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酒石酸L-酒石酸物理化学性质

L-酒石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物理化学性质在日常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视觉上观察,L-酒石酸呈现出无色的半透明晶体形态,或者呈现出白色,其颗粒形态可以从细小的结晶粉末过渡到粗粒状态,同时伴有明显的酸味,这使得它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具有辨识度。

酒石酸;tartaric acid 性质:学名2,3-二羟基丁二酸。分子中有两个相同的不对称碳原子,所以有三种光学异构体。(1)左旋酒石酸或D-酒石酸:密度7598。熔点168~170℃。旋光度-10(20克溶于是100克水中)。(2)右旋酒石酸或L-酒石酸:密度7598。熔点168~170℃。

在化工领域,L(+)-酒石酸作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聚合物、香料、染料、医药等产品的合成。总之,L(+)-酒石酸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化学品,其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展现出广泛的可能性。其稳定的化学性质、出色的性能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价值,使其成为了全球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L-酒石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名称为L(+)-Tartaric acid,CAS编号为87-69-4。

L-酒石酸是左旋异构体,与D-酒石酸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物理性质略有差异。DL-酒石酸则是由D-酒石酸和L-酒石酸组成的混合物,具有旋光性,但其旋光度为零。在食品添加时,DL-酒石酸主要用于提高酸度、口感和稳定性,而L-酒石酸则常作为抗氧化剂和膨松剂,以保持食品色泽、口感和延长保质期。

它的化学结构相当独特,具体表现为(R)-N,N-二异丙基-3-(2-羟基-5-甲苯基)-3-苯丙胺,且与L(+)-酒石酸盐相结合,分子式为C22H31NO?C4H6O6,分子量为476,CAS编号为124937-51-5。作为一种药物,它的物理性质是值得注意的。它以白色结晶粉末的形式存在,无特殊气味,略带苦味。

酒石酸的基本信息

酒石酸可溶于水、丙酮和乙醇。其水中溶解度为右旋酒石酸139,左旋酒石酸139,内消旋酒石酸125,外消旋酒石酸6。学名是2,3-二羟基丁二酸,分子式为C4H6O6。酒石酸的结构式为HOOCCHOHCHOHCOOH,分子量为150.09(D型-无水物);1610 (DL型-一水物)。

基本性质:酒石酸是一种有机二元酸,化学式为C4H6O6。它通常以白色结晶或粉末的形式存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易溶于水和乙醇。 来源与分布:酒石酸在自然界的许多植物和水果中都有存在,特别是在葡萄、苹果等果实中含量丰富。

基本性质 酒石酸是一种白色结晶体或晶体粉末,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特别是在葡萄的果实和果汁中含量较高。此外,酒石酸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其独特的化学性质,酒石酸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英文别名:2,3-Dihydroxybutanedioic acid熔点:171-174密度:7598(20)折光率:4955 溶解度:溶于水、丙酮、乙醇存在:酒石酸在水中溶解度:右旋酒石酸139,左旋酒石酸139,内消旋酒石酸125,外消旋酒石酸6。

酒石酸是啥

1、酒石酸,即2,3-二羟基丁二酸,是一种羧酸﹐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如葡萄和酸角、甜角﹐也是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之一。作为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可以使食物具有酸味。酒石酸与柠檬酸类似,可用于食品工业,如制造饮料。酒石酸和单宁合用,可作为酸性染料的媒染剂。

2、酒石酸,学名为2,3-二羟基丁二酸,英文名为DL-TARTARIC ACID,分子式C4H6O6,分子量150.09,CAS号133-37-9。这是一种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无嗅且具有酸味。它是右旋和左旋酒石酸的混合物,常含有1-2个结晶水,加热至100℃时失去结晶水。

3、酒石酸是一种有机酸。酒石酸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特别是在葡萄酒中,它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成分。以下是关于酒石酸的 基本性质 酒石酸是一种白色结晶体或晶体粉末,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特别是在葡萄的果实和果汁中含量较高。

4、粗酒石酸是提取天然酒石酸的原料,一般是葡萄酒厂发酵罐上的结晶。

5、酒石酸托特罗定片主要成分为酒石酸托特罗定,它可以调整膀光的左室和收拢的作用。关键功效于膀光壁和闭尿肌,它能够抑止膀胱逼尿肌不独立的收拢,进而减轻尿频尿急、憋不住尿、迫切性尿失禁,等膀光过多活动的病症。尿频尿急、憋不住尿关键因为体质虚寒,膀光肌管束降低造成的。

6、那么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酒石酸?一方面可以把酒拿到实验室认真检测,另一方面,酒石酸是结晶状的,看照片,酒石酸的可能性不不大,而应该是酚类物质的大分子结合,也就是说回答4的正确性更大一些。特别是针对新酒,一般都是过滤彻底的酒。而回答5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在瓶储之后的葡萄酒。

DL构型的命名

DL构型的定义是以人为的规定的甘油醛构型比较而得到的,并不是实际测出的,所以叫相对构型。DL构型命名法有其局限性,他只适合于含有氢原子的手性碳原子。通常是含有羟基和氢原子的手性碳原子更易用DL命名。

DL构型是有机化学中一种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概念。它主要应用于手性分子,即分子与其镜像无法重合的分子。DL构型的命名体系源自甘油醛分子。在Fisher投影法中,若甘油醛分子的羟基(-OH)位于右侧,则该分子被命名为D-甘油醛;反之,若羟基位于左侧,则命名为L-甘油醛。

DL构型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06年,当时人们以甘油醛(I)和甘油醛(II)作为参照,将右旋甘油醛定义为D构型,左旋甘油醛为L构型。这个命名系统被称为相对构型,但直到1951年,随着X衍射技术的飞跃,我们才得以确认这种人为设定与实际测定的构型相符,从而有了绝对构型的概念。

DL是以甘油醛为参照标准的,在甘d油醛分子的费歇尔投影式中,碳链竖向排列,氧化态高的碳原子位于上方,此时2位羟基在右边的为D,在左边为L。DL常用于糖、氨基酸,但并不是唯一的构型标记方法。

DL主要指氨基酸的构型,D代表R. L 代表S,标准命名法还得用RS.αβ主要指半缩醛或者糖环的构型,没记错的话α在葡萄糖中,是指与5位置CH2OH异侧的构型。顺反则更加宽泛,主要用在但不局限于烯烃的构型,syn. anti 也会被用于饱和环的同侧或者异侧。

酒石酸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