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鸭系列的肉鸭品种,生长速度快、体型大,饲养密度较小,而我国的麻鸭品种体型小,饲养密度相对较大。地面平养的大体型北京鸭在育雏期的适宜饲养密度在第1~2周龄阶段为15~20只/米2,第3~4周龄为7~10只/米2,第5~6周龄为3~5只/米2。
地面平养的大体型北京鸭的适宜饲养密度在第1~2周龄阶段为15~20只/米2,第3~4周龄为7~10只/米2,第5~6周龄为3~5只/米2。育雏期肉用麻鸭进行地面平养时的适宜饲养密度在第1~2周龄阶段为25~30只/米2,第3~4周龄为15~20只/米2,第5~6周龄为10~12只/米2。
饲养密度应根据育雏舍构造、饲养设备、通风情况、管理水平以及当时的气候等条件来决定。如笼养和网养的密度应比地面平养的大,保温和通风等条件好的密度可大些,饲料营养水平特别是维生素类水平高时密度可大些。
种蛋的孵化期为27~28天。新出壳的雏鸭体质强弱不等,可根据大小分群饲养。育雏前,对育雏室进行消毒,可用5%。的烧碱水或3%的来苏儿水进行喷雾消毒,然后垫料,垫料必须干燥无霉变。

1、控制饲养密度 为了保证鸭体重的合理增长和鸭群具有较高的均匀度,应严格控制鸭群的饲养密度和群体大小。每平方米鸭舍饲养育成期蛋鸭5~6只,饲养肉种鸭2~3只。一般运动场的面积是鸭舍面积的1倍。肉种鸭每群保持300~400只,蛋鸭每群以700~800只为宜。
2、综上所述,均匀度要从小抓起,加强育雏和育成期管理,保障每周有一定的增重,体重每周应呈圆滑曲线上升,确定给料量要综合考虑,不能连续几周不加料,更不能减少,体重只能上升不能下降,体重均匀度要在预产期(18周)之前得到很好的控制。要保证饲料营养全面。
3、在控饲过程中要严控母鸭的标准体重及均匀度。也要控制好公鸭的体形、体重,使其大而不肥。(2)控制好鸭群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宜小不宜大。(3)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鱼肝油、鱼粉,以增加母鸭的产蛋率。(4)严格控制光照时间,光照强度要恒定。
4、三是关键科学管理。鸭子要按时防疫,避免得病。鸭舍要勤打扫,每天要给鸭舍地面垫上新草,注意给鸭子补光。
5、第一,保证鸭群有足够的采食、饮水位置,在喂料时要求每只鸭都能同时吃到饲料。第二,严格称重,及时掌握鸭群体重变化,根据体重生长发育情况制定种鸭的喂料量。每周一上午空腹随机抽测群体10%的个体,求平均体重、测群体的均匀度和变异系数。
6、控制鸭群密度和大小,每群300只,及早分群。喂饲时要称料精确。称重要早,雏鸭到达育雏舍要称初生重,以后每星期至少称重1次。根据称重结果,仔细周密核定出下一星期的料量。
1、在产蛋后期维持每日10小时的光照对种鸭产蛋有利。光照时间在全部产蛋期的任何阶段均不应缩短,以防止肉种鸭掉毛换羽,产蛋下降。为利于种鸭产蛋和种蛋收集,一般在晚间正常光照结束后,给种鸭提供弱光照。(4)饲养密度合理 饲养密度适宜是提高产蛋量、受精率的保证措施。
2、每天应保证充足的饮水供给和刷洗水槽,水应没过鸭的鼻孔,以便清洗鼻孔。(2)产蛋箱准备 育成鸭转入产蛋舍前,在产蛋舍内要放置足够的产蛋箱,如果不换鸭舍则在育成鸭22周龄时放入产蛋箱。每4只鸭设1个产蛋箱,可以将几个产蛋箱连在一起,箱底铺上松软的草或垫料。
3、冬季,对正在产蛋的鸭群要增料,以提高产蛋率。早上推迟放牧,下午早收牧,晚上早入舍避寒。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段放牧,增加鸭群运动,晚上在鸭舍内也应赶动鸭群,以减少种鸭肥度。冬季饲料以谷物类为主,适当添加动物性饲料和青饲料。
