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扩展信息 亲鱼培育期亲鱼养殖期间,应选择体格强健、生长性能好的4~5年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每亩放养亲鱼60~80尾,约150~200公斤。冬天,只要水温在10℃以上,就需要喂一些饲料。立春后逐渐增加投喂量。为提高亲鱼池水温,可适当降低水位,并注意加强冲洗。
2、鱼种放养。日常管理坚持巡塘。每天早、中、晚坚持巡塘,观察鱼摄食及活动情况。网箱养殖方法如下:水域选择与网箱结构。
3、钳鱼,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时间较短,对养殖条件要求也不高,鱼种池要求面积1~2亩,过大不便于投饵和摄食,水深1~5米,开始水稍浅,随鱼苗长大逐渐加深。排进水方便,不漏水,水质良好。光照条件好,以利于水温和溶氧的提高。鱼苗下池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杀死杂鱼和有害病菌。
斑点叉尾鮰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时间较短,对养殖条件要求也不很严格。主要还是池塘养殖,面积3亩~6亩,水深5米~2米为宜。既可单养,也可混养,一般混养效果较好。适宜于与斑点叉尾鮰 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罗非鱼。
鱼种放养: 放养前需清塘消毒,每亩用60-75千克生石灰消毒,并在水温10-15℃时用300-500毫克/升的食盐溶液浸泡鱼种增强抵抗力。放养模式为每亩放养30-50克/尾的斑点叉尾鮰800-1200尾,搭配25克/尾的鳞鱼种和20-30尾的墉鱼种,注意混养的鱼类选择。
成鱼饲养期,斑点叉尾鮰适应性较强,可单养或混养,混养可与其他鱼类共同维持水质。饲料配方需根据水温调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至关重要,包括预防病毒感染、肠道败血症和寄生虫感染。
从苗种培育到成鱼养殖,涉及到施肥、饲料配方、水质管理、疾病防治等多方面技术。其中,苗种的运输、疾病防治和成鱼起捕等环节也需细致处理。网箱养殖技术则包括水域选择、结构设计和日常管理。
养殖技术 池塘建造:叉尾鱼养殖池塘有下挖式、地面式等,池壁以砖体结构为宜,池壁和池底必须确保不漏水并用水泥抹平,池底放少量瓦筒、瓦坛等作为人工洞穴供叉尾鱼栖息、藏身。
鱼苗放养:经试水证实毒性消失后,即可放苗,放养量为3万到5万尾每亩。鱼苗下池前要用8克每立方米的硫酸铜溶液洗浴10到2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培育管理:鱼苗下池后2到3天,由于池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生物,一般不需加投人工饲料,以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1、高密度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和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养殖,可建一个“水中池塘”,要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高密度养殖,而且产量高,容易管理和捕捞。
2、一般养殖滤食性不投饵鱼类(如鲢鱼、鳙鱼),鱼种放养密度为1-3千克/米,即进箱鱼种规格如为50克/尾,则放养鱼数量为20-60尾/平米。吃食性鱼类(如鲤鱼、草鱼),一般按10-15千克/米“放养,放养鱼的规格在100克/尾时,放养量应为100-150尾/平米。可以多品种混养,也可单养。
3、草鱼、鲤鱼、青鱼可以网箱混合养殖。混合养殖时要注意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水体放养500克重以下的草鱼10~15尾,可搭配10%左右的青鱼、鲤鱼。如果鱼个体较小,尾数可增加。网箱养鱼:将由网片制成的箱笼,放置于一定水域,进行养鱼的一种生产方式。
4、翘嘴红鲌, 鳜鱼,池沼公鱼,螃蟹,鲈鱼,黄鳝,胭脂鱼,黑鱼等等,另外如果可以养殖 四腮鲈鱼的话,那经济效益相当的可观。不过建议要有相关的养殖鱼类的技术,或者有专家的指导,否则别轻易尝试。之所以这些鱼贵,就是因为能成功养殖的人少,物以稀为贵。
5、利用天然饵料的网箱养鱼,常以鲢、鳙为主,搭配少量刮食性的鱼,以清洗网箱。采用投饵的网箱养鱼,养殖草鱼的网箱,因其刮食能力差,常搭配少量的团头鲂、野鲮、鲴。养殖罗非鱼或鲤鱼的,不搭配其他鱼类。草鱼种规格在300-500克/尾,放养量为20—25尾/米2。
1、网箱养殖条件千差万别,鱼种放养密度有高低之分,一般最低放养密度为80尾/米最高放养密度随环境质量的好坏等因素而变化,对初养者推荐产量为150千克/米3。预期未来商品鱼均重500克,成活率95%,则其放养密度为315尾/米3。
2、在网箱饲养斑点叉尾成鱼,要特别注意以下管理:适时调整规格和密度尽管斑点叉尾比较适宜密养,但是,并不意味着放养密度越大越好。因为,在同一箱中数量太多,由于抢食不均,可能会造成斑点叉尾规格参差不齐,平均增幅慢;而如果放养数量太少,抢食不凶,同样生长缓慢,导致箱体利用率低。
3、放养密度一般为200尾/m3。斑点叉尾鮰的饲料选择 饲料选择以全价人工配合饲料为宜,其质量必须满足ny5072-2002标准的要求,所选购的饲料生产企业,必须是经检验检疫部门登记备案的。对于国家禁止的药物,不得在饲料中添加使用;同时要求饲料中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和用量一定要满足国家法规和标准的要求[1]。
4、网箱网目40到50目,高50厘米左右。鱼苗放养密度约1万尾每平方米,暂养时间为4到5天,之后转入池塘进行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池:鱼苗培育池要求注排水方便,池埂牢固,底质好、面积1到3亩、水深0.8到1米;鱼苗下塘前15到20天,用生石灰75到150千克每亩彻底清塘消毒。
5、美国斑点叉尾回的人工繁殖技术主要涉及亲鱼培育和繁殖方法。亲鱼培育的池塘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便利,面积3-5亩,水深5-8米,以东西向长方形为佳。推荐使用4-5龄的亲鱼,放养比例为1:1,每亩放养60-80尾(约150-200公斤),同时混养10厘米左右的鲢、鳙鱼,有助于水质调节。
6、斑点叉尾鮰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时间较短,对养殖条件要求也不很严格。主要还是池塘养殖,面积3亩~6亩,水深5米~2米为宜。既可单养,也可混养,一般混养效果较好。适宜于与斑点叉尾鮰 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罗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