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物体的密度与浮力

1、如果物体受的浮力小于物体重力:浮力=G-F拉=mog-(m0g+m1g-m2g)=m2g-m1g,根据阿基米德公式浮力=液体密度XgV排得,V排=浮力/液体密度Xg=(m2-m1)/液体密度,所以物体密度=moX液体密度/(m2-m1);如果物体受的浮力=物体重力:浮力=mog,物体密度无法求出具体的数据,物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将物体投入液体中后有如下各公式:物体密度=重力/(g*物体体积)物体受到的浮力=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g 所以:g=浮力/(液体密度*液体体积),将其带入到公式1中有:物体密度=(重力*液体密度*液体体积)/(浮力*物体体积)若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即物体体积=液体体积,那么就是你的这个说法。

3、当物体浸入水中时,其密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首先,将物体的密度乘以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然后将结果乘以重力加速度。这个乘积即为浮力。反推这个过程,若已知浮力、密度与重力加速度,可以求出物体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应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时,需考虑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情况。

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方法

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密度实验 过氏指弊程: 用天平测物体质量m。 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将待测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2。推导及表达式:V = V2 - V1,ρ = m/v = m/(V2 - V1),ρ = m/v。

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方法包括:称量法、比重杯法、阿基米德定律法、浮力法、密度计法。 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步骤:- 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称量法:- 原理:利用天平测量质量(m)和量筒测量体积(V),计算密度(ρ)ρ = m / V。-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 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2) 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V1;3) 将金属块浸入水中,读出体积V2。- 计算公式:ρ = m / (V2 - V1)。

首先,称量法是最直接的一种方法。它需要天平、量筒、水和金属块。我们先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然后往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体积V1。接着,用细绳将金属块轻轻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完全浸没,记录下此时的体积V2。通过计算,密度ρ可以通过公式ρ=m/(V2-V1)得出。

浮力密度

1、如果物体是悬浮状态(F浮=G) 那么密度就为G/(g*V)。如果物体为漂浮状态(F浮=G)但体积V不等于V排。要另外计算。如果物体沉在底部则无法判断其重力。

2、即F浮1 = ρ1gh1S。同理,在水中,密度计漂浮时浸入的深度为h2,受到的浮力F浮2等于水的密度ρ2乘以重力加速度g乘以排开的体积V排2,即F浮2 = ρ2gh2S。

3、浮力公式为:浮力=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重力加速度,水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不具有大气压力,大气压经水传给物体的压力在另个方向上抵消,所以没有。密度 密度指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反映物质体积与质量特性关系的物理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读作rou)表示。

浮力测密度的方法

1、浮子法:将待测物体系在一浮子上,放入液体中,通过测量浮子的深度,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密度瓶法:将待测物体放入一个已知密度的瓶子中,通过测量瓶子的重量和容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比重法:将待测物体放入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中,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和重力,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2、用浮力求物体密度的方法:称重法:F浮=G-F。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F浮=G-F。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算出体积:V=F浮/ρg。利用公式:G=mg求质量:m=G/g。利用密度公式:ρ=m/V求密度:ρ物=G/G-F×ρ液。平衡法:F浮=G物。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刻度:V。

3、- 计算公式为:ρ = (M2 - M1) / V。 等容法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如下:- 称量空烧杯的质量M1。- 向烧杯中倒满水,称量总质量为M2。- 倒掉水,再倒满待测液体,称量总质量为M3。- 计算公式为:ρ = ρ水 × (M3 - M1) / (M2 - M1)。

4、- V1)。 浮力法(二)- 水杯中水至h1,放入塑料杯漂浮,测h2。- 放入小石块漂浮,测h2。- 小石块下沉后测h3。- 密度计算公式:ρ = ρ水 * (h2 - h1) / (h3 - h1)。 密度计法 - 玻璃杯加水至鸡蛋下沉。- 加盐调整密度,直至鸡蛋漂浮。- 密度计显示盐水密度,即为鸡蛋密度。

...没有人回答我这个问题:如何用差值法测量固体密度?难道没有物理好的...

1、仅用量筒:量筒可以测量体积,但需要间接解决质量问题。使用漂浮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量。通过测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已知液体的密度,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ρ物。如果已知固体密度ρ物,也可以通过漂浮法测量液体密度ρ液。条件是物体必须能够漂浮在液体上。

2、②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学生分组实验并交流结果。

3、这个浮力就是相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也就是M2-M1的差值。因此这个体积也是矿石的体积。所以p=m0/(m2-m1) *p水。实际上和 xiaoqiang2038回答的是一个思路。无论是靠溢出还是不溢出,实际的体积都是矿石体积挤起的水的体积!而且这个思路更有操作性和精细性。

4、以测量固体密度为例,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将固体放在天平的秤盘上,记录天平的读数作为固体的质量。确保天平校准准确,以减少误差。 使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记录初始水位。然后,将固体完全浸入水中,确保固体完全浸没且不与量筒壁接触,再次记录水位。

5、刻度4与初始刻度1之间的差值即为矿石的体积。最后,测量矿石的质量,用矿石的质量除以其体积,即可得到矿石的密度。如果既没有天平也没有量筒,可以借助大烧杯和刻度尺进行密度测量。首先,将大烧杯装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初始刻度。

6、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我们甚至把“差量”看成是化学方程式中的一种特殊产物。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一般说来,化学反应前后凡有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密度差、压强差等差量都可用差量法求解。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