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黑洞的质量与尺寸的关系取决于哪个人名公式

史蒂文·霍金在黑洞论中提出了一个假设指出,宇宙一开始就有很多微型黑洞,大小如一粒米的大小,而质量是地球的几百倍,一般相当于木星的质量(为地球的318倍)。如此高质量聚合在这么小的空间,可以不释放任何被它吸收的物质,所以就称为黑洞。

银河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史瓦西半径约为780万千米。史瓦西半径不是黑洞实体半径。黑洞的半径不能直接用肉眼看,肉眼看到的是史瓦西半径。

黑洞的大小取决于形成它的天体的质量,因为引力半径只与质量有关!一个物体的引力半径为1厘米,会被称为黑洞,引力半径几亿公里,也被称为黑洞。天文学上有一种黑洞的分类方法是“微型黑洞 恒星级黑洞 星系级黑洞…”由目前天文理论可得出:黑洞的大小最大还没有达到使宇宙停止膨胀的程度。

超大质量黑洞——巨人的诞生:最大的黑洞被称为“超大质量”。这些黑洞的质量比100万个太阳还要大。科学家们已经发现证据表明,每个大星系的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被称为人马座a。它的质量相当于400万个太阳,可以装下几百万个地球。

普朗克质量即为最小黑洞质量,数值为27651 ± 0.0013 微克。黑洞的定义是光线无法逃脱,已知质量后,可以根据逃逸公式计算出半径,这个半径就是史瓦西半径。同一质量下的天体,其半径小于史瓦西半径,即是黑洞。稳定存在的黑洞需要其半径达到一定程度,而微型黑洞通常会因为霍金辐射而快速蒸发。

而研究人员甚至认为,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 超巨型黑洞 (stupendously large black hole),其质量和尺寸都远远超过普通的超大质量黑洞。

黑洞质量有多大

1、理论上,黑洞的质量并无上限,任何质量只要被压缩到足够高的密度,都可以形成黑洞。通常,恒星死亡后形成的黑洞质量较大,约是太阳质量的十倍,即10^30千克。而在一些星系中心,也存在质量更大的黑洞,可能达到太阳质量的百万倍,即10^36千克。黑洞的质量越大,占据的空间也越大。

2、黑洞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其面积,而在于其质量。一个一立方厘米的黑洞的质量大约是18×10^21吨。 为了对比,金星的质量大约是84×10^21吨,这使得一立方厘米的黑洞的质量与金星的质量相当。 金星的质量是地球的0.82倍,因此一立方厘米的黑洞的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0.81至0.82倍。

3、特大质量黑洞,质量巨大,从几十万到数亿倍太阳质量不等。它们存在于巨大星系中心,拥有巨大能量,对星系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发现的最大恒星质量为300个太阳质量,但形成特大质量黑洞还远未达到这一质量。特大质量黑洞可能由小黑洞融合而成,这一理论有待证实。中等质量黑洞的存在支持了这种融合理论。

4、超大质量黑洞:质量在太阳质量的几百万倍到170亿倍之间,到目前,科学家已经在所有的已知星系中心(包括银河系)发现超大质量黑洞的存在。中等质量黑洞:质量在100到100万倍的太阳质量之间,恒星级黑洞:质量在3-100倍的太阳质量之间。这种黑洞通常是由大质量的恒星在演化周期的尽头发生引力坍塌后才形成。

5、超级黑洞:虽然比宇宙学黑洞要小,但超级黑洞仍然是星系中极为巨大的黑洞。它们的质量通常在几百万到数十亿个太阳的质量之间。 中等质量黑洞:这类黑洞的质量介于几 tens of solar masses 到几百个太阳质量之间。它们常见于星系中心附近或与最大的黑洞相互关联。

什么物体密度很大

密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属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259克,其次是铱,每立方厘米256克,下面依次是铂:245克,钨:135克,金:132克,铜:94克。它们已经算是很重了,1立方厘米,也就是手指头那么大的一点,就重达20克左右。

在地球上,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锇,其密度达到25×10^3千克每立方米。然而,在宇宙的广阔背景下,锇的密度相对微不足道。例如,白矮星,尽管体积不大,但其密度却极为惊人,是水密度的3600万至数亿倍。 1957年,天文学家利用望远镜发现了中子星,这种天体的密度高达0×10^17千克每立方米。

由于黑洞的密度极大,其引力也非常强大,以至于连光也无法从中逃脱。因此,可以说“密度之王”的位置只能由黑洞占据。在物质的密度方面,除了宇宙中的天体外,我们还可以从地球上寻找密度最小的物质。密度最小的金属元素是锂,而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我们寻找着密度最大的物体。白矮星,这种天体的密度高达0×10^10千克/立方米,大约是锇密度的100万倍,确实非常惊人。然而,它并不能坐在“密度之王”的宝座上。中和首子星,一种更为密集的天体,其密度可达到10^16千克/立方米。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