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3-hydroxy-7-methyloct-6-ene-25-dione。(R)-3-hydroxy,代表的是位羟基碳。7-methyloct代表着7个辛烯。6-ene代表着6个甲基。25-dione代表着25二酮。这种物质是一种立体结构。
甲酸香草酯,中文名为3,7-二甲基-6-辛烯-1-醇甲酸酯,其英文名是CITRONELLYL FORMATE,别名包括-RHODINYL FORMATE、FEMA 2314等。化学式为C11H20O2,分子量为182753,相对密度为0.887g/cm3。该化合物的沸点为235°C,闪点为198°F。
焦黄的色泽、馥郁的香气、醇厚的口感……不用再多的形容也能基本确定,这是一份人间美味!烧烤、红烧肉、煎牛排、烤面包、烘咖啡豆,从原来平淡的食材变成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通常会经历神奇的美拉德反应。
CuI跟I-形成了配合物。方程式为:CuI+I-==[CuI]- 碘化亚铜几乎不溶于水(0.00042g/L,25°C),但溶于酸,也可以和碘离子继续配位,生成直线型的[CuI]-离子,从而溶于碘化钾或碘化钠溶液中。得到的溶液经稀释又得到碘化亚铜沉淀,因此可用于纯化碘化亚铜样品。
乙酸-3,7-二甲基-6-辛烯酯是一种化合物,具有特定的化学名称。它的CAS编号是150-84-5,中文名称包括乙酸香茅酯、香芳醇乙酸酯以及乙酸香草酯(天然版本)。
甲苯的苯环上有活化甲基,使甲基易被氧化。甲苯支链的第1个C原子上有H,—CH3会被氧化成—COOH。
甲基变醛基的方程式是 甲基氧化成醛反应条件是链式烷烃:卤代→水解→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苯环上甲基活泼的原因在于存在活泼的苄基氢,因为存在p-π共轭效应,所以苯环侧链无论是形成自由基还是碳正离子都非常稳定,所以苯环侧链甲基容易被氧化。当然也不一定就只能氧化成羧基。
反应方程式:(Pr-CH3)+KMnO4-→(Pr-COOH)其中:Pr代表苯基,箭头上标明反应条件:H+,而且应当写成结构式的形式。
化学方程式为:5CH-CH+6KMnO+9HSO→5CH-COOH+3KSO+6MnSO+14HO。
甲苯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下,其甲基被氧化成羧酸,进而生成苯甲酸。这一过程涉及到钾盐(KSO)、锰盐(MnSO)和水的生成。 在氧化反应中,甲苯的甲基部分受到苯环的影响,变得更容易发生反应。
醇,有机化合物的一大类,是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一般所指的醇,羟基是与一个饱和的,sp3杂化的碳原子相连。若羟基与苯环相连,则是酚;若羟基与sp2杂化的烯类碳相连,则是烯醇。酚与烯醇与一般的醇性质上有较大差异。
- 醇通式为ROH,含有-OH官能团,而酮通式为R1COR2,含有C=O官能团;- 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具有亲水性,可以形成氢键;而酮分子中没有羟基,无法形成氢键;- 酮的沸点比相应的醇高。常用的鉴别方法如下: 溶解度:由于醇和酮的分子结构差异较大,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会存在明显差异。
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金属性、非金属性、酸碱性、毒性、腐蚀性、着火点、闪点等等。
乙醇的化学性质有:1,与活泼金属反应 。乙醇能与活泼金属(如钠、钾等)反应生成氢气。2,与金属钠反应 。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3,与氧气反应 。乙醇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和水。4,与氢卤酸反应 。乙醇能与氢卤酸(如盐酸、溴化氢等)反应生成卤代烃和水。
1、还原反应变成醇基。常用的还原剂有过氧化氢H2O、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和金属钠Na。具体的做法:是将苯和还原剂混合在一起,加热至80-100℃,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即可。
2、烷基化反应(Alkylation reaction)指的是将有机物分子碳、氮、氧等原子上引入烷基,合成有机化学品的反应。被烷基化物主要有烷烃及其衍生物、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其反应主要分为C-烷基化、N-烷基化、O-烷基化三类。
3、性质不同:甲氧基是一个官能团,由一个甲基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CH3O。而醚键是一种化学键,由两个碳原子之间的氧原子连接而成,化学式为-C-O-C-。化学特性不同:甲氧基通常作为一个官能团出现在有机化合物中,可以与其他官能团进行反应。
4、苯环上的甲氧基是吸电子。甲氧基,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上的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是最简单的一种烷氧基。结构式为 CH3O-,分子量303。
5、是。甲氧基在苯环的消去加成反应机理中表现为吸电子性。甲氧基是类似羟基的,氧原子本身的电负性比较强,是吸电子,但是氧原子在连接化学键后,其p轨道上有孤对电子,在连接含有π键的时候,会形成p-π共轭,其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效应,所以这时候就变成供电子了。
6、烷基化油是用LPG(液化石油气)中的异丁烯与1-丁烯、2-丁烯、异丁烯反应生成异辛烷,与传统裂解油相比,它辛烷值高(RON为99-95,MON为95-93)、敏感度好、蒸气压低、沸点范围宽,不含芳烃;硫和烯烃的饱和烃,是理想的高辛烷值清洁汽油成分。
1、熔点(℃):17 相对密度(水=1):03(20℃) 沸点(℃):20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4 分子式:C8H8O 分子量:114 饱和蒸气压(kPa):0.133(15℃) 闪点(℃):82 引燃温度(℃):571 折光率:5372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甘油。 纯品为无色晶体。市售商品多为浅黄色油状液体。
2、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缩聚,如合成聚酯纤维: (3).氨基与羧基的缩聚: (1)氨基酸的缩聚,如合成聚酰胺6: (2)二元羧酸和二元胺的缩聚: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就是有机物分子里“加氧”或“去氢”的反应。能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和官能团:烯(碳碳双键)、醇、酚、苯的同系物、含醛基的物质等。
3、氯乙醇法,以氯乙醇为原料在碱性介质中水解而得,该反应在100℃下进行。环氧乙烷水合法,环氧乙烷水合法有直接水合法和催化水合法,水合过程在常压下进行也可在加压下进行。目前有气相催化水合法 以氧化银为催化剂,氧化铝为载体,在150~240℃反应,生成乙二醇。
4、纤维素氧化 纤维素图片(5)纤维素与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系列与原来纤维素结构不同的物质,这样的反应过程,称为纤维素氧化。(引自郭莉珠档案保护技术)纤维素大分子的基环是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其化学组成含碳444%、氢17%、氧439%。
5、②根据1mol—CHO能与1molH2加成,1mol C=C能与1mol H2加成,则1mol该化合物与足量H2反应,最多可消耗H2物质的量为3mol。 (3)“1605”毒性虽强于DDT,但它具有酯的结构,在自然环境中易从P—O键断裂降解为毒性小的物质,这就是“1605”至今尚未被禁用的主要原因。
6、双糖 C12H22O11 蔗糖 无醛基 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麦芽糖 有醛基 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 多糖 (C6H10O5)n 淀粉 无醛基 n不同不是同分异构 遇碘变蓝 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纤维素 无醛基 油脂:比水轻(密度在之间),不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