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1,4-丁内酯详细资料大全

-丁内酯,又称γ-丁内酯,4-羟基丁酸内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能与水混溶,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和苯。可随水蒸气挥发,在热碱溶液中分解。有独特的芳香气味,可作为食用香料,FEMA号:3291。

-丁内酯,又称γ-丁内酯,4-羟基丁酸内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能与水混溶,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和苯。能随水蒸气挥发并可在热碱溶液中分解,有芳香气味。分子式:C4H6O2分子结构:羰基C、O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其它C、O原子均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γ-丁内酯,又称1,4-丁内酯,4-羟基丁酸内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能与水混溶,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和苯。可随水蒸气挥发,在热碱溶液中分解,有芳香气味。

-丁内酯的CAS号为96-48-0,1,4-丁内酯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但在强碱性条件下加热时水解。1,4-丁内酯的水解是可逆的,在中性条件下,又生成内酯。1,4-丁内酯密闭加热至305℃发生热解。

丙酮密度丙酮密度温度对照表

1、在25℃时0.788克每立方厘米,其密度会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2、丙酮的相对密度为0.8,熔点为-94.6℃,沸点为56.5℃,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丙酮是易燃品,建规火险分级为甲级。其闪点为-20℃,自燃温度为465℃,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3、密度:在25℃时比重0.788 丙酮 Acetone,一般工厂俗称ACE又名二甲基甲酮,阿西通,醋酮,二甲酮,2-丙酮,2-Propanone. 为最简单的饱和酮。

4、丙酮在25℃的密度是0.788克每立方厘米,其密度会随温度改变而改变。丙酮(acetone),又名二甲基酮,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为C3H6O,为最简单的饱和酮。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微香气味。它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

5、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丙酮的特性及用途是?

丙酮(acetone,CH3COCH3),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

丙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于生产环氧树脂, 聚碳酸酯,有机玻璃,医药,农药等。亦是良好溶剂,用于涂料、黏结剂、钢瓶乙炔等。也用作稀释剂,清洗剂,萃取剂。还是制造醋酐、双丙酮醇、氯仿、碘仿、环氧树脂、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重要原料。

产品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Boiling_point溶剂。是制造醋酐、氯仿、有机玻璃、环氧树脂、聚异戊二烯橡胶等的重要原料,也用作溶剂及提取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异丙醇与频哪酮。丙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在室温下不会被硝酸氧化。

氯化铜详细资料大全

1、氯化铜还能催化烷基和芳基磺酰氯对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如苯磺酰氯与烯烃在氯化铜和碱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乙烯基砜 (式12),苯磺酰氯与苯乙炔在氯化铜和不同添加剂作用下得到顺式或反式β-氯乙烯基砜的反应 (式13)。

2、在冷氢化反应中,无水氯化铜是最常用的催化剂之一,已得到如永祥多晶硅、大全新能源、东方希望、新疆协鑫等众多头部企业的长期稳定使用。光华科技作为国内生产无水氯化铜的龙头上市企业,40多年来一直从事专用高纯化学品的技术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3、以氯化铜(CuCl 2 )溶液的电解为例: CuCl 2 是强电解质且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Cu 2+ 和Cl -。 CuCl 2 ===Cu 2+ +2Cl - 通电前,Cu 2+ 和Cl - 在水里自由地移动着;通电后,这些自由移动着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改作定向移动。溶液中带正电的Cu 2+ 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氯离子向阳极移动。

4、腐蚀剂是具有指腐蚀作用的化学物质。在不锈钢制造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序。众所周知, 化学腐蚀剂过去是使用 氯化铁类, 过硫酸按类, 氯化铜类, 铬酸一硫酸类, 以及氯酸钠等类化合物。

5、原料比 如果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原料比,例如CH4:Cl2:N2=8:1:80(体积比),400~450℃,氯化铜作催化剂,则主要得一氯甲烷。碳链较长的烷烃氯化时,取代反应可在分子中不同的碳原子上进行,得到各种卤代烃,例如:  ② 苯环卤代反应:卤素对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属亲电取代反应。

6、以氯化钯/氯化铜溶液为催化剂,在90~120℃、0~0MPa条件下进行反应。 CH 2 =CHCH 2 CH 3 [O 2 ]→CH 3 COCH 2 CH 3 丁烯转化率约95%,丁酮收率约88%,得到的反应液通过蒸馏等方法提纯而得到成品。此法工艺过程简单,但设备腐蚀严重,需用重金属作催化剂。此法尚未套用于大规模生产。

环丙基甲基酮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