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叫二甲基丙烯,可以说是2-甲基丙稀,结构式为(CH3)2C-CH2,不是对称烯烃。或者叫二甲基乙烯,其结构式为:CH3CH=CHCH3,是对称烯烃。
这个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是:4-甲基-2-戊烯。
有官能团的时候,要先使官能团编号最小,然后才考虑靠近支链编号。
CH3CH2CH(CH2CH3)CH2CH33-乙基戊烷 命名原则 烷烃 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代表碳数,碳数多于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如:十一烷。
可以,不过那是普通命名法,取代基多了就没办法命名了,所以现在一般不用了。

1、烷基化反应,指向有机物分子中的碳、氮、氧等原子中引入烷基(-R)的反应,简称烷基化。常用的烷基化剂有烯烃、卤代烷烃、硫酸烷酯和醇等。烷基化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反应之一。
2、在烷基化反应中,反应并不停止在一烷基化阶段,由于生成的烷基苯比苯易于烷基化,可以生成多烷基取代的芳烃。以苯的乙基化为例,除乙苯外,还生成二乙苯和三乙苯等。
3、烯烃在酸性条件下先生成正碳离子,然后作为亲电试剂发生反应。如图所示:烷基化反应主要是针对芳烃。烷基和烯烃不发生反应。入你的图示,氢可以加到右边。
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性很强,会直接断开双键氧化为羰基。
乙烯被高锰酸钾(酸性环境)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5CH2=CH2+12KMnO4+18H2SO4→10CO2+28H2O+6K2SO4+12MnSO4。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 中性或碱性的稀高锰酸钾冷溶液能使烯烃氧化成二元醇。
乙烯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额二氧化碳。乙烯具有还原性,常温下乙烯极易被氧化剂氧化。
因为酸性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乙烯具有还原性,遇酸性高锰酸钾时,双键会被破坏,生成CO2,而KMnO4会被还原成Mn^2+。根据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降变化规律,可知这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若有一个碳上有两个氢,可以看出该碳被氧化为甲醛,会进一步被氧化为碳酸,碳酸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乙烯会被本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
乙烯常温下极易被氧化剂氧化。高锰酸钾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作为氧化剂受pH影响很大,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最强,在实验室中和工业上常用作氧化剂。
-甲基乙烯的命名是错误的,应该是甲基乙烯,它和丙烯是一种物质,只是命名方法不同,甲基乙烯是以乙烯为母体,甲基为取代基,所以叫甲基乙烯;而丙烯是用的系统命名法。
-甲基丙烯不用标注双键的位置,是因为,不管双键在哪两个碳之间连接,都是一样的结构,都叫2-甲基丙烯。另外,双键是在第一个碳上,按照规则命名,应该叫2-甲基-1-丙烯。
—甲基—1—丙烯(1分,甲基丙烯,2—甲基丙烯也可,异丁烯不给分。)(2)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各1分,共2分。只写取代、加成不给分。) (3)羟基,羧基。(各1分,共2分,错别字不给分。
-甲基-2-乙基-1-己烯的构造式:CH2=C(C2H5)CH(CH3)CH2CH2CH3 构造式又叫结构式,就是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化合物(或单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常见于有机化合物中。
开始——绘图——再选择直线,画一条右下倾斜的斜线与平行线外面那条相接。丙烯可看作乙烯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的产物。
-二甲基环戊烯,不饱和碳有侧链就是1,答案就是1,5-二甲基环戊烯,按楼下所说或者课程答案的读法,课本里的1,6-二甲基-1-环己烯就应该称为2,3-二甲基-1-环己烯,这明显不符定义。
-甲基-3-乙基(庚) 烷,(题目不完整,不知道主链有几个碳,我这里写了七个碳)CH3-CH2-CH2-CH2-CH-CH-CH3 │ │ │ CH3 CH2CH3 2,环戊烷。
-二甲基-1-戌烯写法是,CH2C(CH3)CH(CH3)CH2CH3,是烯烃,双键在第一个碳原孑和第二个碳之间,命名是从距双键最近处开始的,主链上有五个碳原子,还有两个甲基。
-二甲基-3-戊烯-1-醇的结构式如下所示:H H | | H--C--C--C--C--OH | | H CH3 希望上述结构式能清楚地显示出分子中的原子和键的连接关系,确保您能准确理解它的结构。
1、CH2═CH2+HOH—催化剂、加热、加压→CH3CH2OH(制酒精)。乙烯和水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由于乙烯具有一个不饱和的碳碳键,所以可以与水进行加成反应。
2、主要用于生产聚氯乙烯,并能与醋酸乙烯酯、丙烯腈、丙烯酸酯、偏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烯)等共聚,制得各种性能的树脂。此外,还可用于合成1,1,2-三氯乙烷及1,1-二氯乙烯等。
3、马氏规则规定:在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中,加成试剂的带正电性基团将加到烯烃双键 ( 或叁键 )带取代基较少 (或含氢较多 )的碳原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