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饱和NaHSO3溶液呈阳性反应的醛酮有醛类、脂肪族甲基酮和小于C8的环酮。其加成产物是α-羟基磺酸钠。在此加成物中加稀酸或稀碱时,α-羟基磺酸钠将分解成原来的醛和酮。由于α-羟基磺酸钠不溶于饱和NaHSO3溶液而结晶出,可以与其它不反应的物质分离。
生成过程为亲核加成,分解历程为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碱性条件下使α位的羟基生成氧负离子,进攻中心碳使磺酸基团离去。酸性条件下质子附着在磺酸基团使其离去,氧的孤对电子重新回到中心碳,最后质子离去得到原物。
羰基化合物醛、酮能和饱和亚硫酸氢钠加成,常用来鉴定和分离醛、酮类化合物。
检验醛基可以使用银氨溶液或氢氧化铜悬浊液,羧酸检验可以使用碳酸氢钠固体,醛基与羰基区别在于醛基可以被氧化为羧酸,以此鉴别。
铬酸试验也可用来区别醛,酮,由于铬酸在室温下很容易将醛氧化为相应的羧酸,溶液由橘黄色变成绿色,酮在类似条件下不发生反应。
不同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看是否为甲基酮(CH3CO-R),甲基酮可发生碘仿反应,而在甲基酮中,脂肪族的甲基酮还可以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结晶,芳香族的甲基酮不行。
碘化氢试剂:碘化氢试剂可以与醛类反应生成红色的碘仿沉淀,因此通过观察是否生成沉淀可以鉴别出醛类。而酮类则不能与碘化氢试剂发生此反应。 新制的氢氧化铜试剂:在碱性条件下,醛类可以还原新制的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的沉淀。而酮类与氢氧化铜不发生这样的反应,从而可以通过此方法区分开两者。
鉴别醛酮常用的试剂包括托伦试剂、斐林试剂、希夫试剂等。解释如下:托伦试剂,又称托伦斯试剂或托伦试液,主要用于鉴别醛类化合物。其原理是醛类能与托伦试剂中的银离子反应,生成银镜,从而可以鉴别出醛类物质。这种反应是醛类特有的反应之一,因此是一种有效的鉴别方法。
利用丙酮、丙醚的溶解性不同鉴别 在试管中加入5ml水,然后分别加入两种液体各1ml,能够全部溶解的是丙酮,不能够全部溶解的是丙醚。利用丙酮、丙醚与盐酸反应的产物不同鉴别 丙醚与浓盐酸反应生成盐,从而溶于浓盐酸;丙酮与盐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氯-2-丙醇。
可以通过化学性质的不同来鉴别丁醇和丁酮。首先,丁醇是一种醇类,具有醇的通性,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而丁酮是羰基碳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属于酮类,具有酮的通性,能发生氧化反应,但与醇的催化氧化不同。其次,可以利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来鉴别。
1、亲核加成反应等。在有机反应中,羰基可以发生亲核加成反应,还原反应等,醛或者酮的羰基还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羰基(carbonyl group)是由碳和氧两种原子通过双键连接而成的有机官能团(-C=O-),是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等官能团的组成部分。
2、所以,羰基的典型反应是亲核加成反应。 与氢氰酸的加成醛、酮与氢氰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α-羟基腈(又叫氰醇)。羰基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上很有用,是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羟基腈是一类活泼化合物,易于转化成其他化合物,因而是有机合成中间体。
3、羰基化反应(carbonylation)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又称加氢甲酰化反应(hydro-formylation)或羰基合成(oxo-synthesis)。这一反应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羰基,成为制备醛、酮等羰基化合物的关键手段。在羰基化反应中,通常使用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如铑或钯,与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作为反应物。
