m4 - m1) - (m3 - m2)]。其中,豆子的质量为(m2 - m1)克,而约2/3瓶水的质量等于(m3 - m2)克,剩下的水和豆子的总体积对应于(m4 - m1) - (m3 - m2)克的水质量。

相对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物质密度与参考物密度之比,为无量纲量。一般参考物质为空气或水。相对密度也称比重,比重液法常被用于宝石鉴定。利用相对密度,还可以测定液体和固体物质(譬如豆类)的密度。当以水作为参考密度时,即1g/cm3作为参考密度(水4℃时的密度)时,过去称为比重。

相对密度为019(16°C),熔点为334°C,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能溶于液氨和甘油,不溶于无水乙醇和乙醚。硝酸钾是一种无氯氮钾复肥,具有高溶解性,其有效成分氮和钾均能迅速被作物吸收,无化学物质残留。

相对密度应为15-18。功能镇咳化痰,定喘。用於急慢性支气管炎,排痰不爽,久咳气喘。口服,每次10-15ml,每日3— 4次。〔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第二册) 1990年〕 2).百咳宁片 白果 (去皮) 1 200g,青黛600g,平贝母600g。

天平量筒测液体密度的实验

1、天平量筒测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差值法:器材:烧杯、量筒、天平、待测液体。步骤: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部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剩余的总质量m2。读出量筒中待测液体的体积V。计算表达:ρ=/V,其中ρ为待测液体的密度。

2、步骤:1)、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剩余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V。

3、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其具体原理遵循公式ρ=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实验材料包括待测液体、天平、砝码、量筒和烧杯。实验步骤如下:首先,将天平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按照天平使用规则进行校准,确保其平衡。

4、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实验原理:ρ=m/V 。实验材料和器材:某液体、天平、砝码、量筒、烧杯。

5、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如下: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1。把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量液体的体积V。用天平称量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m/V=(m1-m2)/V。

测量物品密度的实验步骤有哪些?

⑦ 整理实验器材。 测定正方体木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把量筒装满水,轻轻放入木块,当木块稳定后取出,可得排开水的体积V排=V总-V剩,因此排开水的质量m排=ρ水V排。- 测量木块的质量m木=m排,因为排开水的质量等于木块的质量。- 用大头针将木块全部按入水中,稳定后取出,读取体积V木=V排=V总-V剩,即木块的体积。

第一步,测量该木块的质量:把量筒装满水,将木块轻轻放入,当木块稳定后取出,可得V(排开的水)=V(总)-V(剩下的水),则m(排开的水)=p(水的密度)X v(排开的水)。

水中称重法测密度步骤:准备容器与测量工具、放入物体、测量浮力、测量物体质量、计算水中重量、计算密度。准备容器与测量工具 首先,准备一个容器,如量筒或水槽,并确保注满水,水面保持平稳。同时,准备好测量浮力和质量的工具,如弹簧秤或天平。

求初三物理的八个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掌握比重瓶的用法。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实验原理:物体的密度,为物体质量,为物体体积。

2、理科实验研究报告——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准备技能准备: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知识准备: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3、设计 步骤调节杠杆两端的 B ,使横梁平衡。

4、交流: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报告,写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结论、发现的新问题。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测量物质的密度。

1、实验目的: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掌握比重瓶的用法。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实验原理:物体的密度,为物体质量,为物体体积。

2、实验报告就按一般格式书写: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过程步骤: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表格、图象、计算)结论。

3、物理探究报告(或实验报告)是学生对物理探究活动过程的记载和探究结果的书面汇报,同时也是教师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4、两处另一根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实验结果:两根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实验结果分析与问题讨论:实物和虚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5、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物理 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 同组者 实验日期 实验名称 实验一 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 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 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方法

1、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方法包括:称量法、比重杯法、阿基米德定律法、浮力法、密度计法。 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步骤:- 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2、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密度实验 过氏指弊程: 用天平测物体质量m。 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将待测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2。推导及表达式:V = V2 - V1,ρ = m/v = m/(V2 - V1),ρ = m/v。

3、称量法:- 原理:利用天平测量质量(m)和量筒测量体积(V),计算密度(ρ)ρ = m / V。-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 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2) 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V1;3) 将金属块浸入水中,读出体积V2。- 计算公式:ρ = m / (V2 - V1)。

4、方法1:使用天平、量筒、水和细针。适用于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固体。先用天平测量质量m,再用压入法测量体积:将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V,放入物体块并用细针把物块压入浸没水中记下V,得V=V-V,则密度ρ=m/V-V。方法2:使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金属块。适用于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固体。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