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的密度约为15克/毫升。 醋的密度大约为05克/毫升。 一般而言,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8克/毫升。
油脂的密度一般在0.91g/ml-0.93g/ml之间。
油脂的密度通常在0.91克/毫升至0.93克/毫升之间。 煤油的密度为0.8克/立方厘米。 植物油的密度大约为0.9克/立方厘米。 汽油的密度约为0.71克/立方厘米。 食用油的密度通常在0.92克/立方厘米至0.93克/立方厘米之间。 柴油的密度为0.84克/立方厘米。
单纯讲浮子,其实讲的就是密度,水和肥皂水的密度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浮力最大,油的密度小一些,所以浮力最小。
物体放在肥皂水中时,通常会受到肥皂水的浮力作用。肥皂水的浮力通常比纯水的浮力要大。肥皂水的浮力增加的原因是肥皂分子的表面张力作用。肥皂分子在水中形成一个膜状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减小水的表面张力。当物体放入肥皂水中时,肥皂分子会包裹物体表面并减小水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上升力。
先想一下,什么是浮力?用最白话的话来说,姑且就说是浮起东西的能力吧,那么这样来看,是谁浮起了谁?水浮起了油,所以能水浮力大。明确告诉你,人体绝大部分是水,所以人和水的比重相差不大,人在水中游泳很轻松,但是在油里你浮不起来的。
你是提问错了吧,如从浮力来说是水的大,因为水的比重比油大。当两种不相容的液体放在一起时,比重小的液体会浮在上面,比重大的会沉在下面。虽然水和机油在短时间不会混合,但水会慢慢对机油起乳化作用,使机油失去它的功能。
柴油、水、花生油。可以分层的液体应是不同密度的液体,倒进杯子里时自已会分层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因为,密度大的液体单位体积受到的重力,大于密度小的液体单位体积受到的重力。所以密度大的液体下沉,密度小的液体上浮,柴油、水和花生油这三种液体密度不同,因此会分层。

查了一下资料,肥皂水的密度:0.81g/ml,水的密度是1,所以是会减小的。
克肥皂水。10毫升水加10克肥皂等于15克肥皂水。10毫升水等于10克毫升和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单位,毫升是体积单位,克是重量单位。每个液体的种类不同,换算出的重量也不同。水的密度在常温下是1克每立方毫米,因此,在标准情况下,10毫升相当于10克。
硬水加入肥皂水时,会观察到泡沫较少,并且有浮渣产生的现象。这是因为硬水中含有较高的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这些离子与肥皂中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钠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硬脂酸钙(Ca(C17H35COO)2)或硬脂酸镁(Mg(C17H35COO)2)沉淀。
硬水加入肥皂水的现象是会出现有沉淀的现象。原因就是硬水中含较多钙、镁等离子,硬水中的Ca2+或Mg2+跟肥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钠起反应生成硬脂酸钙[Ca(C17H35COO)2]或硬脂酸镁[Mg(C17H35COO)2]沉淀。
1、肥皂泡浮在水面上,主要是其内部气体的低密度和表面张力形成的稳定结构,能有效的客服重力。
2、综上所述,肥皂泡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其较低的平均密度、肥皂分子降低水表面张力的作用、以及形成的结构能够有效利用浮力和表面张力的平衡结果。
3、泡沫实际上是由空气和水与肥皂所含的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产生的,肥皂含有亲水和亲油两种成分。亲油成分把皮肤或衣物表面的油性污垢分解,亲水成分使油性污垢浮起,从而可以用水将其冲走。肥皂里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
4、随着上升过程的开始和时间的推移,肥皂泡内、外气体发生热交换,内部气体温度下降,因热胀冷缩,肥皂泡体积逐步减小,它受到的外界空气的浮力也会逐步变小,而其受到的重力不变,这样,当重力大于浮力时,肥皂泡就会下降。
5、肥皂泡被吹大的机制是水的表面张力。肥皂泡泡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形成的。这种张力是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相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水面的水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比水分子于与空气之间的吸引力强。这些水分子就像被黏在一起一样。
6、表面张力促使液体缩小其表面面积,来减少未满足的化学价。由于球面是同样体积下面积最小的体,因此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比如在失重状态下),液体在平衡状态下总是呈球状。在液体滴(比如水滴)中,或在液体内的气泡里,由于表面张力界面上的压力比液体内部的压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