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用什么试剂染色

dna用甲基绿和二苯胺试剂染色。甲基绿 甲基绿—哌洛宁对DNA和RNA有选择性的染色效果。碱性的甲基绿-哌洛宁混合染料处理细胞后,由于DNA、RNA对染料具有的亲和力不同,而使这两种染料对两类核酸具有了选择性。 DNA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被哌洛宁染成红色,这样就能使细胞中两种核酸分布显示出来。

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二苯胺是用来鉴别DNA的,与DN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与二苯胺试剂反应生成蓝色物质。龙胆紫和醋酸洋红都可以用来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1】检验DNA存在于细胞核所选试剂: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2】实验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第三个,全名聚乙二苯胺。线粒体用健那绿染色;染色体用龙胆紫,DNA用甲基绿RNA用呲罗红。

甲基绿~派洛宁是鉴别DNA和RNA的 甲基绿能给DNA染色 吡罗红能给RNA染色。

高中教材里面是用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染色来检测,DNA能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对氨基苯酚相对分子质量

对氨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10126。对氨基苯酚亦称“对羟基苯胺”,是在我国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精细有机化工中间体,在染料工业上用于合成弱酸性黄6G、弱酸性嫩黄5G、硫化深蓝3R、硫化蓝CV、硫化艳绿GB、硫化红棕B3R、硫化还原黑CLG等。在医药工业上对氨基苯酚用于合成扑热息痛、安妥明等。

在染料工业上用于合成弱酸性黄6G、弱酸性嫩黄5G、硫化深蓝3R、硫化蓝CV、硫化艳绿GB、硫化红棕B3R、硫化还原黑CLG等。在医药工业上对氨基苯酚用于合成扑热息痛、安妥明等。也用于制备显影剂、抗氧剂和石油添加剂等产品。

相对分子质量 109 102 151 实验过程:Ⅰ制备粗品 向锥形瓶中加入对氨基苯酚、水、醋酸酐,轻轻振摇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在下加热,冷却后析出晶体,过滤,滤饼用冰水洗涤两次,抽滤,干燥,得到对乙酰氨基酚粗品。

苯胺的分析方法?

苯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1 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由于取代基的种类复杂多样,苯胺及其衍生物是一类理化性质差异很大的化合物的总和,对于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报道最多的是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

采用化学方法“兴斯堡反应”,苯胺—加入溴水,生成白色沉淀的是苯胺。异丙胺—和亚硝酸钠、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是异丙胺。二乙胺—和亚硝酸钠、盐酸反应,有黄色油状物生成的是二乙胺。三甲胺—和亚硝酸钠、盐酸反应,无明显变化的二乙胺。

方法提要 用二氯甲烷液-液萃取,KD 浓缩器浓缩,HPLC 定量分析水中苯胺类化合物。方法可测定环境水体和工业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最低检出限见表853。

纯度要求 提高分析准确性: 在化学分析中,如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测定苯胺的含量时,溶液的吸光度直接关系到测量的准确性。如果吸光度过高,可能意味着溶液中除了目标化合物外还含有其他杂质,这些杂质也能在特定波长下吸收光,从而干扰测量结果。

要分离首先要知道它们的一些性质,溶解性,熔沸点,稳定性等,首先说一下硝基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油。熔点8℃。沸点210~211℃ 苯胺:熔点-3℃,沸点184℃,加热至370℃分解,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密度比水略大。

苯胺点法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使用的苯胺纯度,需要使用分析纯级的正庚烷进行校准。测定的苯胺在正庚烷中的苯胺点应为(63±0.2)℃,若未达到标准,应按照方法进行精炼处理。GB/T262-88标准允许两种试验装置,试管和U型管,但使用的所有仪器必须符合方法要求。

硫化蓝7制备方法

1、硫化蓝7的制备方法涉及到多步反应,包括亚硝化、缩合、硫化、氧化、过滤和烘干等。每一步反应都需要精确控制反应条件,以确保产物的纯度和产率。通过精细的工艺控制和操作,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硫化蓝7,满足各种染色和工业应用需求。

2、在有色冶金中,它是矿石浮选剂;在制革业中,用作脱毛剂;造纸工业中,作为蒸煮纸张的添加剂。此外,硫化钠还用于硫代硫酸钠、多硫化钠和硫氢化钠等产品的生产,广泛应用于纺织、颜料、橡胶等行业,特别在染料工业中,它是硫化染料的制造原料,用于硫化青、硫化蓝的制备,或是作为还原剂和媒染剂等。

3、【制备方法】煤粉还原法,将芒硝与煤粉按100:(21~25)(重量比)配比混合于800~1100℃高温下煅烧还原,生成物经冷却后用稀碱液热溶成液体,静置澄清后,把上部浓碱液进行浓缩,即得固体硫化钠。

抗氧剂分类

芳香胺类抗氧剂 芳香胺类抗氧剂,又称为橡胶防老剂,是生产数量最多的一类,这类抗氧剂价格低廉,抗氧效果显著,但由于使制品变色,限制了它们在浅色和白色制品方面的应用,主要用在塑料、合成纤维、乳胶、石油制品、食品、药物和化妆品中。

抗氧剂的分类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抗氧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主抗氧剂研究表明,材料降解老化的过程是一个自由基链式反应。材料受热和剪切产生自由基,遇氧生成过氧化自由基,过氧化自由基进一步从聚合物主链上夺走氢原子,生成相对稳定的聚合物基氢过氧化物。循环往复,链增长,反应逐步扩大。

抗氧剂的分类,一种是主抗氧剂:捕捉过氧化自由基,主要是受阻酚抗氧剂;主抗-空间受阻酚类,抗氧剂1010,1076即属于此类,通过捕获塑料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而长期持续性发挥抗氧作用 一种是辅助抗氧剂:分解氢过氧化物,主要是亚磷酸酯类、硫代酯类。

芳香胺类抗氧剂芳香胺类抗氧剂,又称为橡胶防老剂,是生产数量最多的一类,这类抗氧剂价格低廉,抗氧效果显著,但由于使制品变色,限制了它们在浅色和白色制品方面的应用,主要用在塑料、合成纤维、乳胶、石油制品、食品、药物和化妆品中。

代表性产品包括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四〔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在实际应用中,辅助抗氧剂如硫代二丙酸双酯和亚磷酸酯常常与受阻酚类抗氧剂协同使用,以增强其抗氧化效果。

环球塑化网认为抗氧剂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主抗氧剂 典型的主抗氧剂包括以下两类:芳香胺类抗氧剂:胺类抗氧化剂几乎都是芳香族仲胺的衍生物,主要有二芳基仲胺、对苯二胺和酮胺、醛胺等类。它们大多具有较好的抗氧效能,但容易产生色污,主要用于橡胶工业和聚氨酯制品中。

对羟基间甲基二苯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