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误吃了和玉米一起拌的甲硫灵怎么办?急,谢谢好心人了

1、一般想让一头小牛中毒死亡,至少需要1500g纯的甲基硫菌灵,即需要70%甲基硫菌灵2142g。而一般在玉米上的拌种量来算150g的70%甲基硫菌灵拌100kg种子,所以吃死一只200kg的牛,至少要吃拌了药剂的玉米1428kg的玉米。所以没事。

2、当作物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同时发生时,可以把唑醚-甲硫灵与噻唑锌复配在一起,既可保护作物不受病菌的侵染,也可消灭细菌和真菌的侵染和发作,同时又可以补充锌元素,可行。甲基硫菌灵属苯并咪唑类,是一种广谱性内吸除菌剂,能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

3、⊙o⊙7-12周龄: 无限的提摩西草+适量的苜蓿草(一顿一把)+适量的兔粮(一顿30-40克),一天2顿,无限饮水(可加电解多维)。 ⊙o⊙12-16周龄: 无限的提摩西草+适量的苜蓿草(一顿一把)+适量的兔粮(一顿40克),适量的蔬菜,一天2顿,无限饮水(可加电解多维)。

4、在原料的选择上,可选用玉米、鱼粉、喷雾干燥的血粉以及一部分豆粕。有条件的也可以用一些乳制品,使用柠檬酸等酸化剂也对帮助仔猪消化有好处。 断奶仔猪的饲养:仔猪断奶后往往由于生活条件的突然改变,表现出食欲不振,增重缓慢甚至减重,尤其是补料晚的仔猪更为明显。

甲基硫菌灵70%含量,用于果树防治梨黑星病,苹果病害,求稀释倍数?_百度...

1、%甲基硫菌灵在苹果上防治不同病害的使用浓度推荐如下:苹果:炭疽病(1200倍就相当不错了)、黑点病(1000-1200倍效果极佳)、轮纹病(1000-1200倍很好了)、白粉病(1000倍特效)、霉心病(1500倍花后用就行)、褐斑病(这个需要800倍)。

2、甲基硫菌灵的使用方法: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果树、蔬菜等作物病害。主要使用方法为叶面喷雾。

3、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诱病,用50%悬浮剂500~700倍液,亩喷药液 50~70千克;或亩用40%悬浮剂75~94克或70%可湿性粉剂120~150克,对水50~ 70千克喷雾。(2)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在发病前或刚发病初期开始,亩用70%可湿性粉剂72~143克,对水75千克喷雾,7~10天后再喷1次,连喷3~4次。

4、②摘袋前叶喷3%多抗霉素600倍+70%甲基硫菌灵800倍。脱袋后可喷施20%爱可2000倍+寡糖钙1000倍,铲除斑点落叶病原菌。③避免雨天带露摘袋,三色双层袋可先摘外袋,外袋摘除后,如果遇降雨天气可向后顺延,待天晴后再摘内袋。

5、能。70%甲基硫菌灵能与10%苯醚甲环唑梨树混用。甲基硫菌灵与苯醚甲环唑按照一定比例混用,不仅能有效防治梨树腐烂病、炭疽病、轮纹病等多种病害,且对梨树叶片、新梢、果实等器官的病原菌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梨黑星病菌的增效作用较明显。

6、药剂防治是主要防治手段,例如在开花前后使用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胶悬剂。对于敏感品种,推荐使用机油乳剂和代森锰锌混合液。其他杀菌农药如硅唑咪鲜胺、嘧菌酯百菌清、甲基硫菌灵、苯菌灵等,也可按相应倍数稀释喷洒。

甲基硫菌灵治什么病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多种作物病害防治中的农药。对于蔬菜病害,例如黄瓜的白粉病、炭疽病,以及茄子、葱头、芹菜、番茄和菜豆的灰霉病、炭疽病和菌核病,推荐在发病初期使用50%可湿性粉剂,以1000-1500倍液喷洒,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4次。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农药,用于防治多种农作物病害。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性的杀菌剂,对于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它能够有效控制农作物病害的发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甲基硫菌灵可以应用于多种农作物,如水稻、小麦、果树等,对于一些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稻瘟病、纹枯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甲基硫菌灵 花卉病害的防治 对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海棠灰斑病,君子兰叶斑病都有一定防效。一般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83-125克,兑水常规喷雾,共喷3-5次。

