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苯甲酸与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C6H5COOH + NaOH = C6H5COONa + H2O 苯甲酸为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熔点1213℃,沸点249℃,相对密度2659(15/4℃)。在100℃时迅速升华,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2、楼的胡说八道,苯甲酸沸点很高,是不可能蒸馏得出来的。甲苯和苯甲酸分离只要用碳酸钠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了,调节ph值为7-8,让苯甲酸生成苯甲酸钠,苯甲酸钠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所以此时溶液分层。分液分离出上层的有机层,下层为水层。
3、甲苯在高锰酸钾作催化剂条件下制得苯甲酸,然后蒸馏得到纯净的苯甲酸,往苯甲酸里面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即可制得苯甲酸钠。
4、对甲苯磺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温度的提高有助于加快反应速率,但过高的温度可以导致副反应发生,影响产品纯度和收率。反应浓度:反应浓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过高的浓度可以导致反应失控,产生不期望的副产物。催化剂: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效率。
5、进行氨甲苯酸含量测定的步骤如下:首先,精确称取0.3克氨甲苯酸,然后将其加入30毫升的水中,加热至完全溶解。待溶液冷却后,向其中添加20毫升甲醛溶液,以及1至2滴甲酚红指示液。接下来,使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浓度为0.1mol/L)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呈现出淡紫色的指示色。
1、甲苯的酸性较弱,氢氧化钠虽然是强碱,但是碱性不够强所以不足以与甲苯反应。
2、甲苯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在有机物中能与NaOH反应的有:羧酸、酚类、卤代烃、酯类等。苯和苯的同系物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3、氢氧化钠与苯甲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C6H5CH2COOH + NaOH → C6H5CH2COONa + H2O 其中,苯甲酸(C6H5CH2COOH)和氢氧化钠(NaOH)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苯甲酸钠(C6H5CH2COONa)和水(H2O)。
4、目前是没有甲苯酸的,只有苯甲酸 苯甲酸与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C6H5COOH + NaOH = C6H5COONa + H2O 苯甲酸为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熔点1213℃,沸点249℃,相对密度2659(15/4℃)。在100℃时迅速升华,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
5、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 C6H5OH + NaOH →C6H5ONa + H2O 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但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C6H5CH3 →[O]→ C6H5COOH maopr88 | 发布于2011-12-11 举报| 评论 2 0 我查了一下,应该不能,且会分层。
1、甲苯的酸性较弱,氢氧化钠虽然是强碱,但是碱性不够强所以不足以与甲苯反应。
2、甲苯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在有机物中能与NaOH反应的有:羧酸、酚类、卤代烃、酯类等。苯和苯的同系物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3、不会发生反应的。羟基和氢氧化钠通常是不会发生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羟基上面的氢相对来说不太会发生被氢氧根中和的情况,但是如果它是连接在苯环上的,比如说苯酚上的,就可以和净化的反应。
4、N-甲基苯胺与NaOH不发生反应 将硫酸二甲酯滴加到10℃以下的苯胺和水的混合液中,搅拌1h后滴加30%氢氧化钠溶液。静置分层,上层为有机相,下层用苯提取,提取液回收苯后所得油状物与有机相合并,得到苯胺、N-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的混合物。用硫酸处理混合物,使苯胺生成硫酸盐结晶滤除。
有机金属化合物又称金属有机化合物(metallo-organic compound)。烷基(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和芳香基(苯基等)的烃基与金属原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以及碳元素与金属原子直接结合的物质之总称。与锂、钠、镁、钙、锌、镉、汞、铍、铝、锡、铅等金属能形成较稳定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定义 金属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至少一个金属原子与碳原子直接键合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结合了金属和有机物的特性,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结构特点 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金属可以是多种类型,如主族金属、过渡金属等。这些金属原子与有机配体结合,形成复杂的分子结构。
有机金属化合物是指由金属原子与碳原子直接相连成键而形成的化合物,例如甲基钾(CH3K)和丁基锂(C4H9Li)。与金属原子通过配位键与有机分子结合的化合物,如醋酸钠(CH3COONa)和乙醇钠(CH3CH2ONa),虽然含有金属原子,但并非有机金属化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在合成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作为催化剂,促进有机反应的进行。例如,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如铂、钯、铑等可以作为烯烃加成、羰基化、偶联等反应的高效催化剂。此外,有机金属化合物还可以作为反应中间体,参与有机合成中的关键步骤。
反应原理:甲苯能够以苯为原料,利用傅克烷基化反应,在氯化铝的催化下,与卤代烃作用生成甲苯。化学方程式:苯和一氯甲烷在氯化铝的作用下,生成甲苯和氯化氢。
工业方法:(1)、由炼厂抽提,原料是催化重整汽油。(2)、由石化厂抽提,原料是加氢裂解汽油(PY GAS)。另外,甲苯歧化技术也可通过切换开工模式来制取甲苯,相应的生产装置叫TDP装置。这种装置有两种生产模式:(1)、甲苯-纯苯+异构级二甲苯。(2)、纯苯-甲苯+异构级二甲苯。
实验室制法:用苯和一氯甲烷在无水三氯化铝的催化下进行反应。注意:所有药品必须无水,所有仪器必须干燥,反应必须在无水状态下进行,否则会造成产率降低.用傅-克反应,苯+一氯甲烷=甲苯(三氯化铝催化)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HCOOH+2CH3Li→2CH4+2LiOCH3+H2O。甲酸(HCOOH)与甲基锂(CH3Li)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COOH+2CH3Li→2CH4+2LiOCH3+H2O。在反应中,甲酸和甲基锂发生酸碱反应,生成甲烷、甲基甲醇和氢氧化锂。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酸碱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
或者,甲基化可以涉及使用亲核的甲基化合物,如甲基锂(CH3Li)或格林尼亚试剂(CH3MgX)。例如,CH3Li可以在丙酮加上一个羰基(C=O),使之甲基化,并产生叔丁酯的锂烷氧。
苯甲酸用氢化铝锂还原成苯甲醇,苯甲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脱水生成苯甲醛,苯甲醛用克莱门森或者黄鸣龙法还原可以得到甲苯。常温为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苯甲酸是弱酸,比脂肪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