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危险说明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是一种具有危险性质的化学品,其危险代码为Xi,安全等级被评为36/37/38,属于中等风险等级。然而,其安全使用级别为26-36,意味着在适当的控制条件下,它还是可以被安全操作的。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是一种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于洗发水等个人护理产品中。其使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皮肤刺激、过敏等。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遵循产品说明,并尽量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月桂醇聚醚硫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等,也常被用作洗发水的成分。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是一种高纯度、用于聚合的季胺盐阳离子单体,具有高电荷密度的特性。它含有微量的氯化钠和其他可控杂质,确保了其纯净度。其DMDAAC水溶液呈现出无色透明的外观,没有刺激性气味,略带粘稠,且完全溶解于水中。

它的中文名称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其约60%的溶液状态常见。在英文中,它被称作Dimethyl Diallyl Ammonium Chloride,还有别名DMDAAC和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这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非常特定,其分子式为C8H16NCl,对应的线性分子式为[(CH3)2N+(CH2CH=CH2)2]Cl-。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是一种在广泛pH环境中适用的化合物,其独特的性质使其展现出卓越的抗盐和抗碱性能。这种化合物在聚合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适用于作为自由基引发剂,如过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等的催化剂,促使聚合反应顺利进行。

稳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在溶液中具有较好的电导率和离子传输性能,也可以在高温和强酸碱条件下稳定存在。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为[(CH?)?N?(CH?CH=CH?)?]·Cl?。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结构和性质

主要结构为3,4位置的环状连接,少量线性聚合的悬垂双键结构。PDMDAAC和P(DMDAAC/AM)为白色吸水性粉末,形态取决于聚合方式,可溶于水、甲醇和冰醋酸,不溶于其他溶剂,商品多为水溶液,中性,干燥后略显黄色。在pH 0.5-14范围内,PDMDAAC水溶液稳定,而在碱性环境下,P(DMDAAC/AM)有部分水解。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是一种高纯度、用于聚合的季胺盐阳离子单体,具有高电荷密度的特性。它含有微量的氯化钠和其他可控杂质,确保了其纯净度。其DMDAAC水溶液呈现出无色透明的外观,没有刺激性气味,略带粘稠,且完全溶解于水中。

这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非常特定,其分子式为C8H16NCl,对应的线性分子式为[(CH3)2N+(CH2CH=CH2)2]Cl-。它的分子量为1667克/摩尔。在纯度方面,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纯度标准为60±0.5%,这意味着它的产品通常会达到这个质量标准。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制备方法

制备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取二甲胺和烯丙基氯作为主要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这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二甲基烯丙基胺(一种叔胺)和二甲胺盐酸盐。这是一种关键的中间产物。接着,通过适当的分离技术,将叔胺和二甲胺盐酸盐分离开来。

以二甲胺、烯丙基氯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得到二甲基烯丙基胺(叔 胺) 和二甲胺盐酸盐.然后,分离出叔胺和二甲胺盐酸盐.叔胺在丙酮溶液中再和烯 丙基氯反应得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二甲胺盐酸盐用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得到二甲胺水溶液,可作原料套用。

取一透明容器将定量的丙烯酰胺(AM ) 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加入蒸馏水配成所需浓度的水溶液。加入一定量的光引发剂, 并充入氮气驱氧1m in 后密封保护。再将聚合体系置于GGZ1000 直管形紫外线高压汞灯下照射, 并不定 时的观察反应现象。

这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非常特定,其分子式为C8H16NCl,对应的线性分子式为[(CH3)2N+(CH2CH=CH2)2]Cl-。它的分子量为1667克/摩尔。在纯度方面,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纯度标准为60±0.5%,这意味着它的产品通常会达到这个质量标准。

PDMDAAC和P(DMDAAC/AM)为白色吸水性粉末,形态取决于聚合方式,可溶于水、甲醇和冰醋酸,不溶于其他溶剂,商品多为水溶液,中性,干燥后略显黄色。在pH 0.5-14范围内,PDMDAAC水溶液稳定,而在碱性环境下,P(DMDAAC/AM)有部分水解。

