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养鲢的池塘,每亩可放养16~20尾(每尾重6~8公斤),另搭配饲养鳙亲鱼2~4尾,草鱼亲鱼2~4尾(每尾重10公斤左右)。主养鳙鱼池塘,每亩可放养10~12尾(每尾重l0~15公斤),另搭配饲养草鱼亲鱼2~4尾(每尾10公斤左右)。一般放养重量(包括配养鱼)为每亩100~150公斤,最高可达200公斤左右。
草鱼的存活率按照85%计算,实际养殖数量1020尾。投饲量按照2吨计算,饵料系数8左右、亩产大概在2200斤左右,规格 1斤/ 尾。饲料成本:3900*2=7800元。斤左右规格的草鱼今年市场价格 5左右。2200*5=9900元。苗种成本每亩:600元。 鱼药成本 400元左右。
放养密度。每公顷池塘放养亲鱼1500—2250kg左右。雌雄比例为1:1或1:25。为了充分利用饵料和调节水质,在以草亲鱼主养的前提下,每公顷还可混养鳙亲鱼或后备亲鱼50—60尾,草亲鱼和青亲鱼或他们的后备亲鱼各30尾左右,凶猛鱼类30尾左右。饲料。
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以鲢鱼为主的池,每亩搭养鳙鱼和草鱼各3—4尾;主养鳙鱼的池,亩搭养草鱼6-8尾;主养青鱼的池,亩搭鲢鱼、草鱼各2—3尾;主养草鱼的池,亩搭养鲢鱼或鳙鱼3—5尾。
草鱼的允养量为每平方米水面10~15千克;鲢鱼的允养量为每100平方米水面20~30千克;鳙鱼的最大允养量为每100平方米水面5~0千克。以鲤鱼为主体混养其他鱼的比例为6:4或7:3,鲤鱼的允养量为每100平方米水体90~180尾。

鲢鱼:鲢鱼喜欢在上层游动,以绿藻等浮游植物为食,养殖密度控制在每亩300尾左右。鳙鱼:人们把这种鱼叫做胖头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主要吃浮游动物,养殖密度为每亩50尾左右。
合理的放养密度和多品种、多规格搭配是实现高产和充分利用饵料的重要措施。四大家鱼养殖为1年2茬,第一茬从清明开始投放鱼种,草鱼每亩可投放320尾,其中120尾为每尾重1千克,到8月出塘时可养至3千克左右,另外的200尾为每尾重150克,养至翌年清明节时可达0-3千克。
鱼种放养:用3%的盐水浸泡鱼体,草鱼进行免疫;饲养管理:每年起捕5次,主要集中在中秋节前上市;放养密度较稀,生长快。年初放养时,鱼类规模适当加大。开春后,鱼类进入生长期不久就可捕上市;上市规格较大,价格高。
草鱼:如果是主养鱼,每亩池塘的放养尾数一般不宜超过1000尾,如果是混养鱼,每亩池塘放养50-100尾。鲤鱼:如果是主养鱼,每亩池塘放养800-1500尾,如果是混养鱼,每亩池塘放养50-100尾。鲫鱼:如果是主养鱼,每亩池塘放养2000-5000尾,如果是混养鱼,每亩池塘放养300-500尾。
一亩地可以养多少鱼 就养殖鱼类的重量而言,一亩鱼塘一般可以养3500-4000斤的鱼,如果水质条件较好,甚至可养5000斤的鱼,不过鱼塘的水深最好要在2米以上。若水深过浅,就会导致水底温度过高且光照过强,从而使鱼类的死亡几率变大。
一亩地可以养一千条左右鱼。一亩鱼塘田能养一般不超过1000尾鱼。可是也分鱼种,如草鱼为主,1亩放养400-600尾草鱼,鲢鱼200尾。鲤鱼50尾。可以喂草鱼颗粒料,又不至于太密。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
在草鱼养殖为主的池塘中,每亩地可以放养大约400到600尾草鱼,同时配合混养200尾鲢鱼和50尾鲤鱼。这样的搭配能够有效利用池塘资源,提高养殖效率。如果是以鲤鱼为主要养殖品种,那么每亩鱼塘适合放养300尾鲤鱼苗,搭配80尾鲢鱼苗和20尾左右的鳙鱼苗。这种配置有助于维持池塘生态平衡,促进鱼类健康生长。
