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象:金属钠上下浮动,周围有气体生成。原因: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二者互不相溶,当二者混合时,苯在上层,水在下层。Na投入之后,沉如水层,与水反应生成H2,H 2带着钠块浮出水层,进入笨层;进入苯层后,无氢气来源(苯与Na当然不反应),Na又下沉。
2、苯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上面,钠与苯不反应,沉到水中时,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气体产生在钠的表面,使钠上浮,钠上升接触苯后,气体散逸,钠又下沉,沉到水中,再重复上述步骤。
3、D 此题考查的面很广,首先是苯与水互不溶解,还有钠的密度处于苯和水之间,钠能与水中的氢反应而不与苯中的氢反应。另外钠与水反应放出的氢气使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4、而使钠块上升,由于苯和水分层,上层为苯,钠块的密度比苯的大,而比水的小,钠块上升进入苯中,从而又向下沉,如此往复的运动所以上下跳动Na + KCl(熔融)= NaCl + K(气体)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之所以进行到底是因为反应中生成的K高温下为气体,并且可以不断的抽出,促进反应向右进行。
5、钠块将落在苯和蒸馏水的界面上,有气泡产生,使钠块上浮,当附着在钠块表面的氢气逸出后,钠块又下沉到水和苯的界面上,又发生反应,重复发生上述现象直至钠块反应耗尽。
现象:金属钠上下浮动,周围有气体生成。原因: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二者互不相溶,当二者混合时,苯在上层,水在下层。Na投入之后,沉如水层,与水反应生成H2,H 2带着钠块浮出水层,进入笨层;进入苯层后,无氢气来源(苯与Na当然不反应),Na又下沉。
D 此题考查的面很广,首先是苯与水互不溶解,还有钠的密度处于苯和水之间,钠能与水中的氢反应而不与苯中的氢反应。另外钠与水反应放出的氢气使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苯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上面,钠与苯不反应,沉到水中时,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气体产生在钠的表面,使钠上浮,钠上升接触苯后,气体散逸,钠又下沉,沉到水中,再重复上述步骤。
.88在化学里面是指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 g/cm 3 )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 3 )投入烧杯中。
钠块将落在苯和蒸馏水的界面上,有气泡产生,使钠块上浮,当附着在钠块表面的氢气逸出后,钠块又下沉到水和苯的界面上,又发生反应,重复发生上述现象直至钠块反应耗尽。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2NaOH═Cu(OH)↓+NaSO,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1、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钠与水的反应不是连续的,导致放出的热量不能使苯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2、现象:金属钠上下浮动,周围有气体生成。原因: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二者互不相溶,当二者混合时,苯在上层,水在下层。Na投入之后,沉如水层,与水反应生成H2,H 2带着钠块浮出水层,进入笨层;进入苯层后,无氢气来源(苯与Na当然不反应),Na又下沉。
3、加水可以使氢离子的浓度降低,所以反应速率会降低。但是由于溶液中的氢离子总量没有改变,由Zn+2Hcl=ZnCl2+H2得,生成的氢气总量不变 加醋酸钠则会使溶液中的氢离子和醋酸跟离子结合,产生难电离的醋酸,是溶液中醋酸浓度升高,氢离子农浓度减低。
1、苯是有机物,与水混合时会分层,苯在上层。钠与苯不反应。与单纯的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环境不同:首先,在苯冷却下反应的放热不足以使金属钠熔化;其次,当金属钠被氢气托起进入苯层时接触不到水而反应停止,回落时接触到水而再次发生反应。因此,反应时断时续,金属钠就在苯与水之间跃动。
2、液体就看这两种溶液是否分层(相与相之间有明显的物理界面)如果两种液体互溶,比如,酒精和水互溶即为一相;而水和苯不互溶,有明显的物理界面,即为两相。固体一般有一个固体便为一相,比如,两种固体粉末无论混合多均匀都为两相。
3、甲苯和苯是同系物,结构和分子量又差不多,苯之间和与甲苯的分子作用力差不多,比较象理想溶液。不像水溶液,氢键强大,极性强。
4、两层 苯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且都为有机溶剂,故可以任意比例互溶。水不能和苯或者四氯化碳相溶,故分为水层和有机层 当苯和四氯化碳混合的密度比水大时,上层是水;反之,下层是水。在分层的苯和水悬浊液中逐渐加入四氯化碳,水层先是在下层,随后移到上层。
1、因为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但大于苯……如果把钠放进四氯化碳,它会浮在上面,不能隔绝空气啊 我记得我们当时学的是可以保存在煤油中,其实煤油应该比苯更好,毕竟苯是有毒的嘛。
2、四氯化碳密度大,比重5,苯可以溶解在里边,金属钠却会飘上来。导致金属钠继续燃烧。
3、不行,浸放于液体石蜡、矿物油和苯系物中密封保存,大量通常储存在铁桶中充氩气密封保存。
4、可以。原理是溶解性和密度差:氯化钠溶于乙醇;氯化钠不溶于苯,密度大于苯,沉积于底部;氯化钠不溶于四氯化碳,密度小于四氯化碳,浮在表面。
5、金属钠可与哪种化学品一起存放金属钠能存放在四氯化碳中吗?芝士回答 金属钠可以被保存在汽油中,因为汽油密度比钠大,可以起到使钠隔绝空气和水的作用。通过你的补充,汽油确实依然易挥发,没有相比它而言有着较好的稳定性,所以现在主要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6、苯不能直接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取代的原因是由于苯分子的稳定性和反应性。苯是一个芳香烃,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和共轭体系。它的分子中存在着6个π电子,形成了一个平面的π电子云。这个电子云非常稳定,导致苯分子相对惰性,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1、钠的密度大。钠的密度通常为0.97g/立方厘米,而苯的密度0.88g/立方厘米。钠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Na,原子序数为11,原子量为299。它是第一类金属元素之一,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易切割,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钠是地壳中广泛分布的元素,可以从天然盐矿等矿物中提取。
2、别信那3个热心网友的,苯密度比钠小的。可以保存,但是苯有毒性和挥发性。不适合保存。
3、说几个简单的:钠,钾的密度比水小,煤油的密度比水小,石蜡的密度比水小,酒精的密度比水小,苯的密度比水大,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氨水的密度也比水小, 氨水溶液越浓溶液密度越小 氨水越稀密度越大。
4、而使钠块上升,由于苯和水分层,上层为苯,钠块的密度比苯的大,而比水的小,钠块上升进入苯中,从而又向下沉,如此往复的运动所以上下跳动Na + KCl(熔融)= NaCl + K(气体)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之所以进行到底是因为反应中生成的K高温下为气体,并且可以不断的抽出,促进反应向右进行。
5、金属钠密度0.97略小于水,熔点也较低,仅98C略小于水。金属钠具有还原性,能与水反应放热,使漂浮在水面的金属钠块很快熔化成扁球状的液滴,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能托起液滴使其漂浮运动。(2)苯是有机物,与水混合时会分层,苯在上层。钠与苯不反应。
6、水原来与苯分层,水密度比苯大,在下层。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而不与苯反应,且钠密度比水小,但是比苯大。钠放入后进入二者界面反应放出气体,推动钠往上跳动 进入苯层,但因为密度又比苯大,马上下沉。然后又继续和水反应,如此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