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醛法测铵盐中的含氮量公式是n(N) = n(NaOH)。测定方法原理:水蒸气可使试样表面氨分压减小,充分带走氨。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
2、NH4++6HCHO=(CHZ2)6N4+4H+6H2O。反应生成的酸可以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由于生成的另一种产物六亚甲基四胺[(CH2)6N4]是一个很弱的碱,化学计量点时pH约为8,因此用酚酞作指示剂。w(N)=c(NaOH)/mol·L-1×V(NaOH)/L×M(N)/g·mol-1 /m[(NH4)2SO4]/g。
3、甲醛中常含有微量酸,应事先除去。其方法如下:取原瓶甲醛上层清液40mL于烧杯中,用水稀释一倍,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滴定至微红。
4、学习用甲醛法测定某些铵态氮肥中含氮量的原理和方法。
5、铵盐中氮的测定如下:方法原理: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这些强酸性铵盐溶解于水溶液中,在中性的水溶液中,NH4+与甲醛反应生成六亚基四胺和等摩尔的酸,反应生成的酸,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间接计算出试样中的总氮含量。
因为六亚甲基四胺主要用作树脂和塑料的固化剂、氨基塑料的催化剂和发泡剂、橡胶硫化的促进剂(促进剂H)、纺织品的防缩剂等。六亚甲基四胺还可作为测定铋、铟、锰、钴、钍、铂、镁产、锂、铜、铀、铍、碲、溴化物、碘化物等的试剂和色谱分析试剂等。
酸洗——用六次甲基四胺——作缓蚀剂 酸洗是为了除去钢铁表面的铁锈,常用酸类物质,但酸既能与铁锈反应,也能与基体铁反应而造成对钢铁基体的腐蚀,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就可以减慢酸与铁基体的反应,却基本不影响除锈的速度。
保护、减少对铁基体的溶解,既可防止金属过腐蚀、降低酸耗、减轻酸雾污染,还能抑止金属在酸洗过程中产生的氢脆,使金属在酸洗后保持原有材质的机械性能不变。盐酸中使用的缓蚀剂通常为六次甲基四胺(乌洛托品)、苯胺等阳离子型缓蚀剂。盐酸酸洗采用缓蚀剂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清洁生产工艺。
碱不能去除水垢,可以考虑用酸洗,比如盐酸,清洗过程中先加入缓蚀剂六次甲基四胺,再加盐酸,控制pH值在3到4之间。
1、六亚甲基四胺(hexamethylenetetramine,简称HMTA)在核壳结构中主要用于制备氧化铝纳米颗粒。HMTA可以与一些阳离子(如铝离子)形成络合物,并在加热时分解生成甲醛和氨气,进而引发氧化铝的形成反应。在制备氧化铝纳米颗粒的过程中,HMTA被用作还原剂和复合物稳定剂。
1、六亚甲基四胺结构式为:通用名乌洛托品 ,标准命名为六亚甲基四胺,为多环杂环胺类化合物,常用于化工、医药、合成材料等行业。常温下该品为白色具有光泽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初甜后苦,对皮肤有刺激性,加热易升华并分解,易燃,易溶于水、乙醇、氯仿等极性溶剂,难溶于乙醚、芳香烃等非极性溶剂。
2、六次甲基四胺是热塑性酚醛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由于其常态为固体,可干法混料,广泛应用于钢铁、铸造、复合材料等领域。
3、通用名乌洛托品 ,标准命名为六亚甲基四胺,为多环杂环胺类化合物,常用于化工、医药、合成材料等行业。六次甲基四胺,标准命名六亚甲基四胺,俗称乌洛托品,为多环杂环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特征类似于金刚烷。
1、在酒石酸钾钠-乙二胺体系中,锌与乙二胺形成配合物,吸附于滴汞电极上,在-45V处形成灵敏的配合物吸附催化波,其峰高与锌含量呈正比。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1μg。若取10mL水样测定,检测下限为10μg/L。
2、加5mL水,继续加热蒸干,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向锥形瓶内加入0mL铅镉混合底液,振摇使残渣溶解,移入30mL瓷坩埚中。与校准曲线相同条件于示波极谱仪上测量,从曲线上查出水样中铅和镉的质量。
3、在预先调整好的示波极谱仪上,用三电极阴极化二阶导数系统于电流倍率0.025开始测定标准系列和样品管中钒催化波的峰高(同时记录电流倍率)。以峰高对钒浓度绘制校准曲线作图。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样液中钒的质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