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化反应详细资料大全

1、卤化反应又称卤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或其他基团被卤素取代生成含卤有机化合物的反应。CH2Cl2=CH2+Cl2─→CH2ClCH2Cl C6H6+3Cl2─→C6H6Cl6 C2H2+HCl─→C2H3Cl其中使用氯化氢为氯化剂的加成反应,通常又称氯化氢加成反应。

2、常见的卤化反应:烷烃的卤化。芳烃的芳环卤化和侧链卤化。醇羟基和羧酸羟基被卤素取代。卤代烃中的卤素交换等。除用氯,溴等卤素直接卤化外,常用的卤化试剂还有氢卤酸,氯化亚砜,五氯化磷,三卤化磷。

3、影响反应的条件主要有:①芳烃取代基。芳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芳环上的取代卤化的难易及卤代的位置均有很大的影响。芳环上连有给电子基,卤代反应容易进行,且常发生多卤代现象,需适当地选择和控制反应条件,或采用保护、清除等手段,使反应停留在单、双卤代阶段。

4、卤素单质置换,如氯气和碘化钾溶液反。加热浓盐酸和MnO2,有黄绿色气体生成;气体通入NaBr溶液,液体变橙色;通过KI溶液变黄褐色。

5、卤化反应又称卤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或其他基团被卤素取代生成含卤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常见的卤化反应有烷烃的卤化,芳烃的芳环卤化和侧链卤化,醇羟基和羧酸羟基被卤素取代,醛、酮等羰基化合物的α-活泼氢被卤素取代,卤代烃中的卤素交换等。

对羟基苯甲酸的用途

1、对羟基苯甲酸是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原料,特别是其酯类,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尼泊金甲)、乙酯(尼泊金乙)、丙酯、丁酯、异丙酯、异丁酯,可做食品添加剂,用于酱油、醋、清凉饮料(汽水除外)、果品调味剂、水果及蔬菜、腌制品等,还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的防腐、防霉剂和杀菌剂等方面。

2、在香精工业,对羟基苯甲酸衍生的对甲氧基苯甲酸用于制作香料,带有水果和茴香香气。在药物合成中,如非布索坦(治疗痛风)、菲诺贝特(调脂药)、甲磺酸加贝酯(治疗胰腺炎)等药物,对羟基苯甲酸及其酯都是关键原料。

3、对羟基苯甲酸也用作染料、农药的中间体。在农药中用于合成有机磷杀虫剂GYAP、CYP;在染料工业中用于合成热敏染料的显色剂;还可用于彩色胶片及合成油溶性成色剂“538”及尼龙12中用作增塑剂的生产原料。另外,还用于液晶聚合物和塑料。作防腐剂、杀菌剂。

噻吩加so2是什么

1、在A室中加入四溴噻吩S,S-二氧化物(1)、对甲基苯乙烯(2f),在十四烷溶剂中在95 ℃中加入,生成四溴环己二烯基甲苯(3f)和SO2。

2、原油加工时产生的硫化物如亚硫酸会腐蚀管道、储罐、蒸馏塔等设备,而原油中的硫主要以单质及硫化氢存在,所以加入强氧化剂可以有效脱硫。

3、C5H4SO2不是脂肪族化合物,是因为其中含有噻吩环。噻吩环是有芳香性的,属于芳香化合物,而不是脂肪族化合物。具体见下图。

4、四氢噻吩(简称THT)又称硫杂环戊烷、四甲撑硫、硫化伸丁基、四氢硫杂茂,是噻吩经催化氢化后得到一种含硫饱和杂环化合物,噻吩被还原为四氢噻吩后,不再具有共轭体系和芳香性,因此四氢噻吩显示出一般硫醚的性质,易于氧化为亚砜和砜(环丁砜)。

副神经节起源的肿瘤其它辅助检查

1、副神经节起源的肿瘤的辅助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CT扫描、甲基碘苯胍131I-MIBG闪烁摄影术和MRI。胸部X线片显示后纵隔椎旁沟有不等大小的肿块阴影,肿物可能在升主动脉后上方,与脊柱重叠,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如果肿瘤与主动脉瘤、头臂动脉瘤难以区分,选择性动脉造影能明确血管来源。

2、纵隔副神经节起源的肿瘤,是起源于副交感神经的一类的肿瘤,这种肿瘤分为嗜铬细胞瘤和非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起源的纵隔肿瘤又分为良性和恶性,恶性肿瘤有时会出现神经内分泌的症状,如恶性高血压的表现。

3、因此,纵隔阴影的发现常常提示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此类肿瘤的可能性。嗜铬性细胞副神经节瘤则主要在青壮年中出现,症状多与高血压和代谢改变相关。高血压可以是阵发性的,即突然发生,也可能持续存在。

4、副神经节起源的肿瘤发病机制研究揭示了这些肿瘤在组织学和细胞学层次上的复杂性。在研究中,瘤细胞呈现出多角形,且血管丰富,形成假乳头状结构,这为理解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提供了关键线索。以下详细探讨了两种主要类型的副神经节起源肿瘤——嗜铬性副节瘤和非嗜铬性副节瘤——的发病机制。

5、副神经节起源的肿瘤包括有生物活性的嗜铬细胞瘤和无生物活性的非嗜铬细胞瘤,二者均可发生恶变。

35-二甲基碘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