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铟的分离和预富集常采用溶剂萃取、离子交换与吸附、液膜分离、沉淀分离、蒸馏分离等方法。 61 溶剂萃取法 (1)卤化物的萃取 矿石中铟的含量甚微,实际工作中常以溶剂萃取法进行富集。应用卤化物萃取,可使铟与许多元素分离。
2、镓的分离和预富集方法,大致分为沉淀、溶剂萃取、离子交换与吸附、液膜分离、金属镉接镀等方法。61 沉淀分离法 含镓的硝酸或硫酸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盐酸,可将银沉淀除去。
3、在0.40mol/LHCl中,Ge4+与Cl-能成配阴离子,被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富集,用0.60mol/LHNO3-15g/L柠檬酸溶液(1+1)可定量洗脱。
碘仿反应方程式是CH3CHO+3NaOI=CI3CHO+3NaOH,CI3CHO+NaOH=CHI3+HCOONa等等,碘仿是不溶于水的浅黄色晶体。碘仿具有特殊的气味,很容易识别。
R-COOH+3HX+4NaOH=R-COONa+3NaX+H2O 总反应方程式:R-CO-CH2R‘+4NaOH+3X2=R-COONa+3NaX+R-CX3 “碘仿反应”一般是指“卤仿反应”,有机化合物与次卤酸盐的作用产生卤仿的反应。
甲基酮 甲基直接与羰基相连的一类化合物,可以发生碘仿反应。 如有毒的甲基异丁酮,就是该类化合物的代表。
-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的是醛;甲基酮类化合物或者能被次卤酸钠氧化成甲基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氯、溴、碘作用分别生成氯仿、溴仿、碘仿(卤仿)的反应。能够发生碘仿反应的是3-甲基丁酮。
键线式结构式如上图。3-甲基-2-丁酮酸乙酯可以由3-甲基-2-丁酮酸[(CH3)2CHCOCOOH]与乙醇(CH3CH2OH)在一定催化剂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生成。3-甲基-2-丁酮酸分子结构中含有酮羰基(C=O)和酯基(-COO-)两种官能团。
-甲基丁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合成4-甲基戊胺:将3-甲基丁醇和氨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3-甲基丁酰胺。用氢气和催化剂对3-甲基丁酰胺进行氢化,生成4-氨基戊酸。用甲醛和氢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生成4-氨基戊醛。
甲基2丁醇是一个亲核取代反应变成2甲基2丁醇。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碳骨架变化的原因就是反应过程中生成了碳正离子,发生了重排,即3号碳上的甲基移到了2号碳上。
-甲基丁醇与PCl3反应, 得3-甲基1–氯丁烷。2)3-甲基1-氯丁烷与NH3或者与NH2Na(氨基钠)反应得3-甲基丁胺。
撇位二甲基联苯胺;2,4,5-三甲基苯胺读做2,4,5位三甲基苯胺。逗号不读。再如CH3CH(CH3)CH2CH2OH,有一个甲基连在3号位上(从主官能团羟基一侧开始编号),化学名就是3-甲基丁醇,读就是3位甲基丁醇。
如果按SN机理反应,就有重排产物产生,如2-戊醇与氢溴酸反应有86%2-溴戊烷与14%3-溴戊烷;异丁醇在氢溴酸与硫酸中加热反应,有80%异丁基溴与20%三级丁基溴,新戊醇由于β位位阻太大,得到的是重排产物2-甲基-2-溴丁烷。
1、没有区别。2丁酮的化学式为CH3COCH2CH3,也称为丁酮。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在工业上广泛用作溶剂和中间体。2丁酮和丁酮是同一种有机化合物,因此没有区别。
2、丁酮是油漆的重要溶剂,硝酸纤维素、合成树脂都易溶于其中。所以是同一种物质。
3、分子结构不同:2杠丁酮是丁酮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
4、一样。丁酮和2丁酮是同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都是C4H8O。丁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2丁酮表示分子中酮基所在的碳原子在碳链的第二个位置上。
5、分子结构:丁酮的分子式为CH3CH2COCH3,而2-丁酮是丁酮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丁酮和2-丁酮都是无色液体,但两种物质的熔点、沸点和相对密度等物理性质存在差异。
6、与盐酸或氢氧化钠一起加热发生缩合,生成3,4-二甲基-3-己烯-2-酮或3-甲基-3-庚烯-5-酮。长时间受日光照射时,生成乙烷、乙酸、缩合产物等。用硝酸氧化时生成联乙酰。用铬酸等强氧化剂氧化时生成乙酸。
1、还原反应:3-丁酮酸可以被还原为3-丁酮(CH3COCH2CH3)。这通常需要还原剂,如氢气和催化剂(例如钯或镍)。明显的化学现象包括气体的生成(氢气)和化合物的颜色变化(从白色或无色到黄色或橙色)。
2、-甲基-2-丁酮酸乙酯可以由3-甲基-2-丁酮酸[(CH3)2CHCOCOOH]与乙醇(CH3CH2OH)在一定催化剂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生成。3-甲基-2-丁酮酸分子结构中含有酮羰基(C=O)和酯基(-COO-)两种官能团。
3、楼上的答案是不正确的,做出来的产物是4-甲基戊酮。这个是个有机化学典型题,丙酮和Mg反应得到偶联产物2,3-二甲基-2,3-丁二醇,这是一种频哪醇,在酸催化下发生频哪醇重排,得到3,3-二甲基丁酮。
4、银氨溶液或者Cu(OH)2碱性悬浊液,能反应的是正丁醛;不能反应的是正丁酮。金属Na,能反应的是CH3CH2CH2CH2CH2OH;剩余2个不反应。银氨溶液或者Cu(OH)2悬浊液,能反应的是CH3CH2CH2CH2CHO;酮不能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