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使用量筒和水 准备工具:确保量筒足够大,并准备适量的水。测量石块体积:初始步骤: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并记录初始水位高度。方法一:可以将石块放入一个烧杯中,再将烧杯放入量筒中,记录石块放入后的新水位高度。两个高度之差即为石块排开的水的体积。
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称量法: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只用天平(测石头的密度)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测出石头和空烧杯的总质量m2。取出石头将烧杯装满水测出总质量m3。将石头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水溢出后,测出烧杯、剩余水和石头的总质量m4。只用量筒(测橡皮泥的密度)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
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方法包括:称量法、比重杯法、阿基米德定律法、浮力法、密度计法。 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步骤:- 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1、V4-V3)。现在只要求出这些石块的体积即可。在量筒里装些水,体积为V5,将前面放在小烧杯里的石块放进去,水面上涨至V6,那么石块的体积V=V6-V5。石块的密度 ρ石=m石/V (为什么测石块体积要用量筒?因为这些石块应该是比较小的石粒,借助量筒用排水法测体积更准确。
2、通过以下步骤,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细线测量石块的密度。首先,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重力,进而计算出其质量。接下来,设置一个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用烧杯和水进行测量。先测量空烧杯的重力,然后将石块浸没于水中,使水溢出至小烧杯中。
3、现有一个已调平的自制带托盘的等臂杠杆、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一支滴管、细线、适量的水,如何测小石块的密度?解:(1)将两个烧杯分别放在左右盘上,左边加水,右边放石块,用滴管调节左杯水量,使杠杆恢复平衡;(2)将水倒入量筒测出水的体积 ;(3)用排水法测出石块体积 ;(4)。
4、用烧杯装一些细沙,用量筒装水,把它们分别放到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用滴管来添加或吸去量筒中的水(或增减烧杯中沙量),使得天平平衡。记下量筒中水面的刻度数V1。把小石块放到烧杯中,用滴管来添加量筒中的水,使得天平平衡。记下量筒中水面的刻度数V2。
5、将石块用细线吊着慢慢全部浸入水中,等水不再外溢时将石块提出水面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 计算出减少的也就是由石块排出的水的质量,再转化成水的的体积数,这就是石块的体积数 用石块的质量除以石块的体积可以得到石块的密度。
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m,烧杯放适量水,天平测其质量m2 3用细线吊石块浸没水中(不碰容器底),天平测质量m3,4增加的质量算出重力即为石块受到的浮力 5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水gv可得石块的体积v p石=m/v算出石块密度。
首先,使用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记为m1。 接着,将烧杯加满水,并使用天平记录烧杯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2。 缓慢地将石头放入烧杯中,待石头完全浸入水后,再次使用天平测量烧杯、水和石头的总质量,记为m3。 排开水的质量m水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即m水 = m1 + m2 - m3。
先用天平测出石块质量M1 2。把石块放入一个有水的烧杯中,再在另一烧杯加水,水面跟有石块的烧杯 的水面相平。再取出石块。3。用天平测出取出石块的烧杯和水总质量为M2,再测出另一烧杯和水总 质量M3 4。
实验所需器材:天平、砝码、水、细线、刻度尺、铁块、量筒、其中多余的是___刻度尺__。因为量筒本身是有刻度的 上述步骤中,错误的操作是 ①(刻度尺测不出体积) ,可省略的步骤是___③④(铁块的质量用不上,原来水的体积也用不上)___,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② ⑥ ⑤ 。
为了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头的密度,我们需要采用排水法来测量其体积。实验中除了必备的小石块、玻璃杯、量筒、细线和天平(附砝码盒)之外,还必须准备足够的水。在开始实验前,应确保天平放置在水平台上且保持平衡。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分度盘上的指针指向中央或左侧零刻度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