甲托和甲基硫菌灵区别

甲基硫菌灵商品名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 预防和治疗作用。它最初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出来的,能够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甲基托布津是有机杂环内吸杀菌剂,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向顶部传导,内吸作用优于多菌灵。

原材料颜色不同,效果不同。原材料颜色不同。白甲托是用白色邻苯二胺做成。灰色甲托是用灰色邻苯二胺做成。效果不同。甲基硫菌灵灰色内吸杀菌剂,具有向植株顶部传导的功能,对多种蔬菜有较好的预防保护和治疗作用。纯白色预防保护和治疗作用较低。

甲基立枯磷与甲托不是一种药。先说甲托由来,很多年前,那时候商品名风行(于是商品名称也开始“混乱”,同一种农药注册很多相干或不相干的名称,让使用者那叫一个晕,价格更是千差万别。

多菌灵,苯菌灵及甲基硫菌灵之间有什么关系?

1、多菌灵,苯菌灵及甲基硫菌灵都是属于杀菌剂,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苯菌灵为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代谢为多菌灵及另一种有挥发性异氰酸丁酯,是其主要杀菌物质。

2、苯菌灵在作物体内很容易转化成多菌灵,因此一般认为苯菌灵进入作物体后,真正起杀菌作用的是多菌灵。但是,苯菌灵仍有其自己的杀菌活性,实际使用时,苯菌灵的防病效果并不与多菌灵相等,对某些病害的效果优于多菌灵。苯菌灵的亲油性比多菌灵强,更容易渗入植物体内。

3、不是。甲基硫菌灵商品名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它最初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出来的。能够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

4、苯菌灵与多菌灵均属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并且我国已经合成了许多类似物,部分品种在内吸性方面甚至优于多菌灵。 苯菌灵在作物体内容易转化为多菌灵,但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在实际应用中,苯菌灵的防病效果通常不如多菌灵,但在某些病害的防治上表现更佳。

5、多菌灵是苯并咪唑类广谱内吸杀菌剂,在植物体内通过质外体向顶运输。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葡萄孢菌、镰刀菌、白粉菌、炭疽菌、锈菌、黑粉菌等属的真菌效果较好。

甲基硫菌灵的理化性质

1、甲基硫菌灵: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结晶,原粉为微黄色结晶,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丙酮、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对酸碱稳定。属低毒杀菌剂。作用特点: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它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

2、主要理化性质:原药为白色粉末。熔点304~305℃,在室温下不挥发,但加热到310℃即升华。溶于甲醇等有机溶剂和酸性水溶液。对酸、碱、热均稳定。生物活性:为内吸性杀菌剂。杀菌谱与多菌灵相同。主要作为防治储藏病害使用。低毒杀菌剂,原药大鼠急性口服LD503100mg/L。对鸟安全,对鱼有毒。

3、对酸、碱稳定。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含有甲基硫菌灵500克/升,表面活性剂及水。外观为淡褐色悬浊液体,比重2(20℃),沸点100~110℃,蒸气压2338Pa(20℃),悬浮率≥80%,原包装贮存在阴凉、遮光条件下稳定2年。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由甲基硫菌灵、表面活性剂及载体组成。

4、甲基硫菌灵对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08毫克/ 千克。过量会中毒。甲基硫菌灵商品名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它最初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出来的。能够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

5、【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结晶。难溶于水,对酸、碱稳定。工业品为微黄色结晶,本药低毒,动物试验未见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鸟和蜜蜂低毒。 【作用】甲基硫菌灵是广谱、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在植物体内能转化为多菌灵,干扰病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而影响细胞分裂。

6、截止2020年9月15日,我国吡唑醚菌酯农药的有效登记产品为591个,原药登记厂家78家,登记作物近50种,适用范围非常广泛,热度也非常高。吡唑醚菌酯的理化性质和残留代谢 吡唑醚菌酯(纯度98%)主要理化性质见表1。

甲基硫菌灵含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