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方米等于0.0000899吨=0.0089千克根据质量=体积x密度这个公式,可得氢气的质量=氢气的体积÷氢气的密度=1立方米x0.0899克/升=1立方米x0.0899千克/立方米=0.0899千克=0.0000899吨。物质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1)质量体积x密度已知某一物质的体积即可求出该物质的质量。
2、在标准状况下,一亿方氢气的质量为89*10^8=99*10^9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这个体积叫做该气体摩尔体积,单位是L/mol(升/摩尔) ,在标准状况下(STP,0℃,1033kPa)1摩尔任何理想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4升,气体摩尔体积为24 L/mol。
3、可得,氢气的质量氢气的体积÷氢气的密度1立方米x0.0899克/升 1立方米x0.0899千克/立方米 0.0899千克0.0000899吨。氢气的密度为0.0899kg/m^比热容为130kJ/(kg·℃)、导热系数为0.1289w/(m·K)(气体10325kPa,0℃)、粘度为0.010lmPa·S(气体,正常态)。
4、立方氢气合0.33吨。1立方米氢气等于0.0000899吨。
5、金属氢一公斤在(0一标准大气压)约12立方米,氢气是密度最小,最氢的气体,每立方米只有0.0089g/L。氢气的化学式H2,由两个H原子构成,分子量2,所以氢气在所有物质中和气体最轻的,但氢的能量惊人,如恒星就是由基本粒子氢氦构成是巨大的热核反应堆。
1、立方米等于0.0000899吨=0.0089千克根据质量=体积x密度这个公式,可得氢气的质量=氢气的体积÷氢气的密度=1立方米x0.0899克/升=1立方米x0.0899千克/立方米=0.0899千克=0.0000899吨。物质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1)质量体积x密度已知某一物质的体积即可求出该物质的质量。
2、.0000899吨。氢气1nm3等于0.0000899吨。根据质量=体积乘密度这个公式,可得,氢气的质量=氢气的体积除以氢气的密度=1立方米乘0.0899克/升=1立方米乘0.0899千克/立方米=0.0899千克。=0.0000899吨。Nm3是指在0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气体体积。
3、因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密度是不一样的,标准状况(1个大气压,0℃)下,氢气的密度是0.0899克/升,而1立方等于10升,故1立方氢气的重量=0.0899克/升*10升=0.899克.氢气,化学式为H_,分子量为01588,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气体。无色透明、无臭无味且难溶于水的气体。
1、氢气是所有气体中较轻的气体。它的密度非常小,只有空气的1/14。即在标准状况(1大气压,0℃)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克/升。不同气体在不同的标准状况下,密度是不一样的。氢气在20℃下,密度为 0.084 g/L,在0℃下,密度为0.08988g/L。
2、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较小的气体,氢气的密度只有空气的1/14,即在1标准大气压和0℃,氢气的密度为0.089g/L。所以氢气可作为飞艇、氢气球的填充气体(由于氢气具有可燃,安全不高,飞艇现多用氦气填充)。氢气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还原较强,常作为还原剂参与化学反应。
3、氢气的密度为0.089g/L(10325kpa,0°C)。氢气(Hydrogen)是氢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H2,分子量为01588。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极易燃烧且难溶于水的气体。氢气的密度为0.089g/L(10325kpa,0°C),只有空气的1/14,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
个大气压的40L钢瓶大约300多立方米。根据不同规格的氢气钢瓶大小,其容量也不一样,在10个大气压的40L钢瓶大约300多立方米。氢气(Hydrogen)是氢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H2,分子量为01588。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极易燃烧且难溶于水的气体。
L=0.04立方米,1大气压=0.1013MPa,假设温度不变。0.04×(12÷0.1013)≈7384(立方米)。一般的:气体在第一状态的压强是P温度是T体积是V1;在第二状态的压强是P温度是T体积是V2。
如果是标准大气压和室温(20摄氏度),那么等于1立方米氢气。
l钢瓶有三立方米氢气。1立方米液氢气化后可得到788Nm3的气氢,10个大气压的40L钢瓶约300多立方米,则1个大气压的4升钢瓶有三立方米氢气。
溶性、颜色、气味、密度(与空气相比),能否有排水法收集、向上\下排空气法收集。
氧气: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液氧、固态氧呈现淡蓝色.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排气法收集。氢气:无色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各种气体中,氢气的密度最小。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
二氧化碳:物性: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化性:CO2+H2O→H2CO3;CO2+Ca(OH)2→CaCO3↓+H2O;CO2+2NaOH→Na2CO3+H2O;C+CO2高温→2CO等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法。用途:灭火;干冰作制冷剂、人工降雨剂。一氧化碳:物性: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二氧化碳:物性: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化性:CO2+H2O→H2CO3;CO2+Ca(OH)2→CaCO3↓+H2O;CO2+2NaOH→Na2CO3+H2O;C+CO2高温→2CO等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法。用途:灭火;干冰作制冷剂、人工降雨剂。
一氧化碳:CO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化学性质:有毒性、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有还原 性可以冶炼金属。检验: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旺盛的是氧气,能燃烧的气体是氢气和一氧化碳。再向这两瓶气体中倒入石灰水震荡,变浑浊的是一氧化碳,没变化的是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