不过,在养殖鱼类方面,还需要考虑养殖方式、水质、饲料选择等因素。例如采用原池养殖方式的养殖密度较低,大约在每亩500-1000尾;而采用筏式养殖方式,养殖密度可以达到每亩4000-5000尾。因此,针对不同鱼种和不同的养殖方式,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合理的养殖密度规划。
1、鲢鳙最大能长多少公斤 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通常见到的较大体重的鲢鳙会在10公斤以上,大者可达50公斤左右。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从经济效益上考虑,养殖周期不会太长,一年一个周期的规格大多在2公斤左右,我们常见的鲢鱼十几斤属于正常,二三十斤的就比较少见了。
2、人工养殖鲢鳙一般需要2年左右,当然,在现代养殖技术条件下,若鱼种规格较大,经过一年的养殖也可达到5公斤/尾以上的上市规格。捕捞鲢鳙,通常6-7月开始将部分长至5公斤以上的鱼起捕上市,剩下的鱼冬季起捕上市,成鱼规格有每尾5-2公斤和5-4公斤。
3、鲢鳙最大能长到25公斤左右,世界上最大的鲢鳙为西班牙地区捕获的白化鲢鳙,体重达到93公斤,具体的体重增长数值与饲养管理和生活环境有关,并且鲢鳙在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会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区越冬。
4、鲢鳙一年可以长多重 池塘养殖鲢鳙,在饲料充足的条件下,鲢鳙一般情况下一年可增重1公斤左右。鲢鳙常年可捕捞上市,6月份开始捕大留小,即6-7月开始将部分长至5公斤以上的鱼起捕上市,剩下的鱼冬季起捕上市,成鱼规格有每尾5-2公斤和5-4公斤。
5、鲢鳙的最大体重 在自然环境中,鲢鳙的体重一般在10公斤以上,大型个体可达到50公斤。而在人工养殖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养殖周期通常较短,因此,市面上常见的鲢鱼一般在十几斤左右,二十到三十斤的已经较为少见。
6、富营养型水库:鱼产力30~40公斤/亩,放养密度110~140尾/亩,鲢鱼的搭配比例为35~40%,鳙鱼的搭配比例为50~55%,草、鲤、鳊、鲴等的搭配比例为5~15%。
1、四大家鱼的养殖密度是草鱼养殖数量每亩1200尾左右,花鲢的养殖数量每亩50尾左右,白鲢的养殖数量每亩300尾左右,鲫鱼的养殖数量每亩300尾左右。
2、鲢鱼:鲢鱼喜欢在上层游动,以绿藻等浮游植物为食,养殖密度控制在每亩300尾左右。鳙鱼:人们把这种鱼叫做胖头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主要吃浮游动物,养殖密度为每亩50尾左右。
3、四大家鱼的养殖密度因其种类而异。草鱼每亩适宜养殖1200尾左右,花鲢每亩养殖50尾,白鲢则是300尾,鲫鱼则可选择每亩300尾。对于效益较高的水产市场主导品种,养殖密度的设定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平衡。
4、明确答案:四大家鱼的养殖密度因具体情况而异,通常一亩池塘的放养密度在几千尾到上万尾之间。详细解释: 鱼种差异 四大家鱼包括草鱼、青鱼、鲢鱼和鳙鱼等。不同种类的鱼,其生长速度、体型和对环境的需求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养殖密度也会有所差异。
5、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以鲢鱼为主的池,每亩搭养鳙鱼和草鱼各3—4尾;主养鳙鱼的池,亩搭养草鱼6-8尾;主养青鱼的池,亩搭鲢鱼、草鱼各2—3尾;主养草鱼的池,亩搭养鲢鱼或鳙鱼3—5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