用 13 C -NMR 光谱进行检测的时候只发现了四元的吡咯烷构型异构体。通过改变合成条件,例如改变溶剂,阴离子或辐射引发,或用其他原子取代该结构中的 N 原子,所有这些对于环的大小、顺式反式结构的比例 6 : 1 都没有发现什么改变。在 1 , 6 二烯烃对称的情况下,环化程度一般比较高。

甲代烯丙基氯

化学名称:3-氯-2-甲基-1-丙烯 别名:甲代烯丙基氯、2-甲基烯丙基氯、氯代异丁烯 英文名称:3-Chloro-2-methylpropene(MAC)分子量:90.55 CAS NO:563-47-3 危险品等级:2 用途:该产品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可广泛用于医药、农药、香料、合成材料等领域。

南京梅山化工总厂是南京曙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产品为3万吨/年甲醛、2万吨/年焦亚硫酸钠、3000吨/年异丁烯、2000吨/年MAC(甲代烯丙基氯)。南京市化工研究设计院是南京曙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集科研、设计、生产和应用技术服务与一体的科研事业单位。

本文报道以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盐酸盐(2)为原料合成外消旋亮氨酸盐酸盐(1)的新方法(Scheme 1)。

克百威的制备方法从邻硝基苯酚出发,首先进行氯化反应,异丙烯在高压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甲基氯丙烯,经过压滤和蒸馏处理,产物纯度可达96%。接着进行醚化反应,邻硝基苯酚与甲基氯丙烯在碳酸钠的催化下生成2-甲代烯丙基邻硝基酚醚。

3-甲基-1-氯丁烯和3-甲基-1-氯-2-丁烯如何区别

第一个是烯基氯,第二个是烯丙基氯。见图:前者氯的活性很低,后者因为烯丙基效用,活性高。因此用金属镁测试,在室温下发生反应的是烯丙基氯。而烯基氯需要加热和加入引发剂才反应。

-甲基-3-氯-1-丁烯发生异裂以后生成一个烯丙基型的二级碳正离子,由于存在双键发生的p-π共轭,所以该碳正离子特别稳定。

区别在于卤原子不同,3-氯-1-丁烯,Cl处在C=C的边上,这种结构,很容易水解出Cl-离子,所以与AgNO3溶液混合即可以出现白色AgCl沉淀。3-碘-1-丁烯,则同样,很容易水解出I-离子,因此与AgNO3溶液混合后很快出现黄色AgI沉淀。

双(2-甲基烯丙基)氯化钯基本信息

1、苯甲酰基(Bz)稳定且易引入,苯甲酰氯在吡啶中引入,而在碱性条件下可脱除。苄基(Bn)稳定,通过溴化苄和氢化钠在DMF中引入,脱除则通过Pd-C/H2或Pd(OH)2-C/H2处理。烯丙基(All)稳定,溴丙烯和氢化钠在DMF中引入,脱除则通过钯碳Pd/C或氯化钯处理。

2、苄基(Bn):对酸碱环境稳定,引入可使用溴化苄或氢化钠在DMF中。脱除通常通过Pd-C/H2或Pd(OH)2-C/H2处理。烯丙基(All):同样稳定于酸碱环境,通过溴丙烯、氢化钠在DMF引入。脱除则选择钯碳Pd/C或氯化钯在甲醇或醋酸/醋酸钠溶液中进行。

3、主要有:①乙烯、丙烯氧化制乙醛、丙酮(瓦 克法),用含少量氯化钯的氯化铜溶液催化剂,通入烯烃、空气或氧,经一步或二步反应后得到所需含氧化合物。缺点是对反应设备腐蚀严重。

4、氯化铜还能与钯配合物反应,如π-烯丙基钯配合物在氯化铜作用下发生氧化断裂反应,释放出氯化钯,同时得到烯丙基氯化合物(式14)。这种氯化铜对钯配合物的作用可用于实现烯丙基化合物的二聚反应,如1,5-二亚甲基环辛烷在氯化钯和氯化铜作用下发生关环反应 (式15)。

5、脱掉一个氯化氢分子随即在聚氯乙烯树脂键形成一个不饱和双键,于是就使相邻的氯原子活化。这个氯原子在结构上和烯丙基氯一样,这就促使另一个氯化氢分子随后脱掉,这个过程自身连续重复下去,这种递增的脱氯化氢作用进行得十分迅速,很快就形成一个多烯键段,导致聚合物降解。

甲基烯丙基氯生产工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