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1、P=W/t=UI (普适公式)。(2)P=I2R=U2/R (纯电阻公式)。电磁波: c=λf。

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8N/kg)密度的定义式 求物质的密度:ρ=m/V 求物质的质量:m=ρV 求物质的体积:V=m/ρ 压强的计算。

3、初中物理公式:V=S/t;G=mg;ρ=m/V;p=F/S;P=F/s=ρgh;F1L1=F2L2;w=Fs=Gh;p=W/t=Fv;η=W;I=U/R=P/U;W=Pt等。

初中物理实验单位公式总结

1、一 、欧姆定律 I=U/R 电流:I安培(A) 电压:U伏特(V) 电阻:R欧姆(Ω)比热容公式 =cm△t 热量:Q焦耳(J) 比热容:cJ/(kg*℃) 温度差:℃。

2、公式:p=ρgh(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系数,g=8N/kg;h为深度)机械功 (1)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2)公式:W=FS(W是功 F是物理受到的力 S是距离)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②公式: v=s/t ③单位换算:1米/秒=6千米/时。 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公式

初三必背物理公式如下:物理公式:速度v=s/t。密度ρ=m/v。压强P=F/s=ρgh。浮力F=G排=ρ液gV排=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G-F。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功w=Fs=Gh(克服重力做功)=Pt。功率p=W/t=Fv。

公式:G=mg 其中g=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8N 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梳理 真空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物理公式初二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公式:V=S/t;G=mg;ρ=m/V;p=F/S;P=F/s=ρgh;F1L1=F2L2;w=Fs=Gh;p=W/t=Fv;η=W;I=U/R=P/U;W=Pt等。

速度公式:v=v0+at (用来计算末时刻的瞬时速度 )位移公式:速度位移公式: (不涉及时间时用此公式)(2)学法指导:解决运动学问题的一般思路是:1.对物体进行运动情况分析,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 选择合适的运动学规律,选取正方向,将式中的相关物理量带正、负代入公式求解。

八年级物理公式归纳如下:速度:V=S/t,t=s/v,s=vt,t时间,s路程。重力:G=mg,m=G/g。密度:p=m/V,v=m/p,m=pv。P密度v体积m质量。压强:p=F/SF压力N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液gh。浮力:(1)。F浮=F↑-F↓(压力差)。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

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初一: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初二:欧姆定律(电压),电功率(电能,电和热),电与磁(磁场,电生磁,磁生电,电动机,电磁继电器),信息的传递(电话,电磁波)。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 电压表的使用:(1)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用电器并联;(2)电压表的“+”接线柱连接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接线柱连接靠近电源负极的一端;(3)选择合适的量程(0~3V; 0~15V)。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