4、产蛋初期 产蛋初期饲料喂量的增加应遵守循序渐进的步增加原则。一般母鸭群在21-22周龄开始产蛋,产蛋后应根据公母鸭的体重情况按每只鸭每周5-10g幅度增加供料,以促使鸭群尽早达到5%的产蛋率。
5、采用放牧或半放牧饲养方式,产蛋鸭在早晨放牧前适当补饲,白天大部分时间在野外觅食、活动,傍晚回到栖息地后补饲,在相对简陋的鸭舍内完成产蛋。由于各地四季气候条件、天然饲料资源、鸭群的产蛋情况不同,饲养管理也有所不同。春季气候温和,是母鸭的盛产期,产蛋率可达90%以上。
6、春季的管理要点 春季气温逐渐转暖,日照时数逐日增加,气候条件对产蛋很有利。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促使鸭子多产蛋。首先,应提供产蛋鸭全价日粮,满足产蛋鸭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其次,初春时节偶有寒流侵袭,还要注意气温变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养殖密度 在果园中建造鸭子棚舍时,宜选择靠山的区域,并在棚舍周围留有一块空地作为鸭子的活动场所。在养鸭子时要注意,必须合理安排养殖密度,每平方米约6-7只左右,在鸭舍前必须空出一块空地供鸭子活动。
控制饲养密度:避免鸭舍过于拥挤,以免鸭子相互挤压和堆叠,这可能导致死亡。应适当减少圈内鸭子的数量,并增加饮水器和食槽。 调整饲料配方:由于鸭子在高温环境下采食量减少,应专门配制适合夏季的高温饲料。这种饲料应降低蛋白质水平,以减少消化时产生的热量,同时确保所有必需氨基酸的供应。
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仔鸭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夏季鸭舍中鸭群密度要适当降低,防止造成鸭群拥挤、堆叠的死亡。同时为保证鸭群充足饮水,要适当增设饮水器、食槽等。调整饲料投喂,扩大料肉比。仔鸭采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因此,入夏后养殖肉鸭要选择合适饲料。
密度不能太大 在养殖鸭子时,应根据放养区的大小合理安排放养密度,尽量不要太大,以免出现食物不足、互相争抢的现象,达不到放养的目的。合理的放养密度 鸭子的放养密度不仅与放养面积有关,还和鸭子的大小有关。
在鸭子的育雏期每平米12-14只,11-20周龄时每平米8只左右,根据体型大小和身体素质,合理控制鸭子的养殖密度。鸭舍环境 选择光照充足、水源丰富、远离人群且地势较高的地方建造鸭舍,鸭舍要保持干净温暖,经常通风,保证空气新鲜。
鸭舍建造。鸭舍是养殖前要准备好的,番鸭的鸭舍不是很讲究,和普通的鸭舍差不多,主要是附近有水源,方便番鸭下水就可以了。鸭舍本身没比较容易潮湿,所以鸭舍需要选择干燥一点的地方。
养殖场的建设非常的关键:养殖场是一个基础设施,也是你在养殖中的必备条件,一般在进行番鸭饲养的时候,一定要利用好空间。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另外在建造番鸭养殖场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建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同时周边的草料应该充足,水源也不应该出现污染。
养殖地:养殖番鸭需要选择在地势高燥、水源充足、通风性好、光照充足的地方建舍。喂食:每天需要提供充足的饲料,保证番鸭能吸收充足的养分。清理:定期清理、消毒鸭舍,保证环境干净,减少病虫害的产生。技术:定期消毒鸭舍,1~2个月消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